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學生分享

Page 1

Showing items for tag UWC Atlantic in the UK

  • April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02/07/24, by Web Editor

    對你來說,什麼樣的經歷能夠算是「改變人生」的體驗呢?

    是,去到一個讓你改變價值觀的地方?

    是,一段讓你對未來有不同的憧憬與目標的時光?

    是,遇到一群讓你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的朋友?

    不論你的答案為何,對我來說,UWC這個遠征達成了以上所有的答案。

    2024.05.18,我和18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隨著走道兩旁家長、學弟妹、老師的掌聲走進了畢業典禮的禮堂,熱淚盈眶地雙眼望向牆壁上高掛的UWC標誌,所有回憶如跑馬燈般在腦中回放。不論我嘗試多少次,都無法用任何平面文字完整描繪出這兩年我們共同創造的回憶、經歷的低潮與狂喜、和人建立的連結與自我成長。能夠取代千言萬語的只有一個和摯友們的眼神交換:「我們終於做到了」。

    上台領畢證書、AC Class of 2024

     

    如果說UWC的旅程像一趟飛往太空的旅程,

    第一年的我們跌跌撞撞地學如何第一次離開家人、面對自己的恐懼、擁抱不完美的自己,以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與道具去展開一趟冒險;

    第二年的我們深以為自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邁向太空,但在離開地球表面時卻發現還有許多從沒想過的自我懷疑與挑戰,讓旅程依舊顛顛簸簸

    最後,離開大氣層與UWC的我們終於能自信地用這兩年來累積的智慧與失敗,在太空與更大的世界漫遊。

    就讓我在這裡嘗試用簡單的文字,描述我在第二年飛往大氣層時,需要面對的挑戰以及新的成長。(第一年反思可以看這:第一學期第二學期

     

    忙著忙著,會忘了慢下來認真呼吸、欣賞窗外的美景

    原本以為經歷了第一年UWC雲霄飛車般的生活與情緒洗禮後,UWC的第二年會簡單許多、會少一些忐忑、多一點風平浪靜的時光。

    沒想到暑假一回到學校,馬上被排山倒海的各種論文、研究、考試、大學申請、社交壓力、課外活動壓得喘不過氣,就知道二年級還會是個挑戰接踵而來的一年。

    現在回頭看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個精疲力盡地倒在床上的夜晚,心裡想著要完成所有在UWC想做的事,卻深知道為了快撐不下去的身體需要開始做出取捨。雖然可以肯定的說「我熱愛我在做的一切」,但卻感到分身乏術。想要把社交、課業、參與活動、做計畫、大學申請都做到滿分,但卻因為力不從心的無奈默默地流淚。

     

    身為二年級,有許多需要由我們來帶領一年級舉辦的活動

     

    有時忙到連難過的時間都沒有,只好逼著自己把眼淚當做汗水偷偷地擦,打起精神面對堆積成山的作業與漫長的待辦事項。時不時看著學校其他忙著派對、喝酒、往外跑、社交的同學,也會不斷質疑選擇課業、做計畫的自己是否做出了錯的抉擇、是否錯過了青春該有樣子。

    由於承受著龐大的壓力,時常感覺自己像顆高速運轉的陀螺,雖然知道自己是有重心與目的地在旋轉,但卻已經無法細細品嚐生活的點滴、慢下來去沈澱自己思緒了。

    但也是透過這些快要喘不過氣的瞬間,漸漸去認識自己精力與體力的極限,誠實面對自己的需求、接納自己也有能耐與限度的天花板。

    經過了二年級上半學期,開始能調整自己的呼吸;開始能夠從害怕錯過社交機會的不安全感跳脫出來,放過那個想獨處、想要安靜、想要和思緒相處的自己;開始和那個需要空間的自己握手言和;開始學會時不時逼迫自己放下手裡的一切、忘掉逼近眼前的截止日,放慢腳步去享受慢下來後世界的繽紛、欣賞存在本身的美好。

    秋假時逼自己放下手中的一切,來了一趟和朋友們的小旅行

    飛著飛著,引擎壞掉了

    不過,如果要說第二年受到什麼最大的打擊,那肯定是一封一封大學的拒絕信了吧!

    原本充滿自信地送出了自己滿意的大學申請,不過結果卻將所有對未來的幻想泡泡一針搓破。

    來自大學的拒絕信

     

    由於國外的大學時常說他們注重的是「Holistic Decision」,也就是透過推薦信、課外活動、自傳、人格特質、成績等等的條件去衡量你整個人是否適合他們的學校。因此,被拒絕的當下,同時也感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拒絕了。

    只上了安全學校的自己(指自己的成績與履歷都遠遠超出學校訂的門檻、保證能進的學校),想著過去幾年來付出的所有努力都被大學否定,沈重的打擊導致有好長一段時間像引擎壞掉的太空船一樣失去了前進的力量。

    以為經過第一年的自己有足夠的勇氣與自信去面對外在的否定,卻還是徹夜失眠、開始被錯愕與自我懷疑吞蝕、不斷檢討自己的特質以及曾經以為的成就。

    想要相信那一句一句的大道理,卻無法打從心裡堅信自己會沒事的。

    UWC讓大家相信自己可以在未來做很了不起的事,但大學的結果卻重重地把一個一個幻想打在這看不到下一步的道路上。

    看著身旁我認識最有想法、最有理念、最認真的朋友們都因為被拒絕眼裡充滿了空洞。雖然自己深知不論去了哪間大學,這些朋友都還是能闖出一片天,不過現實的重量卻把連奮力揮動翅膀的力氣都剝奪了。

     

    朋友陪我去看海

     

    想要生氣 但不知道氣的是他們最初的決定 還是這個竟然因爲大學崩潰的自己;

    想要大哭 但不知道想哭的是大學的結果 還是自己脆弱又無助的狀態;

    想要不一樣的結果 但不知道想要的是一個別人讚賞的大學 還是一個能夠相信自己的理由;

    想要罵自己 但不知道想罵的是沒有表現好的我 還是一個因為大學而失去自信的自己;

    不過,即使在最低谷,慶幸的是身旁有替我相信自己的朋友們。

    UWC是個從不會因為任何人崩潰而停下腳步的學校,而我自己也透過無數與朋友的對話去治癒自己。

    有在我大哭時會煮印度茶和煎餅給我吃的室友、有帶我去看夕陽和我分享他難民人生故事的Housemate。

     

    每當聽這些人生充滿挑戰的朋友們分享他們的人生觀、他們如何因為光是能夠安全地度過每一天的UWC生活就感到快樂時,自己的大學否定好像也變得微不足道。因為自己已經有好多值得去感激的事、擁有好多的幸運。

    簡單的一頓飯是來自尚比亞的他無法當作日常的幸運;

    簡單的宗教自由是印度穆斯林的她無法享受的幸運;

    簡單的受教權是來自阿富汗的她無法視為基本權力的幸運;

    簡單的一個安全的家是來自加薩的她無法視為平凡的幸運;

    簡單的一趟讓我能見到家人的飛機旅程是來自葉門的他至少十年無法體驗的幸運;

    UWC的多元性不僅僅是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更重要的還有來自多樣的階級、經濟背景。這些學生們讓UWC不僅僅是文化交流,更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漸漸去跳脫那個亞洲既定需要名校光環才可以過得多采多姿、才是優秀、才是傑出人才的觀念。

    隨著用他們的視角看世界的樣貌,發現自己也能漸漸地換個角度去看待大學申請的結果。

    雖然時不時在眺望遠方的高山時,還是會想起那用盡全力卻撲空的自己,不過學著時間逝去,心裡的無奈和嘆息也一點一點地被海風與浪花帶走了。

    就在宿舍旁、學校可以看到的美景

     

    還記得自己讀的一本書曾經說,我們應該打破對人生的誤解:

    人生並不是一條線,而是一連串的點。人生是一串的剎那,我們只能生活在「當下」。我們的人生僅僅存在於剎那之間。 — 被討厭的勇氣

    並不是來到了UWC,就會去到名校,之後將會有令人羨慕的人生。人生不是像爬階梯一樣,一階接著一階往上爬,好像一條直線能夠順著往上登頂。而是像上上下下的山巒,會不斷跌倒、不斷有新的挑戰,而我們能夠做的就只能確保在每個山腳或山頭,自己都全力以赴了。

    人生如果就像一場登山攻頂的活動,那麼人生將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半路上」。也就是當你在征服那座山之後,「真正的人生」才開始,在那之前的上坡路只不過是「虛假的我」所度過的「虛假人生」 — 被討厭的勇氣

    需要不再把大學的結果當作這幾年高中的總成績單、最終的目標,而是把大學視為長遠人生中的一個停泊點。把眼光放遠時,大學不過是人生中短短的四年。

    我們正在走的是一個沒有縱軸的平面空間。我們這樣走,並不是為了要和誰競爭,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 被討厭的勇氣

    願,未來的你還是有全力以赴的勇氣、繼續向前的執念;

    願,未來的你能相信挫折終有在未來收穫的果實、看見這些跌跌撞撞的意義;

    願,未來的你有著能過把他人的否定視為用不同方式肯定自己的機會;

    願,未來的你可以和現在的我說:一切都會沒事的。

    也許幸福 不過是種自如。是一段路,不必通往何處。也許幸福,本來沒有路要一步一步。 — 幸福路上

    看待世界的角度

    如果要說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上學、生活教會我什麼的話,那肯定是:不論我們的文化、國籍、膚色、宗教多麽不一樣,我們的相似之處多於不同之處。

    即使我們會因為宗教、政治、對殖民主義的觀點吵架,

    但我們都渴望和人產生連結、我們都喜歡分享美味的食物、我們都享受暖和的陽光、我們都會因為想家而落淚、我們都會需要別人尊重自己的界線,我們都希望住在一個更好的世界。

    舉辦Human Library,提供一個分享人生故事的舞台

     

    所以與其因為彼此的相異之處劃界線,還不如確保自己有夠大的胸懷去了解對方觀點的不同,去享受我們的共通點。

    不過同時,在面對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時,自己也能去審思自己想要留住什麼人格特質、向他人學習什麼樣的人生觀。

    透過和來自肯亞的朋友聊伊斯蘭教,幫助我重新檢視宗教對自己的意義、了解他人的世界觀是如何被宗教影響;

    透過和來自巴勒斯坦的朋友聊他對於政治與民主的想法,重新去反思自己如何看待台灣的歷史;

    透過和來自荷蘭的朋友聊他如何不讓成績定義自己,讓我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考試、成績、和課堂。

    透過和來自中國的朋友做促進和平的計畫,讓我重新去思考自己在政治上既有的偏見。

    UWC是個讓學生能不斷剖析自己生長背景、自己想成為怎麼的人的地方,而唯有不斷保持批判與包容的心去看待世界,才能與他人和自己共處、繼續走下去。

    學校時常舉辦各國節慶的慶祝

     

    到了畢業典禮時,我累積了這兩年來所學的能力、歷練與觀點,離開了大氣層。

    在這個旅程中,我學會了什麼叫做知足、擁抱不完美、勇敢地去嘗試、堅持去做對的事、最重要的,學會了什麼叫做不朽的友情。

    有個UWC的老師曾和我們說:「如果一個教育機構讓學生一直到最後都還不願意離開,那麼這個組織就徹底的失敗了。」

    我想,雖然我們都會捨不得這個十二世紀的古堡、會捨不得每天住在一起創造的瘋狂又溫馨的回憶、會捨不得每次去Sea Front欣賞威爾斯美的感動、會捨不得在National Evening 大笑的快樂、會捨不得那個跌跌撞撞又不斷重新站起來的自己、會捨不得那不怕跌倒的荒唐、會捨不得讓在AC的點點滴滴從我們的指尖溜走,但是我由衷地相信,畢業後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大家都已經帶著滿滿的收穫、行囊、與道具,充滿自信地在外太空探險了。

