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學生分享

Page 1

Showing items for tag UWC Dilijan in Armenia

  • Wilson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29/04/24, by Web Editor

    在亞美尼亞UWC就讀的Wilson在第一學期結束後所抒發的成長與反思。

    文中探討Wilson自己對於UWC Dilijan校園活動的介紹與自己在平衡睡眠、課業、與社交的時間等。

    正文:

    UWC Dilijan is situated in a place that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where everything seems perfect. While the remoteness of the small town hindered development, it promoted the growth of nature. The air here is pure, seemingly unpolluted by the greenhouse gasses that smother much of the globe. It's a place where the sky retains its crystal clarity, and the stars twinkle with luminosity. You can hear birds singing all the time and smell the sweet scent of flowers everywhere. It's a special place where the beauty of nature is all around.

    It's been a semester since I stepped foot in UWCD. From application to actually being on the campus, it's been a mesmerizing experience. Until now, I still feel surreal to study in such a cozy environment. Overall, I feel good about my improvement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Studying abroad is like a challenge to me, therefore I've conquered most of the obstacles hindering the path. I'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growth I've experienc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The daily routine of hitting the gym has become a cornerstone of my time here, with the conducive environment motivating me to prioritize my physical health.

    Learning experience

    I truly cherish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in such a relaxed environment. There was a week of orientation for newcomers to help us settle into school life, which is more laid-back compared to high school in Taiwan. The class hours each day are few, and it largely depends on how one manages their time. Typically, after classes, I participate in clubs (CAS), and if there are no CAS activities, I allocate time for exercise or head to the library to work on assignments and study. So far, the pressure during the first semester hasn't been overwhelming. There's a saying among students at UWC Dilijan: you can only choose two—sleep, study, or social life. I've felt the truth of this deeply. Even though there aren't many class hours, the days fly by. Some students stay up all night socializing or cramming for exams. It's a real test of your time management skills. I initially aimed to be in bed by 10 pm every day, surprisingly, I've mostly achieved this goal in the first semester.

    Academically, it depends on the subjects you choose. Some require tedious homework and exams, while others focus on developing report writing skills. The difficulty varies. Personally, I enjoy writing reports and doing presentations, so doing homework is a pleasure for me. In addition, I’m an art person, and VA is one of the most enjoyable subjects in my opinion. Overall, I love the thrill of new experiences and am always eager to learn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Activities

    Attending UWC is an odyssey full of adventures and activities. We got multifarious activities that’s a feast for the eyes. Ranging from UWC day, skiing, swimming, project week, student overnight, regional evening, monday briefing, etc. UWC makes sure that students are always busy with something. If you're interested in joining in, don't forget to check your email regularly so you don't miss out on these great opportunities.

    The balance of sleep, academics, and social life:

    Balancing social interactions, academic commitments, gym sessions, and ensuring adequate sleep has proven challenging, but I've made a conscientious effort to produce quality work and cultivate a portfolio that reflects my dedication and passion for my field. For the next term, I want to be an overachiever. I aim to set open-ended goals that allow for continuous growth, understanding that the journey towards improvement is an ongoing process. Embracing the principle of delayed gratification, I'm committed to turning my progress into compound interest, fostering a cycl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Be brave:

    I've learned a valuable lesson about the power of speaking up, regardless of origin or background. At UWC, I noticed that many people, unlike in some Asian cultures, aren't afraid to voice their thoughts, even if they're not perfect. This semester taught me that confidence can overcome excessive caution. In a diverse community, it's vital to share your own feelings and ideas confidently.

    Don’t overthink:

    Stoicism teaches us to accept the unchangeable and change what we can. It's fruitless to guess what others are thinking since everyone has their unique perspective. Focus on what you can influence instead of over analyzing.

    Enjoy:

    Time at UWC goes by quickly. It's important to socialize and make friends. Cherish every moment here for true happiness. And don't stress about setbacks. Most people at UWC are friendly and approachable, creating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Conclusion

    One of the standout aspects of life at UWCD has been the emphasis on the "celebration of difference." The enthusiasm among the community to learn Mandarin, particularly for practical everyday use, has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I cherish the culture of different customs and ethnicities. Throughout the lectures we participated in identity, I realized that whil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henotypes, culture, ethnicity, race, and gender play a role in shaping identity, at a fundamental level, we are all individuals seeking love, care, and validation. Despite our differences, the fact that we're students at UWC brings us together, creating unity among us.

    Overall, is it worth it? In my opinion, it’s completely worth it. Even though this was not the perfect year, I attempted my best. Most significantly, I experienced improvement in confidence and English fluency.

    Read More
  • Joyce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25/08/23, by Web Editor

    🔸校友Joyce在亞美尼亞分校經歷戰爭時期,從同學、朋友和朋友家人的身上看見阿爾察赫人的溫度。了解阿爾察赫人落葉歸根的願望,以及對年青人的期許。亞美尼亞人:「世界,你還記得我們嗎?」

     

    【阿爾察赫封鎖現場】為一塊麵包排隊 6 小時,亞美尼亞人:世界,你還記得我們嗎?

     

    【阿爾察赫封鎖現場】為一塊麵包排隊 6 小時,亞美尼亞人:世界,你還記得我們嗎?

    等候領取麵包的人群,在隊伍中昏厥的案例正在增加。Photo Credit:Mary Black 提供

     

    縱有各國勢力居中斡旋,迄今阿爾察赫仍無法開通拉欽走廊,遭到封鎖的消息,也尚未在全球獲得廣泛性的關注。「世界,你還記得我們嗎?」等話語,我常常在亞美尼亞同學的動態貼文中看到,不難感受到他們無助的心情。

    想像一下,這是一個氣溫 0 度以下的冬夜,外頭大雪紛飛,而你處在一個沒有電力、瓦斯、網路、食物供給的城市。

    這個聽來像是世界末日的情境,卻是在阿爾察赫共和國(Republic of Artsakh),又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真實上演的事件。

    2020 年 10 月份在洛杉磯街上的大規模遊行,抗議亞塞拜然對阿爾察赫的入侵。圖/Tverdokhlib@Shutterstock

    話說從頭:阿爾察赫封鎖事件的起源

    在解釋此次封鎖事件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阿爾察赫共和國的歷史。位於高加索地區,雖然阿爾察赫在 1991 年就通過公投獨立,卻始終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長年衝突的地帶,分別在 1988 和 2020 年爆發了嚴重的全面性戰爭

    兩國爭端的起源可以回溯至蘇聯時期,當時阿爾察赫地區被蘇聯劃入亞塞拜然的一部分,儘管該地有 95% 的人口是亞美尼亞人。隨著蘇聯瓦解,阿爾察赫人開始渴望回歸亞美尼亞,卻也因此成為了雙亞武裝衝突的導火線。1988 年長達 6 年的戰爭,造成 2-3 萬人死亡,超過 100 萬人流離失所。

    戰爭的傷痕加諸舊有的宗教、文化分歧,1994 年簽訂的停火協議並沒有為阿爾察赫帶來和平,不僅邊境衝突不斷,還在 2020 年再度爆發了第二次戰爭。那是我來到亞美尼亞讀書的第三個月,我看見亞美尼亞的老師加入志願軍,還有許多朋友輾轉難眠、食不下嚥,擔心父親與兄弟會被送往前線作戰。

