Skip to content ↓

學生分享

Page 1

Showing items for tag UWC Pearson in Canada

  • Joyce 加拿大分校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8/01/23, by Web Editor

    新年快樂,兔年行大運🐇🐇

    吃年夜飯之際,來閱讀正就讀UWC加拿大分校Joyce的年末反饋吧!就像我們每次和申請者提到的,UWC絕對不是完美的高中,讓我們透過Joyce的視角了解她的感受,也讓對第二階段申請有興趣的學生參考。

    shorturl.at/qGTW9

    *學生心得不代表UWC Taiwan理事會之立場

    ✔️第二輪甄選已經開始,挪威校區今年提供專屬原住民的名額,報名請到 http://bit.ly/3IbN1bl,1月28日截止報名。

    Read More
  • Trista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13/09/22, by Web Editor

    Trista在加拿大UWC的一年回顧。

    拖了快三個月,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從一開始整篇的covid體驗文,到充滿抱怨的倒垃圾文,直到現在勉強能稱得上是一篇值得分享的反思文...,雖然直至此時我也仍然沒有將第二學期所發生的一切釐清。

    第二學期雖說比第一學期長,時間卻過得比第一學期快了許多。一天一天,時間不自覺就進入尾聲很快的我回到了台灣,這樣時光飛逝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一開始變種病毒的傳播使全校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所有學生都只能待在宿舍裡上網課及用餐,也可能是為了預估分數而認真讀書。

    在學校的封鎖期間因為變種病毒的爆發,學校決定除了加拿大籍的學生可以在家裡線上學習之外,其餘的學生必須如期回到學校進行為期兩周的隔離,在這兩週裡,每天的活動空間被侷限在宿舍,早餐及午餐單要由每棟宿舍的人拿到宿舍的公共空間,唯一的放風時間便是每天被安排好的2小時戶外活動及30分鐘的晚餐時間,因此人際互動完全被限制住了,但也因此這段時間讓同一個宿舍的人關係變得無比緊密。在那段時間裡我有了到學校以來從未有過的經驗,大家一起做蛋糕、比賽、做比薩、看影片、開派對(跳舞及唱歌)、玩遊戲,甚至是有許多人在宿舍的公共空間裡一起睡覺,透過這些活動能感受到大家都為了讓宿舍的氣氛更正面而盡心盡力地籌畫、合作、分享...,或許大家都把宿舍當自己的家了(希望明年的我也可以收穫這樣的感覺)。

    再者,學校每年都有三個文化分享日 ,而下學期便輪到MESACANA (MA=middle east中東, SA=south asia南亞, CA=central asia中亞, NA=north africa北非) 但因為確診的原因,我無法到場參加這項活動,心理屬實是失望的,因為文化分享日是一個專屬於UWC的獨特日子,當天會有不同的國家的同儕舉辦有關社會議題的工作坊或是文化體驗工作坊,大家也會做自己國家的特色食物,並在當天的晚上舉行一場小型演唱會。在那場表演中,幾乎每個國家都會有代表性的文化表演,有些是傳統舞蹈,有些是音樂,不管是哪種表演,全校只要有興趣的同學幾乎都能報名參加。

    除此之外,因為今年是我們第一次拿到預估分數,大部分的人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讀書,學校的老師雖然不會給學生很大的壓力,甚至常常會叫學生放輕鬆,但還是有許多人因為壓力大而有心理健康的問題,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能收獲到幫助。雖然國際文憑對大多數人都是困難及不熟悉的,但學校裡的同儕會設立群組互相學習,有些學生犧牲自己的時間去教導他人自己熟悉的科目,也會有老師在課後開設額外課程並回答學生的問題,因此在學校如果積極主動學習,就可以獲得很好的資源。

    IB這個課程給了我許多不一樣的知識,TOK(知識理論課)讓我開始培養出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我不再一味地接受知識,而是會將資訊重整並思考可信度。 經濟讓我第一次能將理論與社會新聞及趨勢連結並用現有的知識去解釋現象....。UWC的生活對我而言也許並不完美,因為我必須應付太多太多的事,並且並不是所有的事我都能應付自如,我也知道第二年我將會面臨更大更難的挑戰,以及更繁忙的生活,但我相信學習處理這些事情變是人生的一大課題。

    Read More
  • Jill 加拿大 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08/08/22, by Web Editor

    Jill在加拿大UWC的一年回顧。UWC2023年度甄選開始了!申請書可在此下載https://www.facebook.com/899543320115902/posts/7623792637690903/?d=n。歡迎大家參加8/21線上說明會, 報名請到https://forms.gle/z33RNpVA34iLd8EYA。