    因為有很多我們想達成的理想無法在這個UWC的理想泡泡中完成,唯有展開一段新的篇章才能把UWC的生活模式與理念帶到比這間學校更遙遠的地方。

     

    畢業前最後ㄧ 次看自己的角落、最後一次去海邊、最後一次野餐、最後一次在Sea Front聊天

    十年後,我會記得

    10年後我會記得,和May 跟Coco跑去Lighthouse享受大海的波濤、陽光灑落的暖和、空氣中綠意的清香、重新憶起熱愛大海的自已時的澎湃

    變成像家人一樣的中國、台灣、香港、日本朋友

     

    10年後我會記得,每天拖著沈重的身體前往課堂時,像左邊的大海望去、看著湛藍的大海與青翠的山巒,心也和那平靜的雲朵和浪花沈靜了下來的瞬間。

    10年後我會記得,看著Ilhaam, Zak, Nawale, Ayo, Stephanie 在Mizu Conference時在台上講述殖民歷史與歧視如何影響他們日常生活時,心裡的震撼以及悲傷。

    10年後我會記得,和Maha, Charles, Alex當任East Asian的領導時把舞龍在農曆過年時帶進了學校,看到台下的觀眾用囧囧有神的眼睛欣賞著我們的文化,心中生起了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悸動與成就感。

    10年後我會記得,自己完全放下模考準備展現自己文化的舞台National Evening。在演出結束、下台一鞠躬時留下滿足又驕傲的眼淚,心裡深知道唯有在UWC才會有這樣獨特、Empowering 的舞台。

    今年當National Leader帶東亞的學生一起完成舞台

     

    10年後我會記得,在晚上忙到忘記吃晚餐時,印度室友Jugani大半夜二話不説地做了印度咖哩給我吃的幸福。

    10年後我會記得,看Drag Show時看到AC提供Queer community 一個可以展現自己、訴說自己的故事與身份認同舞台的感動。

    10年後我會記得,在Project Week時,在星空與遠方的燈光下跟著帆船滑翔,隨著海浪被劃出一波波的浪花和柔和的潮汐聲,和朋友們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中坐在甲板上談論我們人生的故事與無關緊要但可愛的話題。

    Project Week時有幸可以用學校的經費去學開帆船

     

    10年後我會記得,在四月的假期時有幸和中非共和國的朋友Manuela的家人一起去教堂

    10年後我會記得,每次快沒力氣走下去時Human Library都像一劑強心針,讓我重新振作起來,看到自己能夠給有故事的人一個舞台去展現自己的滿足。

    10年後我會記得, Sofia幫我舉辦生日派對時,我含著淚看著在蛋糕旁為我唱生日快樂的人們,心裡想著因為身邊有這群欣賞我的朋友們,我才能有勇氣去面對一路上的顛簸、人生就是有他們和我肩並肩打拚才能閃閃發光。

    慶祝生日

    10年後我會記得,我們一群人在畢業前夕在海邊跟著音樂搖擺,而我在吵雜的人群中突然停下來,看著大家在陽光底下笑著的臉龐,心裡深刻地意識到遇到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我一輩子的禮物。

    10年後我會記得,自己靠著每天五個小時的睡眠去揮灑青春,全力燃燒自己去創造一個不讓自己後悔的UWC體驗

     

    畢業後終於有時間和朋友們去畢業旅行

    最重要的,我想感謝

    謝謝來自印度的Jugani讓我開始愛上看Bollywood

    謝謝來自瓜地馬拉、德國的Sofia讓我愛上西班牙文、旅行

    謝謝來自肯亞的Ilhaam與伊朗的Amirali用心地解開我對伊斯蘭教的誤解

    謝謝來自香港的Alex, 日本的Maha, 中國的Charles和我一起打造重拾對於自己身份的自信

    謝謝來自中國的Coco和May讓我放下了對中國人的歧見

    謝謝來自烏干達的Zak與安哥拉的Paulo讓我愛上Afrobeats

    謝謝來自西班牙、瑞典的Frederic讓我有「喜歡,那就去做ㄚ!」的勇氣

    謝謝來自法國、中非共和國、象牙海岸的Manuela讓我體驗基督教家庭慶祝復活節、洗禮、聚超過九個小時的餐、隨著Afrobeats起舞的文化。

    謝謝來自葉門的Momo讓我愛上中東的茶

    我想,我都從這些人帶走了一點屬於他們的光。

    謝謝AC提供了一個找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謝謝爸媽、家人、台灣理事會一路上的支持。

    謝謝還在學習的自己。

    2024.06.27 回台灣的飛機上.

    最後一天的AC

    如果你對UWC有任何的問題、想了解更多,歡迎去UWC的官網台灣理事會的頁面了解更多!

    Read More
  • Sophia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24/04/24, by Web Editor

    【AC Term 1 Reflection.】

    在英國UWC Atlantic College 就讀的Sophia在第一學期結束後所抒發的反思與自我成長。

    -

    “Do what makes you happy.”

    “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you don’t want to.”

    -

    文中Sophia深入的談論著自己在UWC Atlantic College就讀中的成長與充實的生活。

     

     

     

    正文:

     

    Note:

    I’m trying something a bit different with this reflection — something more train of thought, more intimate. Trying to finish this on the flight home. It’s not the most well written, and will probably be updated in the future, but I’m following the one thing I’ve heard a lot this term — Do what makes you happy. I’m actually motivated to write this one, so let’s see how it goes :))

    (P.S: If you want any of the photos taken down, please DM me :))

     

    Dawn from above the clouds, over Hong Kong (roughly)

     

    Before this term at AC, I’d have classified myself as a total introvert. I never craved company. I feel like this changed this term. I’ve met people who I genuinely enjoy being with, who I am willing to put effort into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As I’m writing this on the plane back to Taiwan, I miss them already, and we’ve only been apart for less than a week. For privacy and the sake of ease, I’m not going to name anyone, but I trust they know who they are :)

    I am so lucky to have met the coolest people. People that I feel comfortable around, who I feel like myself with, who I know I can go to without (uncalled for) judgement. People I can rant to and feel listened to (thank you everyone for putting up with me). People who start the most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s at 11pm when we’ve both said “we’re going to sleep early tonight”, but never do. People who I feel safe with, and who I can truly be me around. It’s liberating.

     

    (Some of) the breakfast table crew — photo credits: May

     

    For me, being in silence alone is almost unbearable now, which is surprising given that I spent most of my time last year hidden from the world inside a bed curtain. I’ve gotten so familiar with the 7pm trek down the hill to PK (another boarding house, closest to the castle) that I can do it in the dark.

     

    Kinda unrelated to the text, but photo from UWC day (SJYC gang —the first ppl I knew before coming to campus :))

     

    I’ve also seen the coolest sights this term. Im pretty sure that I’ve said the phrase “I’ve only seen this in movies” well over 20 times — walking out of the house and seeing the grass fully frozen over, picturesque sunsets, the seafront that just keeps giving…

     

    I think I took this photo on the 3rd night on campus, from a bench right outside the castle, at 10:30pm. Something about the smudge of steam just feels surreal.

     

    Seafront

     

    Frosted grass along the M4

     

    It’s only been one term, but I’ve realized I will actually miss this place, these people. I wish time would go slower… The cruel thing about AC is that it’s only 2 years. You spend term 1 settling in, then suddenly half your time with second years is gone. I already know I’m going to miss my second years so much. They have become my older siblings, parents, mentors, friends, giving me love, guidance, talking sense into me when necessary. Shoutout to you all. (Now I just have to figure out how I’m going to reach the bar they’ve set when I get my firsties next year. )

     

    Still love this photo so much — taken at 12:26am, the night before UWC day, a full day of events.

     

    The biggest misconception I had about AC, was that everyone was extremely 「現充」. 「現充」is a slang term we use in Taiwan that doesn’t quite translate, but it roughly is used to describe people that “live their life to extreme fulfillment”, filling every hour with an event, party, commitment, etc. There are certainly people who party every week (at least), are up until 2 am playing foosball in the day room… But, the most common thing I hear now is “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you don’t want to.” My favorite early memories of the term were of Hideout, the “counterpart” to Sosh (the Friday night party on campus). Hideout has been the catalyst for trauma bonding, calligraphy, coloring, and mooncakes. There was this one night, at 10:20pm, right after Hideout, we were sitting on the grass next to the M4, ranting about life, pulling out grass while we talked. We had pulled out so much grass that there was a bald spot at our feet, and a little pile in front of us.

     

    Something in the Orange

     

    I have to admit, sometimes I’d get caught up in trying to “prove my place”. But, as mentioned in the opening note, I’ve realized that I should be living the AC life that makes me happy, and I think I’ve achieved this far better than I was expecting to be honest. I’ve found a group of people who fill me with so much joy to be around, I’ve (surprisingly) managed to find a half-hobby in the form of singing (which has also been a great stress reliever). The first week of term before classes started, a few of us would be in the day room, someone playing the piano, and we would sing.

     

    Again, kinda unrelated but (one of) the really interesting graffiti pieces in our Academic blocks.

     

    No, I’m not just letting life pass me by, I’m still involved with (in my opinion) an adequate amount of things — Choir, Well Co (Well-being Council), I did a Human Library talk, Prentis, etc. I’m not going to go into a lot of detail about these in this reflection because I don’t think they’re the most relevant at this point. I’ll probably write more about them in the future. And no, I’m not doing them just for university applications.

     

    Set up for Human Library about holding 3 (conflicting) passports.

     

    There’s a lot of walking at AC. Living in Tice, one of the furthest boarding houses from the castle comes with its perks (Ex: having the best people, imho), but also comes with its slight disadvantages — having to budget 10 extra minutes in every morning to get to the castle (As a double humanities student, I’m walking to the castle most mornings). Recently in the winter, due to daylight savings, and Wales just being Wales, the sun is barely up when I leave the house, and almost gone by the time we leave assembly at 4. You’d think this would be depressing, and sure, I’d appreciate more sunlight sometimes, but it’s not that bad. Oftentimes, the chattering and music blasting from various speakers is enough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light.

     

    The seemingly endless M4 (the hill from my dorm to the castle)

     

    Surprisingly, I don’t really mind the walk. Sure, sometimes it feels like it’s -7 degrees out, it’s (often) pouring rain — and more often than not I decide to just sit in the castle for 1.5 hours to avoid trekking up the hill. However, a brisk walk down the M4 isn’t so bad when the fields are blanketed with a delicate glitter of frost, or when the skies are painted the most stunning shades of pink and orange and red. Good friends also help. I’ll often take a detour, tacking on an extra 7 minutes to my route, to walk a friend back to their house — the walk is pretty enjoyable when you’ve got company.

     

    Unedited photo of dusk — no, I’m not a photographer.