    綿延 5 週的戰火,最終以亞美尼亞割讓阿爾察赫土地的結果落幕。而連接亞美尼亞和阿爾察赫地區最重要的管道──拉欽走廊(Lachin Corridor),也從此歸亞塞拜然所有,同時由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加以控制。

     

    拉欽走廊(紅圈處)是連結亞美尼亞與阿爾察赫的一個狹長山路,寬約 5 公里,長約 20 公里。圖/Armenia Assembly of America 官方網站

     

    去(2022)年 12 月起,亞塞拜然以環境保護運動為名目,開始封鎖拉欽走廊。200 多天過後的今日,阿爾察赫的一切物資、人流,依然全都緊縮受限,12 萬的阿爾察赫居民則被迫生活在水火之中。

    現場故事:無援的恐懼與人道危機

    缺乏國際支援之下,目前只有一個紅十字會有能力幫助重症的阿爾察赫民眾前往亞美尼亞就醫,而且每一次的救援名單都需要事先通報亞塞拜然的相關單位。7 月底,就曾經發生一名 68 歲的老爺爺在途中被亞塞拜然軍隊攔截拘留,聲稱其在 1991 年的戰爭曾殺害多名亞塞拜然人。

    他的家人表示:「請把我的兄弟歸還給我們,我們不希求醫療照顧,但至少讓他可以死在自己的家鄉。」這個落葉歸根的願望,讓我想起也曾有一名來自阿爾察赫的單親母親告訴我,家園的意義對她而言是「墳墓」,因為那片土地之下葬有她最愛的家人。

    透過社群媒體,我也聯繫到正在阿爾察赫首都斯捷潘納克特(Stepanakert)現場,經歷封鎖的 Mary。如同無數個被迫分離的家庭,Mary 獨自居住在阿爾察赫,已經 9 個月無法與在亞美尼亞的家人會面。封鎖下的物資短缺正在急速惡化,比如公共運輸因電力不足而中斷,Mary 必須在凌晨 4 時步行數公里,前往城裡少數仍在營業的烘焙店領取麵包。

    領取號碼牌後,她等候一塊麵包的時間可能長達 6 小時。每次都同時有 500 至 600 人和她一樣在等待,因為麵包已經是人們現下唯一能找到的食物。Mary 說:「今天等麵包時,有個懷孕的母親坐在我身邊,膝上還有一個想睡覺的孩子,她擔心著臨盆時間將近,她該怎麼走到醫院?她的丈夫沒日沒夜地工作,而她必須一天排兩次的麵包隊伍,一塊麵包給年邁的雙親,另一塊給她的孩子。」

    除此之外,教育工作也遭到嚴重衝擊。我的朋友 Nana 在 12 月時,便因為封鎖而被困於阿爾察赫,無法回到亞美尼亞的學校上課。Nana 的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在那個寒冬裡,他們必須透過 Zoom 遠端上課,6 歲的孩子顯然難以在螢幕前專注,遑論時不時的電力瓦斯中斷,都讓一切變得難上加難。

    Nana 表示:「我知道教育是我最強大的力量。」2020 年戰爭警報四起時,Nana 的母親需要從避難的地下室,回家拿取保暖衣物,當時她大叫:「拿我那本紫色的書!」她永遠記得看見那本紫書的欣喜,因為那是她學習英文的書籍。深知知識就是力量,Nana 會在每晚電力切斷時燃起燭火,教親戚小孩們數學、繪畫,或者唸故事書給他們聽。

    Nana 在斷電的夜晚讀書,當時正值課業最繁重的大學申請季。圖/Nana Hayrumyan 提供

     

    阿爾察赫人的韌性:「我們是最快樂的民族」

    在亞美尼亞語中,有一個獨特的單字叫 Goyamart,意思是「為生存而戰」,如同阿爾察赫封鎖下的日常。然而,如此艱難的處境,卻也顯得阿爾察赫人的韌性與凝聚力,如此珍貴。

    去年冬日的封鎖之下,Nana 記得祖母告訴她:「我們是最快樂的民族。」厭倦封鎖的 Nana 聽到這句話時很是困惑,直到祖母解釋,「在幾乎空無一物的貨架上,看看我們有多幸運可以找到一些紅蘿蔔和 1 公斤的馬鈴薯,還有等待數小時後電力終於來臨,燈光亮起的時候。」

    知足堅毅的性格,使得阿爾察赫人在黑暗中也能夠發現希望的光,支撐著彼此繼續守護家園,努力生活下去。

    比如,花上 5 個小時排到一塊麵包的 Mary,卻將她僅有的這塊麵包,送給她的朋友。這是因為她知道朋友的弟弟近期被徵召到軍隊中,中斷的運輸工具使得朋友的家人需要步行 20 公里,Mary 明白朋友的家人會多麼需要帶著這塊麵包前去探望弟弟。

    「起初她拒絕接受我的麵包,在我的堅持下才收下來,那個瞬間她哭得像個孩子一樣。」Mary 這麼告訴我。

    Mary 排隊 5 小時獲得的麵包。圖/Mary Black 提供

     

    當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昏天暗地,每天這樣溫馨的故事卻未曾間斷地在阿爾察赫發生。Mary 說,人們維持著秩序和冷靜,不僅會互相分享糧食、冷天時聚集在大街上燃燒柴火取暖,路過有果樹的人家,他們還會送給你自己所剩無多的果子,附上一句鼓勵:「你還年輕,應該吃好一點。你是我們的未來。」

    送給 Mary 果子的路邊人家。圖/Mary Black 提供

    人與人真摯的情感,是阿爾察赫人對家土的共同記憶,所以即便是長年飽受離亂所苦,他們依然願意去相信愛與和平的可能。我想起一位美國籍亞美尼亞裔的同學,在亞美尼亞大屠殺 106 週年紀念日之際,曾經提到:亞美尼亞人必須生來有和平的夢想,不然可預期的未來只會是深沉而不幸的。

    因此,當 Nana 和父親問起,如今停戰後的和平能夠持續多久?Nana 父親的回覆是「永遠」;即便是像 Nana 父親一般,從軍 20 年、曾經深入前線的人,也仍選擇相信和平能夠恆久。

    世界,你還記得我們嗎?

    縱有各國勢力居中斡旋,迄今阿爾察赫仍無法開通拉欽走廊,得到自由出入的權利與必要的民生物資。此外,阿爾察赫遭到封鎖的消息,也尚未在全球獲得廣泛性的關注。

    「世界,你還記得我們嗎?」類似的話語,我常常在亞美尼亞同學的動態貼文中看到,不難感受到他們其中無助的心情。

    雖然任誰都無法輕易左右國際局勢,但至少,我們必須記得封鎖仍在繼續、無數脆弱的生命仍在掙扎中受苦。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有更多人透過轉發相關資料,或者和身邊的人討論這個議題,甚至從事聲援活動,從而幫忙提升此次危機的能見度,讓我們和身處阿爾察赫的人們站在一起,為他們這份生生不息的勇氣加油。

    Read More
  • Joyce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即使被親友勸退,我還是選擇了「冷門留學國家」──我的亞美尼亞 UWC 經驗有多獨特?