    在加拿大UWC的這九個月真的過得很快,快到我在回台灣前夕,都能在腦海裡清晰的建構出新竹街景的樣子,在隔離時再次喝到迷可夏的時候,感覺好像我真的沒有離開很久。但總是在認真回想起去年的自己時,發現現在的自己和去年有多不一樣,多了很多過去的我無從想像的經驗。

    第二學期回到學校後,春天慢慢的到來吹散了冬天因為日照太短而有的憂鬱,突然就非常感謝學校美好的天氣,以及燦爛的自然風光,讓第二學期就算壓力更大,有更多事需要被完成,卻還是有一種漸入佳境的感覺。學期初一開始漫長的隔離生活讓我學會如何在有限的活動範圍以及資源下取樂,例如每天在房間做Youtube上的健身影片,突然有人敲門進來然後因為看清楚我們在幹嘛就傻眼的表情真的很好笑。又或是一起去學校餐廳 要食材,然後煮出一鍋鍋長得像冒泡泡的巫婆藥水,但其實味道很不錯的湯。所以就算只能見到住在同一個宿舍的人,也完全沒有出校園或訂外送的機會,但這次隔離卻讓大家變得越來越緊密。也讓我更感謝我的室友,在隔離期間我們基本上是24小時都待在一起,是彼此真正意義上的家人,感謝我們對彼此的尊重與包容,讓我們在上不同線上課並需要發言時能夠和平相處,以及我們都願意撥出一些時間和對方相處,做好玩的事,或是陪我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我想和室友相處真的是UWC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遇到這麼這麼好的室友真的是我上輩子燒了八百年的香XD

    解除隔離後我們就迎來今年最後一個regional day (文化分享日),這次是由來自MESACANA(MA=middle east中東, SA=south asia南亞, CA=central asia中亞, NA=north africa北非)的同學主辦。這次的文化分享日真的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吃的小吃,放的音樂,餐廳布置,到一整天的氣氛。

    MESACANA文化分享日為學校帶來已經很久沒有過的熱鬧歡樂,這天大家又唱又跳讓我感受到了單純的喜悅,大家都是UWC的一份子的喜悅。因為有UWC我們才能在這個青澀的17 18 19歲提前看過這個世界,體驗過原本要到那個國家去才能體驗到的東西和文化和人,若是平常可能要等我賺了好幾年錢才能經歷到吧,少說也要快30歲才可以,不禁讓我更感謝能處在這個環境,也更有我是UWC的一份子的感覺。

    MESACANA文化分享日最後的表演我覺得也真的只有UWC能把很沉重讓我聽到哭的演說跟其他熱鬧歡樂非常有活力的舞放在一起,個個節目切換間還完全不尷尬,大家都不會滯留在前一個節目,都心胸開闊的對切換保持彈性態度。MESACANA 讓我感覺他們真的很以自己背後的文化驕傲,他們就是單純地做自己,完全沒有把文化商業化或要討好別的文化的人的感覺,他們就很奔放的沉浸在自己文化歡快有節奏感的快樂中,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他們不會覺得觀眾看到這個就應該是什麼感覺,有個正確答案。MESACANA就是相信每個人都能在各個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快樂,例如跳舞時有些人倚在欄杆吃夜市的食物笑著看也很開心,他們就只是純粹的展現自己文化中他們喜歡享受想分享得東西,讓大家感受到他們的心情他們的愛。被他們這種氣氛感染,讓我很想也成為MESACANA 地區的一部分,或是向他們的處事態度學習。

    總結來說,我有點難過這一年的時間真的過得太快,希望我能把第一年沒做到的事,通通塞到第二年裡,活好活滿!

    Read More
  • Trista 加拿大 UWC 的分享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在加拿大UWC的Trista帶來的分享,當UWC學生真不容易啊!

    - 強扭的瓜不甜

    與不同國家的人變成朋友,是我在來到Pearson之前給自己的期許,因此,一來到校園,我便全心的投入在認識別人的任務上,但卻也因此忘記了給自己調適的時間。

    來到校園的第6天,因為社交壓力,我坐在草地上流下了眼淚,因為是orientation week 不用上課,對那時候的我而言,我每天唯一的任務便是"社交", 從起床後吃早餐開始到吃完晚餐的bonding 時間,一天當中幾乎有過半的時間我必須載著面具去交朋友。因為從未在全英文的環境中生活,很多時候同儕所用的詞彙是對我而言艱澀難懂,更不用說還要面對多種族的文化還有北美的生活環境,因此,聽不懂的時候我只能微笑,沒有目的的笑,應酬的笑...,甚至為了融入群眾,在別人笑時跟著他們笑;,那樣的我,失去了自己,也讓自己面對極大的壓力,不自在的跟人相處著。