     

    On the topic of trekking: Llantwit — whose residents deemed us “public nuisances”, but which we still love since it provides the (basic) necessities. Theoretically, there’s a bus service that runs from our campus to Llantwit. However, it runs once an hour, and is less timely than tutors at check-in (aka, not very). So, we (my friend group) often walks. Now, if you were to tell me before AC that I would be willingly walking 45 minutes (both ways) twice a month into a small town just to buy granola bars, chocolate, and (not very good) tea, I’d tell you that we aren’t living in the 20th century anymore. But now, I’d say the walks to Llantwit were definitely some of the early highlights of this term. Between someone inevitably complaining about how cold they are and the (sometimes) pouring rain, there’s music. We’re either singing, or playing someone’s Spotify playlist. If there isn’t a tune present, we’re caught up in conversation.

     

    Tunnel framed with branches en route to Llantwit from campus — the joys of not taking the bus

     

    My experiences, your experiences, their experiences. A 45 minute walk with no one else on the street often leads to some pretty interesting chats — “how is homophobia internalized?” “Why can’t that guy just shut up?” “Are we going the right way?” “You’ve worked for the government??” Apart from our conversations, the walk is pretty bland. Occasionally there’s the random teacher driving or cycling to campus at 10 am on a Saturday (?), a couple cows, and the most random little house about 20 minutes away from town. That house has sparked a couple remarks from us — “would you want to live there?” “No way, what if you go into cardiac arrest? The nearest hospital is 50 minutes away!”

     

    Surprisingly, I was less homesick to go halfway across the world than I was to fly 2 hours away from home (CSC — UWC Changshu, where I attended FP last year, read my other reflections :)). Maybe it’s because I’m older now, maybe it’s because I didn’t have very high expectations. Nonetheless, I can confidently say that I feel truly loved and free at AC. By the first night, I had gotten to know my second year roommates more than I will ever know my roommates from last year. It really felt like people cared about me, and to be honest, I wasn’t expecting that at all. Whether it be finally being able to speak the language I’m comfortable with (English), or the “progressive” environment that AC tries to foster, this term was probably the first time I felt that I could really be myself without having to put on a facade. There are very few “taboo” topics amongst my friends — our late night conversations have ranged from family trauma to existential philosophy to how inefficient the NHS (UK’s National Healthcare Service) is. This has also been the first time I’ve been surrounded with people who question EVERYTHING, and I’m fully enjoying it.

     

    Photo from Christmas dinner :))

     

    One question that stuck with me was “Are we living in a bubble?” AC, and UWCs in general like to pride ourselves on “connecting with the community” and “making meaningful change”. Much of what UWC stands for is quite idealistic, and in my opinion, sometimes bordering on promoting a “savior complex”. I’m still not quite sure how to articulate this, that’s a topic for next term :)

     

    I’m now 6 hours away from home, typing this on my notes app as I flick through pictures from this term. It’s been 11 hours into a 17 hour journey, and for once, I miss campus more than I miss home. This term, unlike last year at CSC , I did not have a widget on my phone counting down the days until I could go home. In Anthopology, we looked at the concept of a “chosen family”, a family not tied by blood, but equally (or even more) significant. I didn’t long for the feeling of being with my family at home because, and I know this is cliche, AC became my family and home.

     

    • From my iPhone, 7 minutes away from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Read More
  • 宇彤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25/08/23, by Web Editor

    英國UWC的宇彤回顧過去一年的點滴和檢視自己的成長。想了解UWC跟一般高中的差別可以細讀宇彤的分享。

     

    英國UWC第二學期:創造舒適圈

    轉眼之間,在UWC整整半年的時光又飛快地過去了。這六個月過得太充實與精彩,回過頭仔細回味每個片刻時,發現這些時刻再次創造與醞釀出許多我意想不到的成長。

    在December Break時暫時離開這個瞬息萬變的地方,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沉澱。一個月後當我再回到這個永遠能帶給我驚喜與挑戰的校園,重新看到自己佈滿親朋好友的照片與台灣國旗的牆壁、熟悉的格紋被單、波希米亞風的枕頭、暖活的拖鞋,便漸漸瞭解到這個原本看似陌生的角落已經成為我第二個家。雖然心裡依舊牽掛著台灣的親朋好友,但看見各個熱情又熟悉的面孔、一個一個溫暖又真摯的擁抱,才終於又重拾勇氣展開UWC的下一個篇章。

    宿舍裡屬於我的小角落

    一、當台灣人也可以很驕傲

    來到這裡之後,便發現比較內斂與低調的東亞文化時常在學校不被看見、不被欣賞、不被理解、甚至有時不被尊重。像品恩說的,「雖然極力想掙脫,卻又還是有好多時刻,當看見自己,或是其他亞洲人,總是在團體裡做最多事,卻因為謙虛、因為內斂、因為不像歐美人一樣自信且擅長「說」,所以被忽視、被看輕。」歌單裡的抒情歌被視為陰鬱的曲調、重視成績與效率的特質被視為一板一眼的象徵;默默地付出與聆聽的習慣被誤解為內向與沒主見的表現;不喜歡派對、喝酒、開黃色笑話的堅持被視為無聊的個性。這些特質不止在這個被歐美主流文化的學校不被欣賞、時常被淹沒,甚至我所生長的台灣社會也常充斥著「歐美文化就是比較好」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之下,我自然而然地常常因為這些對東亞人的標籤而感到自卑。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我總是對自己擁有的這些特質感到無力、也盡可能地想擺脫這些外國人時常對亞洲人有的「刻板印象」、盡量不跟東亞人花太多時間在一起、討厭自己無趣的文化與身份、想成為一個打破既定印象的存在。然而自己卻沒有注意到這些排斥的背後,反映出的是對自身文化的自卑與想要被認同的渴望。

     

    然而自己卻沒有注意到這些排斥的背後,反映出的是對自身文化的自卑與想要被認同的渴望。

    Phoenix Conference宣傳海報

    不過,很慶幸地,這些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都在今年一月的Phoenix Conference下漸漸地抹除掉了。

    我們學校每年會有一個National Group(其中包括東亞、南亞、東南亞、地中海、西歐、非洲與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北美等等的分類)被選上,負責舉辦一個為期兩天的會議。在這兩天之中,學生們可以將屬於自己文化的歷史、食物、特色、象徵、語言、各種值得代表這個地區的點點滴滴分享給整個校園。身為一個在台灣出生長大整整17年的我(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讀書,在我們學校算是非常少數的),盡可能地將深深塑造出我的文化與人生經驗分享給校園的人,便成為了我義不容辭努力的目標。

    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準備期中,幾乎每天都在幫忙寫工作坊的內容(其中包括政治議題、文化衝擊、飲食文化等等的主題)、做簡報、設計表演、彩排等等的事項中度過,每一餐都在一個接著一個的會議中結束,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這個時常不被看見、被誤解的文化能夠在Atlantic College (以下簡稱AC)的舞台上發光發熱。這段期間經歷了好多個為了準備會議和同時顧好課業的熬夜、好幾個犧牲睡眠的付出,不過當看到會議與舞台一點一點的成形與完善,心裡是數不清的喜悅與成就感。同時,在每天反覆地思考如何將自己的世界用正確且有趣的方式展現給大家看時,才發現自己其實同時也在重新認識與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我來自的國家。看到學校的東亞人們一起全力以赴地將每個會議的細節做到完美、將表演呈現地淋淋盡致、開永無止盡的會議以反覆確認所有的工作坊能夠保持在最佳的狀態,才發現從前認為很傻的要求完美與自我要求才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特質。

     

    才發現從前認為很傻的要求完美與自我要求才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特質。

     

    其中幾個工作坊的內容

     

    最後,終於成功地和身旁的東亞人們一起完成了一個我一生中永遠不可取代且完美的會議。所有身旁的同學也對這次的會議讚不絕口,説他們終於更了解我們的文化,也學到了很多關於東亞的事,甚至有老師跟大家說這是十年來最好的一個會議。(詳細會議中安排了什麼歡迎閱讀品恩的文章)聽到這些讚美與肯定才終於相信這整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個活動對我的重要性不僅只是用AC這個舞台讓我們的文化能夠好好地被看見與欣賞、不再被AC的主流淹沒與誤解、將我的人生故事與文化展現給大家,同時也是一個讓我終於能夠慢慢接納自己的轉捩點。在慢慢地長出對自己文化的喜愛時,才開始懂的欣賞自己擁有的價值觀:對效率、組織、工作品質的堅持不是他人說的不懂得通融,而是我們將事情做得完善的方式;不願意到處炫耀並隨時注中的謙虛,不是他人說的悶騷,而是我們做人處事的智慧;願意默默地把工作承擔起來的特質,不是他人說的愛吃苦,而是我們尊重別人的準則。也是因為這些所有的價值觀才讓我成為了現在的我、塑造了我身邊這群我稱為「家人」的東亞人。

     

    是一個讓我終於能夠慢慢接納自己的轉捩點。在慢慢地長出對自己文化的喜愛時,才開始懂的欣賞自己擁有的價值觀

    把東亞的「夜市」搬到威爾斯

     

    我會永遠記得在會議中為了將所有的鄉愁勾銷而把中國菜吃到肚子塞不下的疼痛、身旁的人因為吃到想念的食物而開始落淚的畫面、為了準備夜市煮了四個小時的菜後滿足的心情、和東亞人一起大聲歌唱與跳出在學校從不被播放的K-pop、用跳舞與戲劇展現自己以前在公立國中準備會考的經驗、教同學玩老鷹抓小雞的樂趣、和中國人一起講述兩岸關係的工作坊、在活動的最後一個舞台上用眼角看見身邊的人激動又興奮地跳出屬於我們的舞蹈與大聲唱出我們的語言的感動、會記得重新愛上自身文化的我們。

     

    會記得重新愛上自身文化的我們。

     

    終於,能夠開始珍惜自己擁有的身份認同與對「家」的歸屬感、終於能夠接受塑造出我的價值觀與文化;終於,能停止羨慕其他National Group有的特質、終於能夠地說出「混血兒很好,但是我有個毋庸質疑的家。」終於,能夠肯定且自信地說:「I am proud of being an East Asian. I am proud of being a Taiwanese」。當然,也同時不斷地警惕自己這些自信不代表能夠盲目地為自己的文化驕傲,而是學會看見自己文化應得的讚賞並且接受因著這些文化與社會而形塑成的自己。

     

    學會看見自己文化應得的讚賞並且接受因著這些文化與社會而形塑成的自己。

     

    Phoenix Conference 最後一個舞台

     

    二、UWC體驗

    [渺小與希望]

    當然,在這學期裡,那些一個一個來自身旁的人震撼人心又發人深省的故事也不會少。在各種場合之中,聽到土耳其人激動且憤怒地講自己國家的女權問題與對女性的迫害;來自印度的室友是家族唯一一個有超過小學學歷的女生、穆斯林在印度被迫害的經驗;在營火前聽敘利亞人邊哭泣邊分享因為制裁而無法幫忙大地震的災情的國際社會。看著眼前閃爍的營火,聽著這些同學止不住的哭泣聲,才又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無能;加勒比海的人對於殖民與奴隸制度的憤怒、甘比亞語言喪失的哀傷、 烏克蘭人對家鄉的擔心、伊拉克人對美國入侵的憤怒、伊朗人對國家限制的無奈、肯亞人因為政府腐敗而無法伸張自己的權益、印度人的性向因為社會氛圍而不被尊重的難受、許多女生分享自己#Me Too的親身受害經驗等等,這些真真實實又令人心痛的的故事總是成為我在AC當頭棒喝的提醒,意識到這些重大災難、國際制裁、政治角力發生時,身為一個小小的學生,真的好少我們可以做的事;也不斷地提醒我離開了AC這個美麗的泡泡,是一個充滿不正義不平等不和平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著心酸的環境、是一個身為一個小小的學生很難去改變的社會、是一個令人感到渺小無助又無能的現實、是一個還需要好多好多努力去改進的地方。