    ✨Joyce於2022年畢業於UWC 亞美尼亞校區,在此篇文章中,她回憶了這兩年的旅程。UWC賦予學生的成長不僅僅在於學業,更多時候是伴隨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理解,或許閱讀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更理解UWC的價值!

    即使被親友勸退,我還是選擇了「冷門留學國家」──我的亞美尼亞 UWC 經驗有多獨特?

     

    即使被親友勸退,我還是選擇了「冷門留學國家」──我的亞美尼亞 UWC 經驗有多獨特?

    2021 年我在亞美尼亞的首都葉里溫和朋友們一起跨年,聖誕節的氛圍濃厚。

     

    無論是最多人選擇的英美,還是比較小眾的國家,我相信只要在過程中清楚自己的需求、掌握主控權,都能讓留學的時光成為我們終身的投資。

     

    2020 年,是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南高加索衝突不斷的動盪時節,也是我踏上留學之路的開端。那一年,17 歲的我帶著滿腔的熱血,收到了聯合世界書院(下稱 UWC)的錄取通知,決定前往 UWC 位於亞美尼亞的分校求學。比起好奇我為何選擇高中就出國留學,更多人問的是:為什麼要選擇去亞美尼亞這個國家?

    亞美尼亞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我一度遭到親友團勸退,有人擔心會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火波及;有人擔心當地缺乏醫療資源,染病風險相對高;也有人擔心亞美尼亞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活品質會不比臺灣。然而,回顧過去在亞美尼亞生活的兩年時光,我發現這些疑慮是存在的,但同時也是被誤解的。

    透過本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在亞美尼亞生活帶給我的優勢,以及選擇在學生階段移居冷門國家,會如何造就不同的人生體驗。

     

    爬上有 750 階的葉里溫階梯(Yerevan Cascade),拍攝市中心景色。圖/李易庭 提供

    低物價、高 CP 值的留學體驗

    時常聽聞在歐美國家的留學生因為預算有限,支付了高昂的學費,還要面對當地的高物價,因此不得不省吃儉用、課外打工,不僅無法全然專注學業,身心靈健康也岌岌可危。對比歐美國家,我認為在亞美尼亞留學的首要優勢是當地的低物價,這讓我可以減輕經濟負擔,用相對較低的價格,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還記得挪威朋友總是讚嘆,在亞美尼亞和朋友聚會省錢多了。比如出外旅遊,我們最常使用 APP 叫計程車,因為在市區每公里只需要台幣約 30 元;在首都的地鐵單程票價也相當便宜,只要台幣約 7 元,都是方便快速又舒適的選項。

    吃的方面,整體來說比臺灣便宜一些,就算是裝潢精緻的餐廳,花費也不會超過新台幣 500 元。娛樂層面,雖然首都葉里溫(Yerevan)不大,卻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歌劇院、畫廊、博物館、電影院、百貨公司、酒吧、夜店、主題遊樂園,一樣不少。到了冬天,去鄰近的山區滑雪更是同學們假日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一整天只需要新台幣 1,000 元。

    除了留學生群體,我看過遠端工作者領著國外的高薪水、支出亞美尼亞的低物價,他們大多來自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因為俄語在亞美尼亞這個前蘇聯國家也能夠通用。我也曾遇到一對經營露營地的荷蘭夫婦,他們退休後選擇來到亞美尼亞養老,希望遠離工業化城市的污染。

     

    由荷蘭夫婦所經營的露營地,位於亞美尼亞的村莊 Goght。圖/李易庭 提供

     

    我認為出國留學的收穫,不應該僅僅止於一紙文憑,而貴在那些各式各樣、替我們開拓視野和人生機遇的經驗。不同於許多人的既定印象,認為預算有限的留學生只能選擇犧牲生活品質;在亞美尼亞生活則可以讓留學生們用大幅低於歐美熱門留學地的日常支出,更沒有負擔地去探索和享受這個國家的人事物。

    對發展中國家的偏見與啟示

    如果說在亞美尼亞有什麼讓我的生活品質打折扣的,就是我之前對其醫療體系抱有的「偏見」了。

    在亞美尼亞的第一年,我因為熬夜讓牙齒不慎發炎,然而那時的我並不信任當地的醫術和設備,因此寧可連日吞止痛藥、每天刷牙數次、漱鹽水止痛,也不願意去當地就醫。直到最後痛到輾轉難眠,才緊急請假去小鎮上的診所看牙醫,只去了一次就成功止痛,之後也沒有再復發,同時由學生保險支出看診費用。

    後來詢問亞美尼亞的室友,得知他們的醫生會經過 6 年的訓練,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近年首都出現了新興的「醫療旅遊」,鼓勵外國人士可以用較低的費用,來亞美尼亞進行整形、醫美、牙齒等療程。

    然而,雖然我的看牙體驗是正面的,一般的止痛藥也很容易取得,但這無法為其他更精密的療程做品質保證;記得學校有學生曾經摔斷腿,有人選擇在亞美尼亞的大醫院就醫,也有人選擇飛回國治療,疫情發生的時候我也有觀察到當地醫療量能不足的情況。

    和在任何國家留學一樣,出國在外仍是要小心為上,透過像是確認保險內容、行前去臺灣的旅遊醫學門診施打各類疾病疫苗、攜帶常備藥等預防措施,還是會更安心。

    選對學校,資源反而加倍

    前文談及的是生活面向,而出國留學除了創造精彩豐富的回憶,對許多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去深造學識、運用學校的資源學習和成長。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選擇冷門國家留學只要選對學校,教育品質不僅不會降低,反之,還可以集中更多的國際資源和在地機會。

    促使我來到亞美尼亞留學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就讀世界聯合書院(UWC)的機會。UWC 最大的特色在於集結來自全世界 150 個國家、社經背景多元的青少年一同學習成長,以達成「透過教育促進世界和平」的願景。

    在 UWC 全球 18 個分校中,亞美尼亞分校不僅是高加索地區唯一一所 UWC,也是亞美尼亞第一所國際寄宿學校,因此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地區,都是一個指標性的計畫,有著許多重要的創校人士和投資人。例如:學校的創辦人魯本瓦爾達尼揚先生曾經創立俄聯儲投資銀行,目前則是納卡共和國(Nagorno-Karabakh,即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的飛地)的總統。

     

    我的母校亞美尼亞 UWC 共有 200 多位來自超過 82 個國家的老師和同學。圖/李易庭 提供

     

    比起國際寄宿學校林立的熱門留學地,亞美尼亞 UWC 自帶獨特性,和政府合作密切,也具有匯聚國內甚至國際資源的優勢。例如,全校有 65% 的學生獲得助學金、錄取美國大學則可以獲得基金會每年美金 1-2 萬的助學金、音樂家應邀至學校表演、國家運動員的網球大師班,以及時不時會有各國大使或國際組織領袖來訪座談等等。

    除了亞美尼亞 UWC,其他冷門留學地也有許多學校擁有類似的優勢,其中歐美大學的海外分校或雙學位計畫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美國紐約大學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立的阿布達比分校,就獲得了在地政府的支持,獎助學金發放慷慨,以其學生組成的多元性聞名。美國康乃爾大學、西北大學、喬治城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也紛紛在卡達設有校區,由於每個大學開設的專業不同,適合已經立定相關志向的同學前往。