    這樣的情緒使我在開始的前幾個月,只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於學業中來躲避與人相處,自動地對社交開啟屏蔽模式。幸好,這樣的情緒並沒有持續太久,在經歷過無數次的低潮後,我開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再為了他人而強迫自己應酬,就這樣照著自己的步調,我交到一群很好的朋友。雖然我的好朋友都集中在亞洲,但在跟他們相處時,我活得很自在,我不用擔心我英文說錯了甚麼,因為我知道他們會糾正我;我不用擔心我聽不懂他們的用語,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告訴我並且放慢語調;我不用再戴著面具,因為我可以把真實的情緒表現出來,讓自己舒服才能活得快樂。

    我不再迎合別人,我認真做我自己,我想在我準備好自己之後,我會邁開社交的步伐,勇敢前進,我體會到,面對這樣多元文化交錯的社交圈,我必須等待自己準備好了,然後有自信的前行,而不是盲目強求在群體中立刻被認同,因為強扭的瓜不甜。

    -希望能成為課堂上勇於發言的學習者

    在Pearson上課雖然每天只有最多4節課,一節70分鐘,因為是全英文的環境,對於從小讀公立學校的我真的是十分的辛苦,雖然多數課程在高中都已經學過了,但在課堂中我卻仍感到十分的吃力,因為這裡的課程幾乎都是以討論的模式進行,每節課一定都會有老師與同學或同儕之間的互動。這樣的學習氛圍其實讓我挺有壓力的,因為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在課堂發言的人,不僅是因為害怕說錯,也因為不知道甚麼時候該插入討論分享自己的意見。在這種學習氛圍下,我總是會將自己與踴躍發言的同儕比較,這也導致我上課總是備感壓力,無法真正地投入在課程習。

    我知道不敢發言是我的弱點,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我不可能有出色的成績,因此雖說我個性膽怯,但我仍然要求自己盡力地加入小組討論,雖然現在的我可能在一堂課中只會發言個一兩次,但我正在努力地克服心中的恐懼。希望明年的我,能真正地克服這個問題,成為課堂上的發言常駐嘉賓。

    -不自己幫自己就沒人幫你

    此外,自主學習是在Pearson裡很重要的課題之一,因為每天上課時間很短,所以上課內容很容易輕描淡寫的帶過,在講例題時也只有一兩個範例,這種上課方式也讓我感到不習慣, 因為我是一個需要大量練習的學生,因此,我需要課後自主練習。雖然老師會給課後習題,但卻不會強迫你完成,因此,你不自己幫自己就沒人幫你,你不要求自己就沒有人會要求你。所以我改變了我從小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安排一切學習。除此之外,因為選課的關係,除了口說及聽力,我很少需要閱讀及撰寫英文文章。因此,為了加強落後一大截的英文,我自己安排課外讀英文書來加強英文,因為幾乎每位同儕的英文都比我優秀一大截,為了跟上大家都程度,我你必須努力規劃但我自己。

    -帶著問題尋找答案

    來到Pearson最大的收穫便是有人能滿足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在這裡的同儕幾乎每個人都對事情又獨特的見解。我最喜歡的時光便是坐在教室,與朋友開始談天說地,從課業出發,到知識根源甚至是生活瑣事,每次的對話,都讓我大開眼界,刷新我對世界的認知,我們在談論中衍生出更多的話題,再蹦出更多的問題,從問題中找出答案,再從答案中蹦出更多的問題,知識的寶藏在這裡像個無底洞。

    我還記得在學期結束之前,跟朋友從物理談到歷史,再從歷史聊到哲學,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在討論世界的奧秘。藉由這些對話,我不斷帶著問題尋找答案,在尋找答案過程中,我的知識不斷的累積,我想,這便是Pearson最吸引我的地方吧!

    雖然在整個學期中,曾無數次萌生回家的念頭,甚至是到放寒假前都還在糾結著,我該不該回家,但我終究克服了自己的思鄉情懷,克服了想回家依賴爸爸媽媽的懦弱,原來不知不覺中,那個一直習慣依賴父母的怯懦的小女孩已經成熟了許多,實踐了他對父母及自己的承諾:勇敢獨立,認真生活。我確定自己一年前決定到UWC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如果我當時沒有克服自己的怯懦和恐懼,我不會有現在這樣多姿多彩的學習環境,不會有機會對知識和世界有這麼不同的探索機會。

    Read More
  • Joyce 加拿大 UWC 分享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加拿大UWC的Joyce帶來她的分享:

    【飛越太平洋,之後呢?】

    坐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裡,打開筆電卻遲遲無法下筆,是因為不願面對自己的脆弱,又不願只寫光明面產出一篇華而不實的文字。寒冷使我清醒,直到連身體也放棄顫抖後,才走回溫差五十度的室內,用凍僵的手指一字一句打下這段時間以來的心得。