     

    離開了AC這個美麗的泡泡,是一個充滿不正義不平等不和平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著心酸的環境、是一個身為一個小小的學生很難去改變的社會、是一個令人感到渺小無助又無能的現實、是一個還需要好多好多努力去改進的地方。

     

    左:As We Know It:學生講述和被性騷擾、被父權社會迫害等等經驗的活動。右:在營火前聽敘利亞學生的故事

    但是,慶幸的是,在這裡也聽到很多為了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的勵志故事,其中包括為了爭取印度女性的平權與划船運動的包容性而到世界各地參加國際級划船比賽、正在申請奧運的學姊、為了改善台灣煙蒂污染而打造一個動員上千個學生一起做出行動的摯友、為了抵抗家鄉的校園性騷擾而向學校寫請願書的學生、為了將和自己遭遇相同痛苦的人被看見而上紀錄片的室友、為了改善偏鄉教育而決定設立學校的學長姐、為了改善聾啞人士的溝通困難而努力寫程式的朋友、為了提倡土耳其政府問題而寫歌的同學等等。聽到這些已經為世界的不公平而做出的努力,也同時不斷地的督促我要做得更好、要懂的善用自己已經有的資源、要繼續全力以赴不管有多麽困難、要知道單單是個學生也可以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更重要的:要懂的做出行動

     

    要知道單單是個學生也可以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更重要的:要懂的做出行動

     

    [全力以赴試試看吧]

    當大家聽到我們下午一點就放學時,時常問我大家都拿這些自由時間做什麼?我的回答可以有很多種,但是有一個肯定的回答是:絕對不是閒著。UWC持續了整整六個月的第二個學期包括永不停止的作業與考試、課後活動、學校大型計畫(前面提及的會議、Ted Talks、為了現代奴隸募款的24小時跑步活動、駭客松、National Evenings、舞台劇等等充實又有意義的活動)等等緊湊的行程。除了這些課外活動,由於自己擔任了學校八個計畫以上的負責人與成員,很少有機會可以好好停下來喘息。有好幾個忙了一整天後呆坐在床上欲哭無淚的虛脫、有好多個只睡了不到五小時的夜晚、有好幾個需要在友情、課業、家人、計畫、自己的身體需求之間拉扯的時刻。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學習如何排出一個自己滿意的優先順序。

     

    左:記錄學校學生的故事的團隊,右:駭客松活動

     

    UWC想要提倡的不僅只是跨文化的交流與了解,同時也是學生利用自己擁有的資源貢獻社會的精神。不過由於學校有太多的活動與永不停止的課業壓力,時常會忘記同時兼顧回饋社會的理想,導致即使是很重要的計畫參加的人依舊少之又少。尤其在一個給學生相當大自由度的UWC,所有計畫的深度都取決於自己願意投入的程度:有些人僅僅得到一個聽起來厲害的職位名稱卻什麼行動都沒有執行、有些人只要課業開始忙便完全將計畫擱置一邊,因此,來到這裡後更發現需要學習如何不怕孤單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執行替自己設下的目標、學會如何獨自走心之所向的路以達成理想、在百忙之中不迷失自己、學習保持改變的決心和執行企劃的行動力、學習不管別人「可能」的眼光和想法,因為要和自己相處最久與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人終究還是自己。

     

    要和自己相處最久與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人終究還是自己。

     

    左:為了現代奴隸而募款的路跑活動(24 Hour Race),右:活動宣傳期

     

    幸運的是,這些所有的付出都漸漸地在這個校園裡結花成果。在這些由學校支持的成功經驗裡也讓我更相信改變的可能和做出行動的重要性。其中幾個令我最驕傲的包括:

    • 身為F21(在學校勵志於改善月經貧窮的學生組織)的主席,我親自寫了提案書給學校,希望可以讓學校開始提供學生免費的生理用品以確保每個人的需求都能夠被照顧到。在經過幾輪的討論和商討後,學校真的開始在所有的廁所提供免費的各式生理用品。於此同時我們也成功地從威爾斯政府拿到免費的永續生理用品(可以重複利用的衛生棉、月經杯等)發給學校的學生、在各個宿舍裝設可以清理月經杯的設施等等。在推動這些計劃的同時,我們也同時在三個月內為孟加拉的女孩們募款兩萬多元以提供他們生理用品。

     

    F21 募款活動

     

    • 選上東亞地區的領導者(National Leader),負責規劃下一次東亞地區的表演、活動、聚會等等。
    • 選上學校Amnesty International (人權特赦組織)的領導者,未來將負責辦活動、演講、人權寫信等等。
    • 注意到來自不同背景學生因為身處在歐美文化為主的學校,所以沒辦法好好慶祝對自己重要的文化與宗教節日後,我寫了計劃案給學校希望可以批准因爲「文化」理由而請假的制度。經過多次討論後,下學期將成功在學校實施這個請假制度。

     

    選上National Leader

     

    • 成功被選上去波蘭參觀集中營的學習機會(詳細文章請看:不一樣的學歷史體驗: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
    • 組織同學們一起夠過騎腳踏車的方式為發展中國家的女性教育權募款的活動(活動連結:https://www.1000coffee.org/events/uwc-ride-for-peace)

     

    腳踏車募款活動

     

    [我想記得...]

    即使過著永不停歇的生活,我還是在這之中創造了好多個值得不斷回味的回憶:我會記得每個和同學一起度過的電影之夜、和東亞人們一起在草地上打滾的快樂、在Holi節被粉染成五顏六色的白色上衣與七彩繽紛的臉頰、 在Hay Book Festival 聽講座、逛書店、看小鎮、吃美食、讀詩,度過了暖洋洋的一天、跟排球隊去比賽時開心地呼喊、互相打氣、吃麥當勞的幸福、體驗穆斯林齋戒月又餓又痛的肚子、和同學們在Day room畫Hanna聽音樂聊信仰的夜晚、Project Week (每年學生們可以選一個主題去執行一個為期一週的計畫,其中包括去船上度過一週、自己去爬山露營、蓋太陽能板等等的計畫)在10幾度的低溫下跳海游泳、溯溪的刺激、因為24 Hour Race跑了30公里起的大水泡與凌晨爬起來跑步的無奈、趁著週末有空跟同學Ilhaam去附近的小鎮Bridgend的小旅行、18歲生日時一群人在半夜走進讀書室給我的花束、祝我生日快樂、唱稻香給我聽、送我一整本卡片、為了準備考試苦讀時相視一笑的瞬間、沒日沒夜地為了年終考試讀了一整個月的書後拿到好成績的喜悅、考完大考後和東亞人們一起去Cardiff吃想念的韓國料理的一天、和好友Sofia在讀書室分享心事到凌晨的幸福、在畢業典禮前夕的狂歡與痛哭、看著心愛的學長姐們畢業離開校園時流下臉頰的眼淚與熱淚盈匡的眼睛、在太陽下吃飯聊天笑到肚子痛的回憶、偷偷跑去其他人宿舍看電影聊天的興奮。有好多好多數不清的時刻,都讓我明白這裡已經不在是校園,而是歸屬地、是承載回憶的地方、是創造無限可能的城堡、最重要的:是家。

     

    有好多好多數不清的時刻,都讓我明白這裡已經不在是校園,而是歸屬地、是承載回憶的地方、是創造無限可能的城堡、最重要的:是家。

    左:去愛丁堡旅行,右:學校Holi慶祝活動

     

    左:18歲慶生,右:學長姐畢業前夕野餐

    三、當然,又是跌倒與站起來的循環

    [思鄉、挫折、失望]

    「生活就像是個心電圖,總是有高有低起起伏伏地在前進。如果它不再有高低起伏,表示你死了。」,經歷了這學期將每天的生活變得多彩多姿又緊張刺激的高速運轉AC雲霄飛車後,更能夠親身感受這句話的意思。

    原本以為經過了第一個學期的磨練,自己能變得更勇敢而堅強,更能面對迎面而來的挑戰,卻發現UWC永遠有不同的難題與挑戰等我去克服。

    首先第一個需要的克服是第一個沒有家人的農曆過年。身為一個每年農曆過年都可以打麻將、吃年夜飯、玩刮刮樂、旅遊、聊天、吃阿嬤煮的飯的幸福小孩,一個沒有這一切的農曆過年絕對是一大難關。還記得在大年夜時雖然身邊有朋友圍繞著一起包餃子吃火鍋,卻還是抵不過心裡強烈的孤單和想念。回宿舍後是止不住的空虛與孤獨,看著手機上朋友們一則一則慶祝過年的動態與貼文,唯一能夠安慰且陪伴自己的是一盒來自台灣的蛋捲和無處安放的春聯。也只能用打掃房間的方式去轉移自己無法治癒的鄉愁。

     

    看著手機上朋友們一則一則慶祝過年的動態與貼文,唯一能夠安慰且陪伴自己的是一盒來自台灣的蛋捲和無處安放的春聯。

    左:過年做餃子,右:年夜飯

     

    由於在宿舍裡的學長姐總是講話大聲又頭頭是道,自己其實很不喜歡在宿舍會議裡說話表達自己的意見。不過久而久之就演變成時常自己的意見不被尊重、不被聽見、不被重視的情況。以前在台灣總是能夠輕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我,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做被忽視、被看輕。

    努力想要替難民營做些什麼而奮力地做了許多教英文的簡報、希望可以訪問難民的問卷、希望可以幫助到難民們的教材,結果卻因為身處在寄宿學校的限制與大人不願意聽取小孩的建議的因素而白費了所有精力,到最後還是回到只是每週顧小孩當保姆的位置。這些挫折與否定讓我意識到要在UWC外的世界推動改變是多麽地的困難,要堅持自己的信念是多麽地不容易。

    即使在這個注重永續與和平的學校,還是有許多令人失望的時刻,包括學生在學校群組吵了好幾天是否廢除週一素食日、完全沒有實質意義只有紙上談兵的駭客松、學校因為「Safeguarding issues」禁止學生出版花了好幾個月準備,紀錄我們學校學生生命故事的書、喝醉酒的學生在荷蘭皇室面前幾乎毫無準備地表演、好幾個人在一個聚會中喝得爛醉差點被送去醫院的夜晚、還有很多原本以為這麼有理念的學校不應該發生的事。