    偏見來自於未知:留學亞美尼亞幫助我重塑世界觀

    最後,「重塑世界觀」是我認為在亞美尼亞留學帶給我最重要的資產。

    過去因為語言限制,我太習慣只從華語或歐美主流媒體吸收觀點。不可否認,從 19 世紀西方快速崛起開始,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便行之有年,影響著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我們的歷史課本重視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蘇冷戰,卻鮮少有人記得這些歷史大事發生的同時,西方之外,也同樣有其他國家面臨鬥爭、有人死去,卻沒有被付諸同等的關注。也因為身處在亞美尼亞,才讓我得以看見、甚至親身經歷那些沒有被聲張的故事。

    回顧起 2020 年長達 5 週的戰爭2021 年初的反政府抗爭美國官方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等事件,我感覺自己與亞美尼亞人一同度過了意義深重的兩年。我記得難民庇護所那個畫出城堡送給我的孩子,上頭飛揚的國旗好像在向我傾訴他對家園還留有至深的眷戀;我也記得每逢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日,全校秉燭遊行、為受害者點燈祈福,以期銘記歷史。

    還有當我和兩個亞美尼亞的朋友談論起烏俄戰爭,他們遺憾的提到西方媒體、整個世界在 2020 年雙亞戰爭之際,並沒有付出同樣的人道干預和關注度。和他們說話的同時,外頭下著零度以下的大雪,亞塞拜然的軍隊又再度切斷了邊境的電力供應。

    在臺灣出生、長大到 17 歲的我,踏上亞美尼亞的國土之前,這個國家對我而言只是地理課本的一角,我未曾主動去理解它,也沒有人會告訴我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事。即便是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當我在搜尋引擎上用中文打上「亞美尼亞」這四個字,資料的多元性還是相當短缺。那一刻我了解到網路的力量並非無遠弗屆,很多地方必須我們親自來過,才能消弭那些偏差值不一的誤解,並且離世界的全貌更靠近一步。

    留學的兩年期間,我發現亞美尼亞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美麗值得被看見,包括無數友善純樸的人們、一年四季壯麗轉換的自然風光、酥香的傳統甜點 Gata、古老的修道院和教堂、拼音照順序唸聽起來像 ㄅㄆㄇ 的亞美尼亞語等。我相信戰爭不應該成為亞美尼亞的標籤,關注國際關係發展的同時,一個國家世世代代所積累的底蘊脈絡也一樣值得我們去理解和探索。

     

    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上圖為於 10 世紀建成的修道院 Marmashen。圖/李易庭 提供

     

    文化溝通力,促進全方位的成長

    出走家鄉,留學對我而言從來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是回望一路以來所發生的林林總總,總能讓我對自己的成長幅度備感幸運和謝意。

    來到亞美尼亞之前,我以為出國留學只是單向的向外學習,但身處在國際現場之後,我才發現留學可以是一道雙向的箭頭,幫助我們回首了解自我和鄉土,從而重新建構我們的世界觀、迅速養成跨文化溝通力。

    在亞美尼亞的留學經歷,不只為我創造了無數難忘的回憶,也成功帶領我前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2020 年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的戰爭,許多人聽來是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是在這場戰爭後,我因緣際會下獲得與難民對話、訪談戰地工作者的機會,從而讓我確立了研究國際關係的志向。也因為有這一段心路歷程,無論是面對一般社交、申請大學,或是各式各樣的國際機會,我總是可以透過這些獨特的故事來具象化我的思維、增添說服力。

     

    從學校山坡上看校園一角的景色。圖/李易庭 提供

     

    總結全文,我透過自身在亞美尼亞留學的經驗,盤點了冷門國家留學的優勢,包括 CP 值高的生活體驗、著重選校的留學策略,還有重新認識自己和世界的契機。至於我沒有討論到的劣勢,像是臺灣在當地沒有設立駐外辦事處、語言不通、院校的國際認可度等,這部分還需要讀者依據自身的喜好、求學階段,或是未來規劃來評估。

    正因為世界很大,看見不同留學路徑的能力也就變得格外重要了。無論是最多人選擇的英美,還是比較小眾的國家,我相信只要在過程中清楚自己的需求、掌握主控權,都能讓留學的時光成為我們終身的投資,帶我們去到想去的地方、成為想成為的模樣。

     

    執行、核稿編輯:孫雅為

    Read More
  • 恩頌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13/09/22, by Web Editor

    今年剛從亞美尼亞UWC畢業的恩頌帶來一篇發人深省的回顧。

    這是一篇編輯時間近三個月的回顧。

    在第四學期返回校園的巴士上,心中還想著寒假獨自去 Garni 的旅程,而現在已經度過了暑假在青旅的時光,回到了台灣,甚至是已經到了美國。

    在這反思過去的現在,儘管看了過去自己記下的文字,仍感覺這是最靠近現在卻也虛幻的一個學期。腦中只有許多的片刻,有些部分消失了。在這學期中,似乎可以看見自己生命的轉變,卻無法看清成長的路徑。

    Regional evening 的練習、半夜書桌前的 LaTeX、大學的錄取/拒絕信、因雕塑而看見的墓園、在大雪中吃冰、成熟大人的蛋糕、宿舍窗台上碼的字、《醜奴兒》和床單、唸了一年半的茶葉蛋、對數學詳解的困惑、草皮上的自學中文和莫名其妙的環境科學、安溥演唱會的靴腿配上撲克、半夜的寂靜和 ms4 的星空、無數的對話和擁抱。

    寫到這邊突然想起安溥演唱會逐字稿中的「人生不是破碎的,而是非常瑣碎的。」被記住的都是那些生活的片段,而正是那些瑣碎組成了人生。在生命與生命的碰撞間,我們逐漸成人。

    [看見人]

    在某個拖延症發作的半夜,突然心血來潮點開了已經聽過的 podcast,那是記者劉致昕和百靈果的訪談。在談論新疆的部分時,他說:「看見人吧。就是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看不到人,就是真正的人。」而在數天後的下午,這句話浮現在我和同學間的對話間。爾後這句話默默地陪著我走到了現在。

    雖然這句話的語境有其特殊性,但這句話本身仍跳脫語境並不斷提醒著我要看見個人,要意識到自己放在他人身上的理所當然。縱使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標籤快速地看見一些什麼,但人先是個體,才是群體。在標籤下,個人仍有自己的獨特性。

    在那些無心的疑問後,得到那些真誠而震動人心的答案。在看到他人的閱讀紀錄後,意識到我們觀看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角度。這一切都是幸運的。謝謝那些敞開和真誠。

    在離別的擁抱中或許有淚水,但那些溫暖始終都在。

    [看見傷]

    在大屠殺紀念週 (Holocaust memorial focus week) 中有幸聽見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的聲音。那是同學的奶奶,她用著自己的生命去述說那段歷史,但與此同時她的記憶也逐漸衰退,那些細節漸漸的被遺忘,甚至有些重要的事件是要她的家人提醒,她才想到要和我們分享的。縱使如此,她還是充滿笑容地與我們分享她的生命經驗。但那微笑背後,是經歷了多少路程,我們無從得知。