    「對城市美好事物的憧憬,隱藏於淳樸的絕望之中,變成一種天真的夢想。」 ——川端康成《雪國》

    把城市替換成UWC,這句話是我的寫照。從小生長於臺灣的我,在既有的教育體制中表現得不差,但又不滿足於只有考試的高中生活,因此高一聽說這所學校後,就下定決心要申請。然而,由於太渴望到國外探索,而天真地抱有過高的期望,導致來這裡才一一幻滅。

    剛來的第一個星期,學校舉辦了許多新生活動,目的是讓大家彼此熟悉並認識校園。由於集體宿舍生活沒有隱私空間,幾乎所有醒著的時間都必須與人對話,使我發覺自己英文程度落後大家好一大截,既聽不懂也無法表達心裡的想法,語言能力低落阻礙了我展現自己的能力,失去所有我引以為傲的特質,因而削弱了自信,而即使我的英文在環境逼迫下成長,依舊不足以和英文母語者用正常速度對話,加上生長背景差異,常常聽不懂英文笑話或日常用語,也對他們興高采烈談論的戲劇、歌曲沒有共鳴。

    然而,語言影響的不只是人際交往,也在課業與課外活動中體現:上課聽不懂老師說的話,也沒辦法在社團中活躍,連玩遊戲時都沒辦法好好享受其中。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在各種層面都難以適應,在一群人的聊天中沒有自己加入的餘地,而在臺灣我不曾有過這種無力感,好勝心強的我不甘願屈就於此,因此我開始觀察同學們的行動。我發覺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善於社交,也有些人像我一樣因自己的語言能力而在課堂上掙扎、交友不順利或感到自卑,於是我利用吃飯時間,在食堂找落單的人,藉由一對一的對話,不僅能深入了解對方,也能增進彼此口說能力,更因深知處境類似而有耐心聽對方說話。也許有人會好奇,兩個人都用不熟悉的語言要怎麼對話?靠比手畫腳和簡單的詞彙!而且,為了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我們都必須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講述同樣的概念,因此連表達方式也會進步。

    寒假離開學校前,最後一次和我最要好的室友聊天,他說我的英文進步很多,整個人也變得更有自信,那瞬間我很感慨。也許這個學期我還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也沒有對社會有實質貢獻,但我看見了自己的成長,也有自信去承受接下來的挑戰。來到UWC,是我經歷過人生中壓力最大、挫折最深的選擇,因為語言、文化、氣候等不適應,會讓人直面自己最脆弱的部分,加上熟悉的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想訴苦也沒有對象,這是痛苦亦是挑戰,可是正因為沒有退路,我必須找出自己面對的方法,無形之中增強了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心理素質。

    UWC的確是小型社會而非理想國,有各式各樣的問題等待被解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實質意義上對多元性敞開心胸,種族、性別、原住民、宗教與環境問題依舊被反覆討論,有些時候人們依然只喊著口號而非做出實質行動……但我相信這裡可以帶給每個人不一樣的收穫,因為它會促使你思考所有問題,大至影響社會,小至改變自己,因此我無法預期接下來的生活會有多少變化,但我會認真地過每一天,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才無愧我來到UWC的初衷。

    願我們都能成為走在自己夢想道路上的人。

    Joyce

    2021歲末 於深夜的卡加利

    Read More
  • 林韋瑄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11/08/21, by Admin

    Iris 分享她過去一年在加拿大UWC的飛速成長。2022年度申請將於8月初開始,有興趣了解UWC的學生和家長可報名參加7/10下午2:00-4:00的線上說明會 https://forms.gle/8HPmq5aPHshRDi7o7

    Read More
  • 陳俞璇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1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IB二年級的Jennifer 分享她在加拿大UWC的經歷:

    Read More
  • 陳俞璇 -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1

    Published 16/01/20, by Admin

    大家好,我是目前在UWC加拿大分校就讀的Jennifer

    Read More
  • Hanako—加拿大 UWC 畢業年度2020年

    Published 09/03/19, by Omar Jiang
    有許多學生都是念完當地高中後才進入UWC,每個人都有自己理由和夢想,對有些人來說UWC給予了他們許多從未想像過的機會,UWC是認識世界的開始,UWC甚至是許多人跳出貧窮、社會階級或出國讀書的跳板;我的夢想是成立原住民音樂劇和在台東成立共學劇場,利用在國外求學的經驗轉換成自己創作的素材和能力,並拓展人脈,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一起來幫助『台灣』這塊土地。 高三時,我報考了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系的特色招生,在十九取一的情況下,第二名落選,當時的我十分沮喪和失望,因為我自己對這個特色招生準備了很久也投入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