    在這些挫折之中,影響我最深的還是三月舉行的Peace Council 主席選舉。學校的Peace Council是一個致力於提倡學校裡對關於衝突、戰爭、平權、歷史、政治等議題討論的學生組織。對於一個熱愛國際政治與人權議題的我來說,Peace Council 不僅僅是我來到這裡的原因,也是我願意付出所有去努力經營的團體。所以當Peace Council開放一年級生參加主席競選時,由於受到很多身邊的人鼓勵與支持,自已也由衷地相信一整年來為學校付出許多和「和平」相關的事物有被大家看見,我鼓起極大的勇氣、抱著滿心的期待與決心報名了選舉。但是在最後,卻以僅僅個位數的票數之差輸了選舉。對於一個將自己的自信建立在他人的肯定的我來說,沒有比這個更痛心、更令人絕望的結果了。得知結果後,心裡是憤怒、難過、失望、自我否定、懷疑自我價值、寂寞、不甘心的心痛以及撕心裂肺且持續好幾個小時的哭泣。心裡知道自己如果選上能做出多少改變,知道自己能夠為Peace Council多盡心盡力,知道自己能夠成為多麼負責任的主席,不過卻依舊被眾人拒絕了這樣的機會。不過,遇到這樣的事時,才是真的考驗自己是否能夠在困難重重、不被眾人認同的狀態下持續去做自己有熱情的事、繼續耕耘符合自己理想的計畫與付諸行動。我們都希望自己能變堅強,但背後所需的力量和必經的難受是那麼的巨大。所有告訴自己要重新站起來的道理是那麽的簡單,不過真正要讓自己轉念與實踐這些理念需要好大的勇氣。在這些心碎的過程中只能再次提醒自己,就是這些心碎與悲痛才能幫助我成長。由於AC的生活從來不會為了你而停下來、更不會因為你而減少任何課業壓力與課外活動,自己只好經過一個晚上的痛哭後擦乾眼淚,迎接相信一切會更好的明天繼續走下去、並且努力將心中依舊想為和平努力的熱情轉為繼續向前的燃料。一直到現在我也還努力抱持著:「即使受到挫折、不被他人肯定,也要繼續做自己喜歡且堅信的事,因為如果真的熱愛著的話,無論如何都要全力以赴才夠意思吧!」的心態。

     

    我們都希望自己能變堅強,但背後所需的力量和必經的難受是那麼的巨大。所有告訴自己要重新站起來的道理是那麽的簡單,不過真正要讓自己轉念與實踐這些理念需要好大的勇氣。

     

    落選後大家送來的禮物

     

    經過這學期後,再次貼身地體會到一首歌的歌詞:「Maybe a hundred bad days made a hundred good stories」

    [面對與領悟]

    在面對為期六個月的學期時,究竟如何面對這樣漫長的學期成為了每個學生必修的學分。在每個枯燥乏味的課堂與讀書的過程中,我漸漸地學會利用每週的「小確幸」去增加自己繼續前進的能量。每週安排一個值得期待的事:可能是一個小旅行、和朋友們看一部電影、跟家鄉的朋友講一通電話、吃一個自己喜歡的零食,利用這些小事將冗長的半年分隔成一個一個值得開心的小時光。

    面對從前每天煩惱的社交狀況,自己也慢慢訓練出了適合自己的心態。之前會希望能夠跟各種不同的人、來自不同國家、背景、文化的人做朋友,這樣才叫「國際化」、才叫做有好好達到當初來UWC對自己的期許。不過現在卻發現所謂的「國際化」並不是指能夠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成為麻吉,而是能夠有足夠對政治與文化的敏感度去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並尊重彼此的不同。漸漸清楚地重新提醒自己來到這邊的初衷:來到UWC是為了遇見有相同理想的人,而不是去討好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挑選朋友時慢慢地忠於自己的心去選擇讓自己舒適、能夠帶給自己力量的朋友們。最後終於在這學期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步調與適合自己的行程與朋友圈,因爲慢慢地發現唯有衷於自己的心才能夠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地方生存下去。

     

    所謂的「國際化」並不是指能夠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成為麻吉,而是能夠有足夠對政治與文化的敏感度去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並尊重彼此的不同。

     

     

    創造自己的舒適圈

    UWC的生活緊湊又豐富,不但沒有沈澱自己情緒的方式也沒時間執著在一些不開心的事,因為所有的事總是像洪水一樣迎面而來且外在的環境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刻。因此,培養出一個能夠和自己和平共處的模式、學會打從心底地愛自己、從自己內心找自信以面對所有的外在因素便成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慢慢地學會愛自己不是喜歡上自己的優點,而是接受那個充滿缺陷卻依舊完整的自己。在練習保護自己時,開始學會了必要的自私,卻也同時要求自己懂得給予他人毫不保留的溫暖、開始接納和東亞人親近的自己。當對自己的情緒感到不知所措時,提醒自己接納這個錯綜複雜的自己,因為這樣才是在用力地活著呀!

     

    慢慢地學會愛自己不是喜歡上自己的優點,而是接受那個充滿缺陷卻依舊完整的自己。

     

    當羨慕他人時,學會不去複製自己羨慕的生活,而是打造讓自己滿意的回憶。學會相信自己的決定並且確信自己不願意用任何一個回憶、一滴眼淚、一次大笑、一個特質、一段過去、一份友誼去交換任何自己羨慕其他人擁有的東西。

    開始懂得在所有小事中找到正面之處以確保自己堅持下去、要不斷地保持著「既然放棄不是一個選項,那就全力以赴地鋪出一條自己滿意的路吧!」的心態。遇到不被選上、被其他人拿走機會的狀況時,不斷地告訴自己:「如果自己是房間裡最厲害的人,就太無聊了。本來就不預期來到這裡一帆風順吧?」以燃起自己要變得更好的決心。

     

    既然放棄不是一個選項,那就全力以赴地鋪出一條自己滿意的路吧!

     

    每次停下來回頭看自己所經歷過的事,都會恍然發覺AC發生的事真的好多好讓人措手不及,甚至來到這裡才發現許多自己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情緒與複雜的情感。在面對這些情緒時,也對自己有了更多新的認識與理解:面對長期的思鄉才發現想念這件事可以變成基本設定、開始慢慢地習慣將對台灣的思念變成一個一直放在心底但不影響生活的心態、原來自己需要時不時地在陽光下睡著給心靈充電、原來自己需要定期地和朋友們訴苦以清空自己的煩惱、原來與朋友相互支持的狀態可以帶來這麼多的力量。學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與消化不了的心情:或許是一首歌、一個零食、一個Youtube頻道、一個朋友、一個擁抱。不過,即使有那麼多幫助我的工具,每當我以爲我搞懂了、想通了、明白了、適應了的時候,AC永遠有辦法創造新的難關與挑戰等我去克服

     

    左:Project Week去溯溪,右:考完試後和東亞人去吃韓式料理

    [愛上這裡]

    雖然生活依舊在許多不確定與挫折中度過,這學期還是長出了許多對這個地方的喜愛。

    隨著每天越來越長的日照時間、越來越溫暖的天氣,在這裡的生活似乎也一點一點地迎來生機、能量、與希望。有一天在讀書室讀書時突然心中有一股暖暖的感激,突然很感謝爸媽讓我有機會讓我來到這間學校。有好大的舞台等著我去發揮、有充滿支持與肯定的人們幫助我去完成想要的計畫、有豐富又多元的資源讓我去探索新事物、有隨時能啟發我讓我看見很多人生可能性的人生故事、有許多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在這個巨大的世界裡將渺小的自己生活得更精彩的機會、有不僅僅是種族而是社會階層的多元化。我真的完全愛上了這個讓人覺得改變有可能、個人的行動能夠有成果、心裡的信念能達成的學校。

    深刻地記得有一天早上起床走出宿舍時,暖洋洋又溫和的太陽照在臉頰上、清新的空氣裡伴隨了草香與早晨的露珠、一切都很寧靜。我深吸了一口氣看著大海的波動,意識到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裡的生活與人事物。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想像不在這裡生活的日子。這裡有許多多采多姿的事物等著我去探索,對於總是在尋找新奇事物的我怎麼能不愛這樣瞬息萬變的生活呢?

    不過這不代表自己正過著心目中完美的生活。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自己全部被填滿的生活,突然開始哽咽,我才發現自己對於沒時間當個發瘋做傻事的「青少年」還是抱著遺憾與難過。不過仔細想過後,心裡深刻的知道,如果要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現在的道路。

    實在無法用三言兩語描述AC如何改變我,但能用一股打從心裡的微笑訴說我有多幸福。也謝謝將這篇文章看到這裡的你,聽我分享這半年來的點點滴滴。

     

    左:最後的週末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右:宿舍的野餐聚會

    [給自己的期許]

    最後,在這裡寫下給自己期許:要永遠懂得知足於自己現在享有的資源;要永遠懂得欣賞與擁抱自己經歷過的大小事;要永遠懂得知足於自己的文化;要永遠要懂得知足自己擁有的運氣;要永遠不知足於了解其他文化,因為文化是足夠用一生去了解的課題;要永遠不知足於自己做過的善事,因為世界還有太多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要永遠不知足於自己看過的世界,因為世界真的好大好大;要永遠不知足於自已已經克服的難關,因為不再困惑的狀態是停止成長的線索。

     

    不再困惑的狀態是停止成長的線索。

     

    2023/07/17 。台灣。

     

     

    Read More
  • April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20/03/23, by Web Editor

    UWC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社會,並透過親身參與的方式了解複雜的社會問題,而UWC各校也會積極提供學生相關機會。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們英國分校April(鄭宇彤)的反思。

    致力於教育來自英國民眾大屠殺的歷史與課題的非營利組織Holocaust Education Trust 每年提供UWC英國分校兩位免費的名額,到位於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了解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其中包括認識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與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的壓迫、集中營倖存者的故事等。而April很幸運地備選中。

    「在台灣體制內讀書時,猶太人大屠殺只是簡單幾行的人事時地物介紹與幾個驚人卻充滿距離的死亡人數統計。六百萬猶太人死於大屠殺。這到底代表什麼?為什麼是猶太人?整個事件對歐洲帶來什麼影響?事件發生後人們、政府與社會又如何面對這段血腥的歷史?現代的人又能從這個歷史事件學到什麼?這些問題都是台灣的歷史課堂中不曾探索的,而我也抱著這些問題,踏上了這趟回到過去的旅程。」

    讓我們一同透過April的反思,了解身臨其境的歷史教育,對臺灣學子的意義與影響吧!

    「今天你們站在這裡見證納粹犯下的的殘酷與現實,這也讓你成為了大屠殺的見證者並且背負了將這裡的歷史銘記在心並傳承下去的責任」

     

    一位在奥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 的解說員說道。

     

    奧斯威辛集中營入口

     

    2/28 這天,與過去17年來在台灣紀念228事件不同,我去見證了在世界另一端並影響整個歐洲的歷史事件: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

    大西洋書院在這學期提供了整個年級兩位學生免費參加由 Holocaust Education Trust (致力於教育來自英國民眾大屠殺的歷史與課題的非營利組織)提供的了解猶太人大屠殺課程,其中包括認識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的歷史與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的壓迫、集中營倖存者的故事分享、飛往位置於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納粹設立最大的集中營),而我幸被選上因此拿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

    在台灣體制內讀書時,猶太人大屠殺只是簡單幾行的人事時地物介紹與幾個驚人卻充滿距離的死亡人數統計。六百萬猶太人死於大屠殺。這到底代表什麼?為什麼是猶太人?整個事件對歐洲帶來什麼影響?事件發生後人們、政府與社會又如何面對這段血腥的歷史?現代的人又能從這個歷史事件學到什麼?這些問題都是台灣的歷史課堂中不曾探索的,而我也抱著這些問題,踏上了這趟回到過去的旅程。

    🔺內含暴力、屠殺、歧視、折磨等等可能造成不適的內容,請斟酌進行閱讀。

     

    將猶太人像動物一樣送到集中營的火車

     

    [階段一:學習歷史]

    在前往波蘭之前,Holocaust Education Trust提供了許多關於大屠殺的手冊和線上課程,讓我們對於大屠殺的整個時間線、歷史、源起、規模有更好的了解。因為大屠殺的歷史冗長又複雜,就不在這裡一一解釋,不過我想分享我在台灣時抱有對大屠殺錯誤的了解以及它們如何在這次的體驗中被推翻。