    「不要忘記,要記得。」忘了出自何處,但這是一句我不斷告訴自己的話。

    這世界有太多的傷是我們需要記得的。

    在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博物館 (Armenian Genocide Museum) 中看見那些被標記的面孔和那些背後的故事。看到那部黑白默片(《強奪亞美尼亞》Ravished Armenia)的震驚,在那寂靜的場合意識到有些震動、疼痛是不需要聲音的。在那些照片中,想起在勿忘我週 (forget me not focus week) 中,同學提及那些被隱去的姓氏,進而被遺忘的過去,才意識到名字不僅僅是名字,更是承載歷史、故事的載體。名字是很有力量的。

    最終在不同的悲劇中看見世界真的是一樣的。

    「如果流動的人群才是常態,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看待社會、文化、國族與認同?」

    這個問題是「有關人類學」中的文章〈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的結尾中所提出的問題。它好像總結了這兩年不斷探問自己的問題,當看見他人的故事、歷史、多元背景的認同,這一切的一切挑戰了我對於自身的認知,所有事情的邊界都變得模糊了,但那些邊界應該模糊嗎?我不知道。雖然至今沒有答案,也或許這問題從來就沒有答案。

    聽到來自納卡地區的同學談著他們對於亞美尼亞的認同,而那樣的認同對他們而言是那麼理所當然。民族自決這個字眼在那場分享中不斷迴盪。

    在這兩年中看見不同的認同,也在拋光自己的認同。當把距離拉開,好像更可以意識到台灣之於我這件事。

    在意外和老師交談的過程中,發覺自己對他人認同的理所當然,而忽略了每個國家內部那些不向外人道的差異。在那清晰的框架下,忽略了每個人仍有不同的故事。在他的說明中,意識到所有事情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看見了在同一個認同下的不同。

    [看見光]

    縱使同學總吐槽在亞美尼亞看修道院,看到最後都一模一樣,根本了無新意,但對我來說去修道院或是教堂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感受著每間建築的不同的氣味和光線,成了一件我特別喜愛的事情。

    在這兩年間意識到自己好喜歡光,好喜歡光作為一個意象這件事。那些是意識到自己是被許多人接住的那些時刻。

    「對自己的人生要再更有信心一點啊。」

    在這兩年間被好多人說了類似的話,但到了最後才意識到這是一個持續了兩年的主題,直到大學選校前夕也才意識到這或許是自己最需要記著的一件事。

    謝謝那些在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時所得到的信任。

    在那些日常中,改變逐漸地發生了。不僅僅是 UWC 作為一間學校所帶來知識上的學習,更是那些作為一個人如何面對社會、環境到群體乃至於個人的事。而能將之視為日常本身就是一種幸運。縱使在生活的當下都在質問自己「一個為何至此的原因」,好在現在看來一切都是感謝。

    շնորհակալություն (shnorakalutyun) 謝謝這塊充滿故事的土地和那些可愛的人們。

    謝謝因遠方而看見的星辰和人,那些遇見終歸是幸運的,回到最後都是何德何能。

    「祝你的生命中開滿花。」

    這是這學期四月的假期中跟著學校去 Byurakan,那些奶奶們跟我們說過最多次的一句話。謝謝那些無私的祝福。

    謝謝這一路上的人、事、物,謝謝這一切。謝謝。

    You are here to be light.

    Read More
  • 淳琪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04/08/22, by Web Editor

    淳琪在亞美尼亞UWC的一年回顧。

     

    老實說...光擠出這三個字便花了我二十分鐘,五個多月以來的時光像是一張張被老式照相機捕捉的片片光影,在一瞬間的閃光下,喀嚓,飄落後,亂中有序地疊存在回憶的抽屜中,臨時要想起倒也不是件難事,只需要在一個小時的翻翻找找中,看一眼,如現實般的過去便翻雲覆湧地,猛然將我撞倒,叩一聲,我又淹沒在鬆軟潔白的厚雪中 ; 叩一聲,我又跪坐在廢棄工廠中哭泣 ; 叩一聲,我又光著腳在舞台上跳躍 ; 叩一聲,我又拿著攝像頭對著哽咽的人們 ; 叩叩叩叩,個不停...碰!我忽地甩上回憶的抽屜。噓,聽到飛竄的相片們被關起來而失去自由的哀號嗎?呼...幸好,既然好不容易開了次抽屜,那就且聽我緩緩道來。

    雪,還是羽毛,又或是棉絮,徐徐飄落,堆著堆著,變成一個個的雪糕,這是三月份的迪利然,冷得有點兒乾,卻還是冷,我穿著厚毛衣和黑靴,和朋友們在暖器故障的黑箱子裡(劇院),左手拿成堆凌亂的稿紙,右手在冷冽的空氣中胡亂比劃,嘴裡念念有詞,暗紫色的燈打在背景,時不時有人大喊著要挪動沙發的位置,我們在為幾天後「玩偶之家」的演出準備,「所有人,把稿子丟了。」老師對我們說,「台詞在一位角色失去本質和情境時重要嗎?Be it, not act like it.」我身旁的同學馬上放下手上的紙,轉身面對另一位同學便嘶吼著,她眼裡透著不屈和獨立,眼角噙著淚水,馬上就融入到了角色裡,演著,不對,成為,一位被父權丈夫和被社會期待綁架的婦女—娜拉。我和同組的演員們互相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心中讚嘆不已,我也不甘示弱,立馬和隊友來了齣以為精彩卻略為尷尬的雙人劇。「ChunChi 妳在劇裡面,不要當一個演員。你的角色動機呢?」老師問。我起初還想辯解,但一時也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跟我搭配的隊友嘟囔說著我們選的片段劇情太簡單了,角色心境太難表現,其他組都是戲劇化的轉折點片段,倒是容易發揮,我扁扁嘴以示同意,但選了就不能改了,只好硬著頭皮上。比賽的前幾天,我們組雖然自認選材不利,但卻也每天都放學後拼命模擬表演,就想帶給全校最好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抬手、微笑、步伐都要精準又充滿動機,但偏偏完美的演出就得需小組所有人都賣力練習。表演當天結束後,當我們請觀眾給出評價和建議後,鮮少有人提到我們這組,都是直接略過,看著身邊同學被誇讚,站在舞台正中央的我顯得特別扭捏,低著頭默默聽著觀眾們對其他同學的讚賞,我只能面對觀眾硬擠出個笑容,心裡卻是失望的很,明明都準備這麼久的,評價結束後本來想直接離開,省略大家拍照的部分,但就在我走到黑箱子出口,聽到有人喊了我,我的好朋友們全都來了,他們圍繞在我們邊,七嘴八舌地稱讚我的演出,形容我怎麼把我角色嫌棄的表情演得如此傳神,連其他老師都驚訝於我舞台不同於平常的表現,我感動地大笑著,原來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後來,老師在表演前說的「角色動機和所在情境」在我無形努力的過程中,已經被我練得自然嫻熟,用心和想像力去感受角色的環境和心理活動,「如果我是主角我經歷了這件事會有什麼反應?主角對另外一個角色的態度冷漠是什麼原因?」這樣的演戲技巧在後來的舞台應用中發揮了極大功效,在戲劇中推了我好大一把,後來與當地社區結合在蘇聯時期廢棄工廠的表演中,也使得我更能體會村民在蘇聯瓦解時生活的苦難艱辛,這時我才明白,表演不只是外在的,不只是觀眾喜歡意義上的,不只是灑狗血的drama,演員本身是否融入了自身情感,真實地、誠摯地融會貫通,了解其動機背後的原因、意義,再加以轉換成展出的形式,以最符合故事主旨的方式演出給觀眾,即使一個微微的蹙眉、一條肌肉的放鬆、一瞬間的情緒釋放,都有其目的,當演員是角色本身,舞台和觀眾便沒有模糊的距離,也許我們組的表演沒這麼多衝突對抗,但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卻已成為了戲劇和生活,不論結果好壞,這正是一場演出最重要的收穫。