    < 猶太人大屠殺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他們很有錢?>

    以前在台灣聽到的解釋時常是納粹看到猶太人太有錢產生嫉妒,因此以壓迫他們的方式拿到他們手中的資源與財產。不過其實反猶太主義早在羅馬時期就已經產生,隨著新約裡寫下是一位猶太人為了錢而殺害耶穌開始散播。由於歐洲的思想、文化與價值觀深深地被宗教影響,對於猶太人的反對便成為整個歐洲常見的情況。因為土地被奪走、被禁止從事手工藝,所以猶太人只好改往進行交易、借錢等等的行業,而在當些行業是被基督教視為不妥當的。因為這些種種原因,猶太人才會被「貪婪」、「愛錢」的標籤鎖在一起,也成為了納粹未來妖魔化猶太人的利器之一。對猶太人的壓迫與歧視並不是納粹才有的產物,也不是只有在德國發生的現象。

    < 納粹是強制奪取政權的?>

    納粹一開始只是一個擁有少數支持的極右黨派( 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是一直到經濟大蕭條後納粹才開始透過他們的媒體宣傳 (Propaganda)、打國家社會主義的標語才透過民眾廣大的支持與選舉拿到政府的掌控權。因此,納粹的崛起並不是一小群人的錯誤,而是廣大民眾的無知助長而成的。

     

    納粹的崛起並不是一小群人的錯誤,而是廣大民眾的無知助長而成的。

     

    < 納粹從一開始就打算屠殺猶太人?>

    雖然希特勒一開始就對猶太人有非常深的歧視與痛恨,視他們為較低等的人類並且企圖統治德國,不過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這樣大量的屠殺猶太人。對於猶太人的壓迫是一點一點堆積而成的:1933的 Law for Reconstuc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s 禁止猶太人在政府工作、奪取他們手中的政治權利;1935年的 Law for the Protection of German glood and Honor 禁止德國人與猶太人結婚、進行性行為,猶太人正式成為次等公民;1938年的Decree on the Declartion of Jewish Assets 開始奪取猶太人的財產;1939–1940年強迫猶太人的移民;一直到最後1941年的 Final Solution 才演變成我們所知道的毒氣室、奴隸式的集中營等等的酷刑。是民眾一次又一次的讓步與納粹一點點的推進造就了大屠殺。這段歷史也更讓我認知到,對於一個種族的壓迫、歧視、剝削時常並不是一天而成的,而是隨著我們日積月累的默許與忽視一點一點建立成的。因此對於歧視的零容忍更是阻止歷史憾事再次發生的關鍵。

     

    對於一個種族的壓迫、歧視、剝削時常並不是一天而成的,而是隨著我們日積月累的默許與忽視一點一點建立成的。因此對於歧視的零容忍更是阻止歷史憾事再次發生的關鍵。

     

    < 被迫害的只有猶太人?>

    在當時同性戀、殘障者、吉普賽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其實都會被納粹送去集中營屠殺、當強迫勞工。雖然Holocaust這個詞彙是專門指猶太人的受害者,不過當初也有很多其他的族群也被納粹壓迫。

     

    < 只有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

    納粹之所以能夠殺害600萬個猶太人,是受到了來自歐洲各地的協助才有可能做到的。在二戰期間德國佔據的領土包括我們現在知道的挪威、荷蘭、比利時、希臘、法國北部,與德國為盟友的包括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擁有傀儡政府的克羅地亞和斯洛伐克。雖然納粹對於這些國家都有一定的控制,但是能夠將住在這些國家的猶太人送去集中營都是有當地民眾、警察、政府的支持才能夠順利進行的。荷蘭的警察幫忙抓人、匈牙利為了金錢利益的合作、羅美尼亞軍隊一同進行屠殺。就連不是德國的盟國也沒有伸出足夠的援手幫忙:英國大力限制猶太移民、瑞士因為害怕冒犯德國而持續進行交易、漠視納粹的罪行、並將邊境鎖起來。所有當時保持中立的國家都持續和納粹進行金錢上的交易,用從猶太人手中奪取的金條交易。我們時常認為在人權領域進步的大國家都是大屠殺的加害者,而一直到現在依舊有許多歐洲國家拒絕承認當初與納粹的牽連。猶太人大屠殺不是德國納粹的單一罪行,而是整個歐洲共同的歷史創傷與漠視和默許的結果。

     

    猶太人大屠殺不是德國納粹的單一罪行,而是整個歐洲共同的歷史創傷與漠視和默許的結果。

     

    這些歷史知識都讓我更近一步了解大屠殺的來源,同時也幫助我重新審思如何在看待這段歷史並且阻止相同的事再次發生。

    [階段二:參觀集中營、階段三:倖存者故事分享]

    雖然在出發之前早已做好參觀集中營會是個沈重且嚴肅的體驗,但是真正到了現場那種凝重的衝擊依舊是無法用三言兩語描述的。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猶太人留下的個人物品展覽。

    <死亡人數不是統計,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隔著玻璃窗是一個個被寫上不同的名字、出生年月日的行李箱,是一副副圓框方框的眼鏡,是一雙雙五行六色大小異同的鞋子、是一架架是一個個別具風味的鍋碗瓢盆,是一搓搓被剃下的頭髮與橡皮圈。藉由這些物品,以前在課本上的死亡統計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一位一位活生生具有個性、品味、記憶、感情的人們。

    左:殘障者留下的器具。右:被屠殺的猶太人留下的鞋子。有大人的、有小孩的、有幼童的。

     

    <盡可能地剝削與效率地屠殺>

    整個集中營運作的方式與設計的樣子只有一個目的:盡可能地剝削與效率地屠殺。有疾病、懷孕、殘障、太幼小的人一律進到集中營後馬上進入毒氣室,因為他們並沒有「生產價值」。透過在猶太人抵達時演奏音樂讓他們放鬆而避免反抗,在進入毒氣室前欺騙他們是要「洗澡」而增加效率、叫他們在行李箱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讓他們誤以為能夠再次拿回隨身物品、告訴他們洗澡完後就可以有食物吃以讓女人小孩們快速地進入毒氣室、使用能夠在最短時間燒最多屍體火葬機器(Crematorium ovens)、將從猶太人手中搶來的物品與金錢發送給德國民眾、把剃下的頭髮做成毛毯、皮膚做成香煙盒

     

    留下的鍋碗瓢盆

    就算能夠「有幸」不被送進毒氣室,當強迫勞工的環境也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力。每天只接受500大卡的熱量(正常成人的需求是1500大卡左右)、一萬五千到兩萬人共用的廁所且每天只有20秒的時間解決自己的需要、給予每個勞一個號碼以去個人化和去人性化等等無法簡單用「非人道」這個詞形容的手段。

     

    離開前我們用點蠟燭的方式紀念死者

    <倖存者故事分享>

    Holocaust Education Trust 邀請了一位大屠殺的倖存者分享他的故事,其中讓我留下最深的感觸的是他對一位問我們如何持續紀念這個歷史事件的學生的回覆。他告訴我們:「我們都乘載了將這個恐怖卻重要的記憶傳承下去的責任以確保相同的事不會再次上演。請你們記得,當你選擇沈默,你幫助到的不是受害者而是成全了施害者」

    我們都乘載了將這個恐怖卻重要的記憶傳承下去的責任以確保相同的事不會再次上演。請你們記得,當你選擇沈默,你幫助到的不是受害者而是成全了施害者

     

    毒氣室的入口

     

    [階段四:記憶傳承]

    在學了這麼多關於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後, Holocaust Education Trust 要求每位學生草擬一份「Next Step Plan」,以把我們學到的東西轉換成影響力去教育更多人。經過和我們學校的猶太人與以色列同學討論後,決定在Israeli Holocaust Memorial Day 這天舉辦紀念活動,邀請倖存者來到我們學校分享故事,以把我體驗的經驗帶給更多我們學校的學生們。

    [我的反思]

    回到學校後,許多同學問我去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驗如何?看到這些所有殘酷與痛苦後,發現自己只能簡單地擠出「很有意義」幾個字。

    受到這次參觀集中營的衝擊與感觸後,讓我更重新去審思「學歷史」的意義與台灣的教育體制。

    人們總是說學歷史讓我們能夠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不再重蹈覆徹。不過看著現在許多台灣學校學歷史的方式(記住人事時地物和幾個重要的人物),不禁讓我去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真的能讓學生了解戰爭、屠殺、歧視等等的事件對當時人們所造成的創傷與矛盾嗎?如果沒有深刻的體會當時的恐懼和人們遇到的困境,學生怎麼會對「阻止相同的事再次發生」有強烈的決心呢?當歷史課只教導簡單的幾個年份、人數統計、客觀的事實敘述,而不是不同事件中人性化的一面:複雜的情緒、糾結的感情、矛盾的關係、互相衝突的社會角色、人性的光明面、困難的抉擇等等的元素放入課綱裡,這樣還算是學歷史嗎?還是只是一個一個與現代斷連結的知識?我們又怎麼能夠期許學生們能夠真正感受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呢?

    Holocaust Education Trust 簡短但精心設計的課程和架構就已經足以讓我一個和大屠殺完全不相干的台灣女孩有深刻的感觸與了解,這些組織在做的轉型正義和教育計畫都是台灣很值得學習的。台灣在轉型正義的路上還走得很顛頗,不論是因為政治因素還是社會對這個議題的冷感,都代表在紀念228、白色恐怖等事件上我們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依舊很感謝United World College 給我這個機會去看看在世界的另一端人們是怎麼去面對歷史創傷以及做後續的轉型正義,我也期許自己能夠將這裡看到、學到的經驗與知識分享給更多人,希望可以讓大家更去省思台灣的現況。這也是這篇文章會誕生的原因。

    2023/03/08 英國,波蘭

    Read More
  • 品恩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在UWC的多元環境中生活,學生經常會遇到文化認同及順應的問題。在一個以歐美文化主導的世界裡,在英國校區的品恩是怎麼樣和其他5位亞洲同學舉辦全校性的「2023東亞會議」呢?

    她第三學期的回顧———UWC日記:超越膚色與文化的隔閡,內向女孩也能讓世界看見東亞的美,寫下了辦「東亞會議」的初衷和過程,也記錄下了她在英國UWC一年半的成長。

    UWC日記:超越膚色與文化的隔閡,內向女孩也能讓世界看見東亞的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一年半前剛來到UWC,那個很內向、英文不夠好的女孩?那個無法融入社交、對環境充滿失望的女孩?(相關閱讀:UWC第一學期生活分享

    原以為來到這個聚集世界各地90多國學生、強調多元、尊重與包容的學校,每一個人的文化、信仰、聲音會得到平等對待。

    結果卻發現:歐美,依舊是一切的中心

     

    Photo by Antoine Schibler on Unsplash

    不喜歡party、不習慣喝酒的亞洲女孩,就會自動被當成是無聊的書呆子;不熟悉西方流行文化、沒有能力用英文講笑話,就會自動被屏蔽於社交圈之外;甚至喜歡聽的音樂,也總被覺得枯燥沈悶。

    剛開學有一陣子,我刻意不和任何中國人靠近,碰到台灣人也不喜歡說中文,只覺得很討厭自己身為亞洲人的身分、討厭為什麼從小到大不是在全英文環境下長大。

     

    Photo by Joshua Tsu on Unsplash

     

    可是,雖然極力想掙脫,卻又還是有好多時刻,當看見自己,或是其他亞洲人,總是在團體裡做最多事,卻因為謙虛、因為內斂、因為不像歐美人一樣自信且擅長「說」,所以被忽視、被看輕。

    對於這些不平等,心中總會有好多的憤怒。

     

    好多的聲音告訴我,如果連UWC 都是這樣,如果連身在UWC的我們都助長這些隔閡,世界上的歧視與衝突怎麼可能有消失的一天?

     

    Photo by 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on Unsplash

     

    所以那時的我告訴自己,有一天,也要讓同學們認識亞洲的文化、體驗亞洲的教育與生活方式、看見亞洲的美、欣賞亞洲人的謙卑和韌性,理解,世界不是圍繞著歐美運轉。

     

    十八個月後,這個小小的夢想成真了。

     

    “世界聯合學院2023年東亞會議開幕典禮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Phoenix Conference of the Atlantic College.”

    “典禮開始

    The ceremony is now commencing.”

     

     

    熟悉的中英雙語司儀,搭配著升旗儀式與戲曲表演,隆重揭開了二日東亞文化活動的序幕。舞台上,六個身穿制服的亞洲學生,真的把東亞學校搬來了位於英國的UWC。

     

    班級制度

    我們在習慣了跑班的校園裡,把全校師生分成16個班級,每個班級由1–2位東亞學生擔任導師,帶領大家體驗亞洲獨特的秩序感與團體文化。

     

    東亞學校,上什麼課?

    歷時三個月,東亞學生們精心準備了32個工作坊,內容橫跨:

    1. 文化介紹(中國武俠、風水、韓國恐怖片、日本動漫等)
    2. 議題討論(兩岸政治、香港運動、亞洲歧視、Yellowface等)
    3. 故事分享(移民、華僑、蒙古族、孤兒等生命故事)
    4. 手作美食與工藝(包餃子、搓湯圓、石鍋拌飯、書法、摺紙等)

    藉由這些課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沈浸於關於亞洲的一切,體驗這些遙遠陌生卻無比美麗的文化。

     

    大家一起包餃子

    中國武俠工作坊

    香港反送中運動

     

     

    學習寫書法

     

     

    就連三餐也不放過

    我們和食堂廚師合作,把早餐變成了饅頭。

    午餐則是炒飯、糖醋雞、麻婆豆腐、番茄炒蛋、餃子、青江菜、蝦餅等,甜點更有香港道地楊枝甘露。

    我們站在餐廳門口一一遞給大家筷子🥢

    不只全校師生們驚豔於截然不同的飲食文化,甚至還有幾位亞洲同學因為好不容易吃到家鄉味,而感動得哭了出來。

    運動會

    為了增進班級向心力,我們甚至舉辦了運動會,融入各種充滿東亞元素的運動和遊戲,例如最經典的兩人三腳、踢毽子、大跳繩,或是趣味十足的筷子夾綠豆、老鷹抓小雞等。

     

    經典的老鷹抓小雞

    看著同學們在網球場上賣力的為抓不到小雞的老鷹加油打氣,在表演廳裡小心翼翼的操弄著不聽使喚的毽子,在體育館裡屏氣凝神為場上跳繩的夥伴們大聲數著20、21、22⋯⋯

    這一幕一幕,是合作、是互相扶持、是大家對亞洲文化的接受甚至享受,也是我從未想像能在離家幾千公里外的國度看見的風景。

    筷子夾綠豆比賽

    夜市

    到了晚上,當英國街道早早就已熄燈休店,亞洲的城市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於是,我們當然也要把最經典的「夜市文化」也帶來學校。

    70個彩色燈籠懸掛在空中,襯著落地窗外的月色星光,將陳列在攤位上的各國小吃照得令人垂涎。

    氣氛超棒的夜市

     

    糖葫蘆、章魚燒、滷味、珍珠奶茶、驢打滾、辣炒年糕、蕎麥麵、蔥抓餅⋯⋯全部都是由學生們親手製作而成。

    表訂開張時間八點半一到,整個會場就已擠滿了外國同學,爭先出示著參加工作坊獲得的Phoenix money,人擠人排隊買食物的場景,就像真的回到了台灣夜市一般!

     

    夜市Menu(設計者:Anson)

     

    夜市Menu(設計者:Anson)

     

    直擊議題的沈浸式活動

    不過,如果只有吃喝玩樂等活動,或許成功讓同學們認識了豐富的亞洲文化,但似乎和原本想像中「突破隔閡」、「消除歧視」還差了一段距離。

    於是,在活動前夕,我們又決定臨時加碼,設計了三個結合議題的「沈浸式活動」,分別模擬亞洲家庭、學校與職場,讓學生體驗不同場景下的亞洲真實生活。

    舉例來說,我主持的是「亞洲家庭爭霸賽」,將16個班級變成一個個「家庭」,每家選出五個小孩(其餘的人都扮演家長)

    小孩代表參與寫字、記憶、算數、繪畫,甚至是「柔軟度」等亞洲學生從小被訓練的能力競賽。

    贏了,全家排名與名譽上升;

    輸了,家長們則得接受懲罰,象徵當小孩成績表現不理想時,父母在鄰居、同事、親戚面前的顏面盡失。

     

    努力解數獨

     

    藉由這樣稍有壓力,但又有趣好玩的遊戲,讓學生體驗身為亞洲小孩的壓力,理解為什麼亞洲人似乎總更在乎成績一些?又為什麼亞洲人總更追求完美、更在乎他人眼光?

    一切雖然並非絕對,但確實,很大程度源於家庭、學校、整個社會風氣所帶給我們的教育。

    閉幕式

    Conference organizers!

     

    兩天的活動很快就來到了尾聲,褪去高中制服,換上旗袍、和服、漢服等傳統服飾,六個亞洲學生再一次站到350人的台前。

    但這一次,不再緊張、不再膽怯、不再擔心自己的文化是否不被重視、不被欣賞;而是,昂首挺胸,自信堅定地,說出了希望大家留在心中的話:

    “After 2 days, our Phoenix Conference has finally come to an end. This celebration of East Asian cultures has been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for us all, and hopefully for you as well.

    You have seen the pride, beauty, and joy that define East Asians. You have seen that we are not just studious and introverted, but also a product of centuries of rich history, traditions, and customs.

    As you leave this conference, we hope that you have begun to see us East Asians not only as a whole but as unique individuals, and understand…

    WHY WE ARE WHO WE ARE.”

     

    語畢,全場起身鼓掌。

    那是第一次,亞洲文化不被視為無聊、死板,而是多彩多姿、博大精深、神秘美麗,且韻味十足。

    「沒有一個人,該為自己的膚色、身分、文化而感到卑微。」

     

    後記

    整整兩天的活動,就像做夢一樣。雖然看似很短,背後的辛苦與壓力卻龐大得讓人難以想像(畢竟這個活動是UWC全校師生強制參加的兩天正式課程)

    我還記得,一年前在UWC 的我,是個無法站在舞台上說話的人。因為英文、因為自信、因為害怕大家的眼光、因為總覺得自己的氣勢和口條完全不如其他同學那麼厲害。

    甚至,嘗試著想擔任national leader,卻也因為很難在面試時好好表達自己、更沒有勇氣在任何學校活動中擔任領導者的職位,所以失去了機會。

     

    但我很慶幸,很慶幸一年多的努力和嘗試,終於為我帶來了在異地也敢於追逐夢想的自信與勇氣

    而這些自信、勇氣,不僅僅是讓我成為一個敢於站在數百人的舞台上說話、敢於籌辦活動、敢於帶領幾十位夥伴一起前進的人;

    更成為了一個,能夠驕傲的認同、欣賞、展示自己身分與文化的人,讓來自全世界的同學們都能看見台灣、看見亞洲的美。

    「為自己感到驕傲的那一刻,請別忘了曾經跌倒的自己,也別忘了一路上勇敢的自己,然後再微笑,好好的擁抱現在的自己。」

     

    最後最後,也真的非常感謝身邊的夥伴,每個人站在不同崗位確保每個活動、表演和工作坊的品質、每個班級的體驗感,以及背後行政的順暢。

    沒有大家團結合作,就不會有 Phoenix Conference!

     

    東亞family

    Read More
  • April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31/12/22, by Web Editor

    聖誕快樂🎄🎅🤶🎄! 聖誕夜帶來英國UWC April的分享,祝大家節日快樂!

    在從維也納前往法國南部的火車上,嘗試著在七個小時裡,將這四個月以來複雜的情緒和豐富的體驗轉換成文字,卻發現無法用三言兩語描述這四個月以來自己的變化與體悟。回想這學期,絕對是今生最緊湊、最情緒化、又多采多姿的一段時間。

    UWC 是我從國中以來便夢寐以求的學校。第一次聽到這間學校就被它促進和平的理想、多元背景的學生、回饋社會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住。而三年後,自己終於成功申請上這間與眾不同的學校,並且抱著忐忑與興奮的心情踏上了追逐自己理想的旅程。

    在前往英國前,寫下了對自己的期許:

    「希望自己可以不忘自己前往的初衷,記得在台灣這片土地的溫暖與人們,銘記所有自己曾接受的幫助,並且保持著這一切去坦然地擁抱所有接下來的際遇」

    經過了16個小時的飛機後,馬上開始了獨一無二的UWC體驗。在前往學校的4個小時巴士上遇到了來自黎巴嫩和阿根廷的學生,和她們聊了各自的生活、文化、政治與國家。以前在新聞上看到的黎巴嫩大爆炸、阿根廷示威遊行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故事與敘述。

    經過一整天的長途跋涉抵達學校後,便開始為期一個禮拜,每天瘋狂15小時社交時間。

    一到學校便馬上注意到整個學校的國際化: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混血兒、一生中在多個國家居住、在不同國家的國際學校就讀、同時會講三四個語言都是非常普遍的能力。對於從小在台灣長大、爸媽也都是台灣人的我來說,如何在這些充滿色彩與國際化的學生們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變成為了我的第一個功課。

    一、心境轉變

    <自我認同與肯定>

    在這裡,每個人都有非常特殊的故事、擁有多重國籍、精彩的人生體驗、具有特別的才藝,我也時常因為這些光鮮亮麗又自信的人覺得相形失色,覺得自己很渺小、很無趣。後來讓自己稍微能夠度過心坎的方式是開始不斷地問自己:「我願意用我現在擁有經驗去換取他們那些「我羨慕」的體驗嗎?」。時常透過這樣的反思才能夠再次找回對自己的賞識和自信,並且對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感到驕傲。

    <與台灣的連結>

    以前在台灣時,時常會認為國外的教育、悠閒的生活、歷史悠久的環境、開放的價值觀與懂得享樂的文化比自己在台灣的文化好,不過這種「崇洋媚外」的既定想法也在UWC漸漸被打破。隨著生活在以歐美文化為中心的校園、和外國人生活在一起的體驗中,深刻地看到了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與其說變得更加喜歡自己的文化,更接近的描述是認知到文化的差異(像是國外的個人主義vs亞洲文化的集體主義、外國的要有自信vs儒家思想的謙虛等等的),並且從中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產生自己文化的自豪。「要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才會有自信」變成重要的思考模式。

    在一個所有人都不同的環境裡,對於自己身為「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也更深地刻在心裡。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更像「台灣人」了。在中秋節時因為想家所以第一次吃了月餅,以前從來不關注國慶日的我,在這天將青天白日升到學校的旗杆上,以前從不提的佛教徒身份也被我多次搬出檯面。