    來到UWC之前對人文歷史的感觸只停留在膚淺淡薄的一層,歷史地理從來都不是我感興趣的科目,那時的我也沒有想的特別多。後來來到這裡才對所謂的戰亂、紛爭、衝突有深刻的體悟。俄烏戰爭和UWC環境的時代讓我擁有直接與他們國家的人民面對面會談的機會,而科技也使得我可以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分享事情的不同觀點與戰爭對人民的可怕影響。「我家附近的醫院診所都被炸毀了,我弟弟沒辦法就醫所以病情不斷地惡化。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會停...」「我生長於俄羅斯,一個很美麗的土地,但此刻我無法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我感受到的只有慚愧和心痛。」我朋友們的話語就像被引爆的砲彈一次又一次地轟在我的心上,震耳欲聾、久不停歇,這樣的苦難相比起我之前在台灣在新聞上聽到過的、看到過的,更令人痛徹心髓,當人們親身經歷的故事,在沒有任何媒介的渲染之下,那最原始純粹的悲傷、事實、和經歷是另最無法承受的,卻也是最珍貴的。在他們的談話中我覺得我變得好小好小,小到無法承受這世界的龐大和震盪,他們強忍著慟哭結束了錄影,而我將他們同意錄影的畫面剪輯成一部簡短的紀錄片 (https://youtu.be/c663Treq-yg),放到社群平台,希望有更多人能看見,並和我台灣的朋友們連線採訪台灣民眾的想法,將台灣的溫暖和大家的力量集結在一起,展現對烏克蘭友好和支持的態度,我也陸陸續續地參與了好多募捐和聲援烏克蘭的活動,希望我微薄的一己之力能幫助到任何一位受難的人。以前的我認為世界如此之大,我在和平的一頭,你在戰爭的那頭,我倆的生活有如天壤之別,我卻因距離這道鴻溝而表現得無知,因距離這個藉口而去讚嘆和平卻無所作為,現在的我,卻主動跨越千里,跨進離真實最近的距離,將我親眼聽到的拍攝下來,並把每一份不捨難過的心情化為行動力,表達我對戰爭的反對與對受苦人們的同理,謝謝當初來到UWC的選擇,謝謝我自己。

    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多,把每件事鉅細靡遺形容出來太難,發生的事有好有壞,但是UWC這個地方的確慢慢讓我逐漸找到了一種歸屬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自由自在地追求想做的事情,課業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上學期在校園中的感受雖遠比不上台灣高中那樣與同學的親近感,但是這學期,我的確發現,我在這裡漸漸找到快樂,當然這一切我還是由衷地感激所有在一路上扶持我的家人、老師和朋友,感謝他們的付出讓我能追尋目標,未來一年也請多多指教!

    Read More
  • Ivy 亞美尼亞 UWC 一年回顧

    Published 28/07/22, by Admin

    Ivy 在亞美尼亞 UWC 的一年回顧。

     

    倚靠在飛機小小的窗戶旁,晚霞浸染了淡漠的潔白、跳躍的火紅以及溫柔的鵝黃,想起曾在網路上看過一段文字:「當回頭望著那些小事,細節依然清晰,嘴角自然揚起。沉重肩膀卸下一切變得輕盈,滲透縫隙成為了永恆記憶。」兩百多個日子緩慢交織於雲彩中,綿亙千里,久留於心。

    第二學期是在漫天飛雪中開啟。一片白茫伴隨而來的是疫情的爆發,冗長的確診名單,許多課堂的人數都只有原先的一半,不斷在雪地裡滑倒、壞掉了兩個多月的電腦、舞會因為配對到的second year 得covid 所以沒有buddy,種種都讓剛開學的心情與氣溫一同驟降。二月中,當疫情似乎終於要停歇,我卻又意外地成為最後一波名單上的人,原先排練好的regional evening 也因此無法參加,只能在醫護室裡看著大家表演,淡漠的心情溶入潔白的雪花中,化開來惹了日子一身溼。

    幸好在春暖花開之際,亞美尼亞解口罩令,校園再次向外開啟。於是去首都看了人生第一次的歌劇、參與桌遊的設計、藝術課去廢棄工廠校外教學、協助路邊的牆壁重新粉刷⋯等。其中最深得我意的還是到當地社區服務,而這也是當初選擇UWC的 一個重要原因:回饋社區。不是第一次教中文,卻是首次教外國人中文。從發想、討論、制定完整的教案,再到真正去上課,過程比預想的要有趣許多。木質教室裡,看著亞美尼亞的國中生用中文講出自己是誰、幾歲、喜歡什麼食物等等,便覺得整個世界都可愛了起來,甚至有個小女生連Instagram 名字也改成中文。三個月的教學不只讓中文被更多人看見,我也從中收穫了友誼和亞美尼亞語,像是兩條平行線悄然交會,一顆台灣的心和亞美尼亞產生連結。

    而原先失去的regional evening 也透過藝術展及英文課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得到。學期末時DP1要辦一個小型的藝術展,我已「小地方」為主題,將台灣的角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呈現,希望讓大家看見台灣的每個小地方都有其美麗之處,我的室友也特別傳訊息說看完我的畫他們也想來台灣:)而下學期的畢業展我也打算以台灣草根人物為主軸,結合暑期實習所習得的議題,把台灣用畫筆留在亞美尼亞。最後一堂的英文課老師請我們將自己國家在抗議時曾用過的歌曲分享給大家,偌大的教室裡「島嶼天光」的聲音嘹亮響起,聽著MV 裡太陽花學運的人用擴音器大聲的喊著:「因為我們是,民主的台灣!」火紅色的熱血在心裡翻滾跳躍,儘管離開台灣已近10個月,心還是緊緊繫在這個小小的島嶼,火苗未曾熄滅。

    五月的Dilijan 日出很美,回台灣的前一天,我坐在陽台上看鵝黃色的太陽從墨綠山林中緩緩升起,映照土地結實的胸膛,低聲召喚白晝來臨。回想過去十個月的時光,認真感受過不安自卑思鄉害怕,然後學著反思學著調整,終於漸漸找到自己的步伐。無論喜歡熱鬧抑或偏好靜謐;無論善於社交又或安於獨處,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不是總要跟多數人一樣才算值得,UWC experience 是因為自己創造才獨特。如今捨棄了搖擺不定的頻率,換來更加堅定的前進,帶著一樣的初心,相信漫漫長路終會看見黎明。

    Read More
  • Grace 亞美尼亞 UWC 一學期回顧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Grace 在亞美尼亞UWC的一學期回顧。

     

     

    八月中,帶著累積已久的 deadlines 回到亞美尼亞。因為只接種一劑疫苗,所以由學校安排在學校附近的旅館隔離。至今仍覺得提早回去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至少在身體上是和現實連接的。

    九月

    平靜的表面維持了近一個月。那些累積許久的事物在壓力下爆發了。所有過去留下的東西就那樣打破了那本來就脆弱的平衡。所幸因為那些意料之外的光,在懸崖邊被拉住了。在塞凡湖邊的那個問題,好像讓所有事情暫時畫下了逗號。

    十月

    十月初。那其實是一個奇怪的決定,但總之我去了那場健行。關注著呼吸、步伐和腳下的路,我跟自己更加地貼近,也讓我愛上了健行。

    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順利的,一場大雨就可以擊倒尚未牢固的牆。在那瞬間沒有光,但若尋找,就尋見。

    十月中的長假讓課業按下了暫停鍵。跟著學校的那場旅行,讓我重新看見了一些微小但彌足珍貴的東西。而暫停也讓人有喘息的機會,再次審視人生的現狀。

    在一個星期後,因為確診的案例,全校又再次進入隔離。但好似因為已經習慣了,所以並沒有那麼令人感到難受。

    十一月

    十一月中,出隔離後,這學期其實也所剩無幾。而在最後的時間,其實就是平凡的生活,原訂在隔離期間的考試接踵而至,大學申請的期限也默默逼近。但現在回想那段時間好似靜止了。

    說什麼好像也沒辦法好好地總結這個學期,總之還是說聲謝謝吧。謝謝這一路上的人、事、物,謝謝這一切。謝謝。

    Let there be light, and you will see the light.

    寒假

    再度一個人身處葉里溫的街頭,街景依舊,但人變了。做了跟別人不同的決定,踏上了屬於自己的那場冒險,遇見了一些人,那些在生命中只會有一個交點,但卻留下了深刻印記的那些人。死前的最後一首歌、半夜的葉里溫、破舊的計程車、在雪地中等了四十分鐘的巴士。

    跳脫了日常,但也再度成了日常,而成了記憶。

    謝謝。

    人、青春和時間

    2022年1月2日 完稿

    2022年2月4日 增修

    Read More
  • Ivy 亞美尼亞 UWC 一學期回顧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亞美尼亞UWC的Ivy帶來的一學期回顧:

    那日上午,陽光一如往常的翻越玻璃窗恣意流淌於藝術教室,上學的日子因此增添了幾分慵懶閒適的氣息。老師邀請了Dilijan當地的藝術家到校教我們用粉彩作畫,我仔細觀察著這次的靜物——棕色玻璃瓶裡插滿許多不同品種的鮮花,每朵都各有其特色,在光線的映照下閃閃發亮。提筆構圖的同時思忖著:UWC也是一朵朵花各自綻放,在明朗蔚藍的天空之下。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存在。有些盲目地看見,使人更偏執,更看不見。當你充滿自己的時候,你就只看見自已,只看見自己,你就是一個沒有窗的房間,一條堵塞的河流。」多元化與國際化在UWC被實踐,我們在看見自己的同時也將眼光拋遠,看向未曾謀面的世界、聆聽未曾被說出口的語言。我很喜歡全球政治課時老師要每位同學都做一個 country profile並上台報告,每堂課都像是攤開世界地圖,點擊一個地方,便會有最詳盡的第一手資料展示在面前,從政治、經濟再到文化,聽巴基斯坦的同學說著LGBTQ在自己的國家是如何被對待、聽中國同學分享海峽兩岸之間的問題,抑或聽德國同學講述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等等,每片土地的美麗與哀愁都真實地在二十分鐘裡被生動呈現。台下同學的發問也是另一個精彩的環節,猶記當我報告完,收到的問題包括:台灣人民支不支持台灣獨立、在台灣的日常生活是否明顯受到中國影響、台灣對中國的依附性有多強及個人是否認為台灣是個國家等等。種種疑問都將我重新拉回本質:我到底對台灣,這個十八年來足下所踏之地,夠不夠了解?報告完整結束時,自己對家鄉的連結更深,對世界的了解也更廣。課堂之外,Politics in perspectives 是學生組織的活動,我們聽著香港同學從雨傘運動講到反送中,再看著中國同學拿出不同視角的影片、給出不同思維的觀點,有時其他國家的同學也會提供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一來一往的對話之中,我默默記下那些因生長背景、過往教育和文化差異所碰撞出的火花,離開同溫層後才了解這世上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看見。 UWC確實是這樣的地方,它讓各種不同的聲音圍繞於身旁,並要你在這之中重新省思自己、檢視生活,然後尋找一份最貼近內心的答案。

    而當我將日子與內心稍加抽絲剝繭,卻也赫然發現自己和這片土地有了些許難忘的連結。我的藝術老師在寒假第二週傳郵件告知我他的朋友在亞美尼亞當地開紀錄片公司,說若是有興趣可以過去協助藝術設計。工作室裡,其中一個製片人Inna 向我展示目前正在製作的電影,是關於訪問一位亞美尼亞大屠殺後的倖存者,並將他所經歷的往事用動畫的方式呈現。憶起幾日前才剛去過的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館,看著紀錄片的同時自己也終於能體會這片土地曾經的傷疤,而Inna又是如何溫柔的輕撫傷痕,用影片讓世界不要遺忘這份一輩子鑲嵌於亞美尼亞人心中的悲痛。後來多數時間我都待在美術設計的部門,由於之前在美術班的學習以手繪為主,於是Mher教我如何用電繪板在Photoshop上作畫,另一位員工也向我解釋簡易的動畫製作流程,並在他下班後把電繪板借我,讓我能利用時間摸索,熟悉功能的運用。午餐時光跟著他們一起體驗道地的亞美尼亞食物(每餐都一定有馬鈴薯跟Lavash:),大家也總是熱情款待。這樣的善意一如剛到首都幾日的我走在街上,意外地被亞美尼亞的國中生採訪,他們詢問名字、從哪裡來、覺得亞美尼亞和台灣最大的不同點,並且請我對著鏡頭用中文說一遍「新年快樂」。看著他們笑笑地一直跟我道謝,想到工作室的人們也是這樣笑笑的和我對話,我想,是他們始終彎起的眉毛與上揚的唇角讓負七度的早晨不再如此寒冷,是他們溫暖了我一整座心城。

    時間線拉直,緩慢倒退回八月二十日,晚間八點二十分,飛機從熟悉的黑夜裡起飛,降落在另一個陌生的白天。初來乍到,有過自卑,像是自覺英語不夠好而怯於發言,但也在跟西班牙同學聊天時他說的那句:「英文只是我們溝通的方式,不是我們斷定一個人的方式。」中慢慢找回一些自信;亦有抵擋不住的思鄉,跟家人視訊時眼淚還沒控制好就先早一步流下,掛上電話還是告訴自己要堅強,於是開始讓生活忙起來,下課後去游泳、借書,student jobs 釋出空缺時去workshop幫忙,順便學著如何處理木頭跟做3D模型;更有尋找不到的立足點,在與不同國家同學的交流中感覺原先的想法被顛覆,然後又一遍遍去思考自己的定位。UWC讓我真實地觸碰以往不曾發覺的脆弱,並在那些生命必然的裂縫中持續詢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初又是為何而選擇UWC,循著初心,完整歲月的模樣。在UWC,每朵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色彩與花期,都在用自己獨有的方式,長成自己渴望的樣子。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們,並透過他們看到更廣袤的世界。回首這四個月,有發自內心的笑容,亦少不了步伐踉蹌的時候,但在那掙扎過初醒的疼痛後,我們依然面向大海,盼世界春暖花開。

    感謝所有善意的遇見,感謝爸媽,也感謝台灣理事會,擁有即是幸運,而我會將這份幸運鐫刻於心底,繼續在十八的年歲裡留下生命的足跡。

    Read More
  • Sophia 亞美尼亞 UWC 畢業年度2020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Sophia分享她在亞美尼亞UWC的經歷,祝大家聖誕快樂!

    自從到了亞美尼亞UWC之後,我就像穿梭到了另一個時空,以往習慣台灣都市熱鬧喧囂的車水馬龍,鄉村寧靜的田園風景,台語中文夾雜的隨性對話,所有使我感到舒適安穩的,都在飛機落地耶列萬機場的剎那戛然而止。但是隨著新學期的展開,我在課堂中結交了知心朋友,彼此加油打氣、惺惺相惜,我們沈浸在學習中湛藍、廣闊的大海,探索著未知,在放學一同享受著跑步機履帶在腳下嗡嗡作響的聲音,有時抬頭仰望藍紫相間的蒼穹,才發覺,原來一切的未知衝擊也都不在像當初那樣陌生、難以適應。

    UWC會將你對自我能力的認知從山頂峰推落至谷底,但又使你像溺水前的拚命掙扎般擁有的那巨大能量與爆發力,憋住僅有的幾口氧氣,使勁地踢呀、游呀,從未讓自己放棄、不斷地讓自己成長、學習。隔離中的我幾度自我懷疑,因為膽怯自卑的心理,渴望被聆聽的想法在充斥大量英語的環境中被硬生生地吞回了肚 ; 以往能自信開朗站上領導者位置的勇氣,因為見識了其他學生們穩健的台風與優秀的英語演講能力而消失得無影,而這樣一丁點僅存的自信也因為落選學生自治的Sustainability Committee (可持續性發展學生協會)就如烈陽下快速蒸發的水珠,少得可憐。但也因此,我不願當井底中的青蛙、鶴群裡的雞,於是我決定再次鼓起勇氣加入了學校的國際模擬聯合國DiliMUN籌辦團隊和 Dance Choreography CAS (舞蹈編排社團) 。

    在這些我抱有熱忱的領域中,雖然偶爾會因膽怯而不敢開口表達,發言都要大口深呼吸,鼓起十足勇氣,但有朋友們的鼓勵和渴望讓活動變得更好的心,我終究學會拋下成見、勇敢開口溝通。不只在這兩項活動中,我學會在課業方面大膽詢問上課較活躍的同學們,不問還好,一問驚人,我向橫跨歐洲參與無數個氣候罷課與大會的義大利同學問自然科學 ; 向親身參與過反送中運動的香港同學問政治 ; 向已開了兩家私人公司的孟加拉同學問經濟及商業。每一次的溝通與討論都使我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分析事物,並在仰慕他們的同時,不斷地讓自己吸取知識的養份,拓展更寬廣的視野,立下目標期望自己也能在充滿熱情的領域中發光發熱。也許是因為這種不甘於平凡的態度,我才能在被現實慘痛打趴的時刻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再次迎擊,即使渾身傷痛、鼻青臉腫,但我始終堅信每一寸傷疤都將讓我成為一個更強壯、更勇於面對失敗的人。在充滿無限變數與強大競爭者的陌生環境中,我一度迷失自我,看不見自身的特點和價值,但我永遠不會選擇毫無掙扎地溺死在名為平凡的小河中,因為我知道,渴望讓自己變得更卓越的野心將領著我游向更廣闊的汪洋。

    UWC 將接受填鴨式教育的學生們逼上絕境,將他們從只能張嘴吃飯的寶寶快速進化成米其林五星大廚。在台灣,老師盡全力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學生,為了國中會考及高中學測,教科書、考卷、電子書、練習題樣樣不能少,而這樣的情況在UWC內恰恰相反。在這學習等同於蓋房子,老師們只負責敲敲打打內部的鋼筋支架,建造房子大致的形狀和結構,學生得自己抹水泥、貼磁磚、塗油漆、裝修傢俱,意思就是:老師上課只講大綱,學生回家自己研讀內容細節、從網路找補充教材、做考古題。有時,還因為功課和練習題少得令人發慌,所以還得額外再跟數學老師拿題練習或私下找經濟老師請她多出一點功課。UWC這樣的教育思維與理念與的大學的上課模式幾乎如出一轍,有效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和自律的能力,如同依舊還牙牙學語、尚未學會走路的寶寶為了求生存爬著找飯吃,鍛鍊出UWC學生們既可怕又驚人的學習力。

    數天來最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同學反送中的分享會,他們在Common room安排了一場小型的解說,前來參與的不乏有中國人、台灣人,現場氛圍緊繃到可以說是吉他上過緊的弦,隨時都要彈斷成兩段,當香港同學越講越振奮昂揚,訴說中國政府如何強硬地施政,香港人民如何遭受欺壓,底下的中國同學們的臉也愈聽愈僵硬,火藥味充斥周圍,好似一場世紀大戰便要打了起來。最後,雙方開始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在Global politics老師興味盎然的鼓勵下,兩邊的唇槍舌戰讓人聽了大呼過癮,中國方主張香港人民的暴動行為不合理 ; 香港方堅持是中國政府迫害香港人民的自由在先,身為台灣人的我在一旁靜靜地觀戰,傾聽及分析論點,我越聽越妙,因為雙方雖然在同一線上,但是卻各說各話,每個人都想為自己的論點辯護,卻也無法有效攻破對方的論點,而造成了對話變成在原地轉圈圈,得不出個結論,無疾而終。經過這次的分享會,大家的感情沒有因此破裂,反而因為理解了對方的價值觀而感到大有收穫,我也意識到若不斷輸入單邊的思想,我的思考方式會變得僵硬化,無法去包容他人的理念,就像當初我接收到的新聞都是對香港有利的消息,卻沒有完全了解中國方的想法,也因為中國同學提供了嶄新的觀點所以大家對事件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也許這就是UWC多元文化價值的所在吧!

    第一學期三個月的時間猶如星期一的午覺,剛打了個盹,一抬頭早已口水滿桌流,而時鐘的指針早已轉了個圈,美好的夢鄉使人留戀,接下來我要面對的是第二學期更加艱苦困難的挑戰,「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再苦澀的茶終究會回甘,來吧 IB 我已經準備好了!

     

     

     

    Read More
  • 江恩頌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01/09/21, by Admin

    在亞美尼亞UWC的日子讓恩頌更認識自己。

    Read More
  • 蔡國源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1​​​​​​​​​​​​​​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這篇是UWC Taiwan有史以來最長的學生分享,該說明國源在亞美尼亞UWC過得很充實精彩吧!

    Read More
  • 李易庭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易庭回顧她過去一年在亞美尼亞UWC的精彩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