    當所有身邊的人事物都不是在台灣視為「理所當然」時,所有和台灣有關聯的事物都會變得無比特殊(珍珠奶茶、米、中文、注音、水餃、小籠包、麻糬),而聽中文歌也變成一種療癒自己和與保持和台灣的連結的方式。對於台灣的認同、喜愛、思念、驕傲都在每個自我介紹中滋生,也隨著在這裡的日子變得越來越深刻。看到許多人因爲國際化的背景而產生自我認同危機,我才認知到和一片土地擁有深根蒂固的連結是一種幸福。「台灣人」成為我最深的自我認同,也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中國人的連結>

    有趣的是,來到這裡,也讓我和許多中國人產生了特殊的連結。

    第一次和中國人產生連結時是在一年級露營時(一半的一年級學生在第一個月的月底,一起在一個週末去露營),大家在晚會時輪流用自己的語言唱屬於自己文化的音樂。和中國人一起唱著周杰倫的「稻香」時不禁打從心裡感到欣慰,同時也因為這種許久不見的強烈歸屬感哽咽了幾秒鐘。在這個所有人都擁有不同的膚色、髮色、語言、國籍、家庭背景的環境裡,會讓人更加珍惜跟自己擁有同樣文化的人們,也會讓人更感受到和同樣文化、語言、價值觀的人相處是多麼的輕鬆自在。雖然身為台灣人來到UWC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讓世界看到台灣與中國的不同,但是兩個國家的相似性依舊讓我開始視中國人為在校園中家人一樣的存在。

    除了更加認識自己的文化,也在這四個月中對於外國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跟體會。

    二、「UWC」體驗

    <人的故事>

    當初來到UWC是希望可以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聽他們的故事與理解他們的文化。這四個月裡經歷了無限個因為聽到別人的故事而讓自己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的時刻,在這裡簡單地提幾個印象較深刻的例子:

    在第一次的Peace Council(學校中由學生經營的組織,每週介紹一個跟和平相關的議題。這學期的幾個議題包括:亞美尼亞和亞賽拜然戰爭、伊朗女權抗爭、卡達世界盃人權爭議、蘇格蘭獨立、東南亞移工人權等等的)中便聽到了來自烏克蘭、葉門、黎巴嫩、阿富汗的難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有些人必須要偷渡出國家來到英國讀書、並且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見到家人;有些人的朋友、家人、同學都還每天活在戰火與恐懼之下;有些人是朋友中唯一有幸繼續接受教育的人。以前在冷冰冰的螢幕上的新聞,血淋淋地在我眼前被講述著。看著他們眼裡的淚光,也更讓我感受到這些世界議題和我之間的距離真的沒有那麼遙遠。看見他們一個一個堅強又抱著理想地站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也不禁對他們的韌性與勇氣感到敬佩,同時也再次警惕自己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特權與運氣。我也感到很榮幸能夠在這包容、安全又友善的環境裡遇見這些勇敢的人們,

    在品恩(台灣的二年級學姊)辦的Human Library 聽到有人從小需要幫忙種田養家、因為沒有錢買新衣買書買鞋被霸凌、因為自己的家境被人嘲笑、為了證明自己而用功讀書最後終於爭取到來這裡的機會。一個一個激勵人心又讓人心酸的故事被栩栩如生的講述著,而自己除了感到心疼外,也感受到炙熱的罪惡感正在吞噬自己。自己是生活在多麽幸福,有資源又支持自己的環境,我怎麼沒有嘗試替世界做更多事?怎麼沒有更充分利用自己所有的特權?怎麼沒有更用力地去推動讓世界變的更美好的事?怎麼還在抱怨自己的家庭不好,條件沒別人好?那天晚上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讓我不禁掉了一個小時的眼淚,同時也再次期許自己能夠開始做出更多改變世界的行動。

    同時也有聽烏蘭學生談論戰爭與創傷、庫德族的朋友用詩寫出他對於自己民族被壓迫的憤怒、了解威爾斯學生對於英格蘭的無奈、伊朗朋友對自己國家封閉的自嘲等等的,這些充滿意義又重要的話題時不時會在UWC的日常中出現。

    <有意義的計畫>

    在這間學校,關注環保和永續是一件很酷的事,而不是像在台灣是個丟臉或著會被嘲笑的堅持。學校的Sustainability Council(學校中由學生經營的組織,每週介紹一個和永續發展相關的議題。這個學期的幾個議題包括:非洲的永續發展、東南亞因為氣候變遷被迫離家的人、糧食主權、殖民主義與永續發展等等)也努力在學校推動週一素食日,並且告訴大家「我們學校吃素不是因為我們喜歡,是因為我們是UWC,我們有我們的使命和理想」。這句話也讓我知道自己來到了對的地方,來到了一個有一群人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學校。

    因為希望可以持續做自己來到UWC想做的事-回饋社會-所以我也在整個學期中陸陸續續加入了許多不一樣的計畫。包括Peace Council 的house代表、Sustainability Council 的社交媒體團隊、F21 (由學生組織的組織,致力於改善月經貧窮的問題)主席、下一屆UWC Day 的組織團隊、ALIEM (替難民打造學語言的平台)的課程團隊、24 Hour race(替改善現代奴隸和人口販賣募款)的外宣團隊。雖然我們學校在下午一點就放學了,但是這些不同的企劃填滿了大部分的課外時間。時常會出現忙了一整天沒什麼時間讀書的狀況,不過在做計畫時看到這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都會覺得一切的努力都很值得。

    <有趣的體驗>

    當然,UWC不單單只是做企劃、讀書、聊天而已。整個學校也充滿了青春又熱血的活動,包括:在大雨中進行house(宿舍)之間的體育比賽、在寒冷的12度下海游泳、半夜五點被學長姐挖起來做house tradition。這學期我也和同學們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回憶:特別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去看電影、在Sea front(海邊)唱歌跳舞、坐車去鎮裡買冰淇淋、在難民營和小孩玩、和來自七個不同國家的人一起開始倫敦之旅(包括吃各個國家的料理、和中國學生熬夜聊政治、在廣場和陌生人跳舞、在London eye下聊理想、在China town介紹台灣食物給大家)、躺在草地上欣賞滿天的星星。

    其中一個影響我最大的活動便是11月的剃頭了。對於頭髮非常在意的我原本是完全沒有打算要踢光頭(甚至認為要剃光頭的人瘋了),沒想到在當天看到身旁的朋友一個一個快樂地把長髮剃掉後,自己也下定決心要加入他們。由於UWC真的可以算是 once in a life time的體驗,所以自己也覺得想要做一些挑戰自己的選擇。剃了光頭後對自己的不自信被迫自己重新定義自己、找到不一樣且更穩固的信心基礎。有更深刻地體會到AC或許就是一個找自己的旅程、也是重新思考想用什麼定義自己、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好機會。

    三、震驚與不適應

    <對國外文化的震驚>

    從小小的生活細節中都可以輕易地感受到文化的不同。例如:在課堂中,老師問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是每天的上課日常。還記得一開始我以為在台灣算是活躍的我應該也可以成為課堂中積極的學生,並且持續用台灣的模式(老師問問題後學生先和老師乾瞪眼3秒鐘,老師東張西望2秒鐘,我再舉手回答問題)就可以順利地進行問答環節。沒想到在這裡,老師只要一問問題大家便會踴躍地舉手和回答(都是4、5個人起跳),接著馬上就輪到下個問題了。大家都有條有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也不害怕自己的回答是不「標準」的答案。一開始會被大家有自信且急迫表達自己的熱情嚇到,同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但過了一陣子後就習慣了這樣活躍的課堂,同時也更深刻地體會到國外互動式的教育模式。

    <掙扎>

    當然,如果沒有不適應和失落,就不是UWC體驗了。

    英國的UWC是一間非常以歐美文化為中心的學校,學校的學生也以歐洲人居多,或著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從小在當地的國際學校長大的。對於歐美文化只有一些接觸的我常常會遇到大家聊的明星、流行樂、電影、影集、迷因、笑話我一個都沒聽過的狀況。當無法和人簡單地產生共鳴、找到相同的話題時,要融入大家就變成了需要額外花力氣去努力的負擔。有好幾個夜晚都被沒有歸屬感的焦慮與害怕留下壞印象的恐懼盤據,同時也害怕自己沒辦法做到來到UWC希望和不同人交談的目的。

    UWC真的像照妖鏡一樣把自己所有的不安全感、焦慮和渴望都顯現出來,而我也還在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負面情緒與身體的需求跟極限。在一個完全沒有家人可以依靠、沒有自己的空間可以沉澱(學校四個人一間的宿舍是完全沒有間隔的)的環境下,如何獨立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況也是一大挑戰。

    每天都不斷地在課業、社交、做計畫之間拉扯,不知道到底把重心放在哪邊未來的自己才不會感到後悔。

    看著家鄉的朋友快樂地與身旁熟悉的人度過最後的高中生活、替青春劃下美好的句點,我卻還在異國他鄉努力去融入身旁陌生的人們。

    由於巨大時差的關係,這邊的一下課就是台灣的就寢時間,所以能夠和家人朋友講話的時間少之又少。學校非常多的學生的家人都是在歐洲居住或工作,所以時不時能夠看到同學們和家人見面相擁的畫面。雖然自己能夠看到在手機上小小視窗裡的家人,但始終明白還要漫長的好幾個月後才能和他們重逢。

    在UWC當然也有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例如整個學校非常強烈的派對、喝酒文化、時常非常具有UWC Value的活動只有不到1/10的學生參加、大部分的人在學期開始一個月後就開始將自己封閉起來停止認識新的人、大家將難民的經歷當作習以為常的故事、永遠只有幾個人做事的分組報告、每個晚上宿舍水槽都會堆滿大家沒清理的碗盤、日常的對話依舊只是淺淺的對話、明明去難民營卻沒有可以實質幫助他們的方式。這些不同的挫折都讓原本對於UWC擁有非常高的期待的我感到很沮喪,也同時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感到失落。

    不過,慶幸的是我有幾個很好的朋友能夠聽我訴說我的不適應和掙扎、分享大家共同的經驗。時常聽了大家的感受,發現並不是只有我在經歷這樣的痛苦時才鬆了一大口氣。「有時候顯示自己的脆弱與難處反而能為身旁也在掙扎的人帶來勇氣與安心。」變成了最大的體悟之一。

    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孤單和怕無法融入的恐懼。同時也努力在每個快要失去勇氣的時刻提醒自己前往的初衷,並且期許自己不盲目的跟隨學校裡的潮流。在無限個感到難過、沮喪、無奈的時刻告訴自已:沒有現在的思鄉、孤獨、惆悵、無奈就不會有未來的自我成長和脫胎換骨。堅定地相信每次的崩潰與流淚都會造就更完整的自已。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韌性和面對自己的情緒的技巧都被思鄉與被迫建立的勇敢給逼了出來。

    總結來說,這是個由新奇的體驗、豐富的情緒、無數的歡樂與淚水交織成的第一個學期。很期待繼續看見自己在未來的UWC時間裡的變化,期許自己有力量與韌性去面對等著我的挫折與失望,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繼續保持著初衷走下去。

    可能是 9 個人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小孩、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1 人、站立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一或多人的圖像

    未提供相片說明。

    Read More
  • Sabinna 英國 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13/09/22, by Web Editor

    數月前從英國UWC畢業的Sabinna總結她在UWC兩年的精彩時光。

    我畢業了。

    一個月前,我和36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和學弟妹在城堡的光影下道別。

    兩個月前,我坐在體育館裡臨時架設的桌子前,和其他政治課同學們振筆寫著IB大考申論題目。

    三個月前,我和其他三位東亞學生leaders籌辦了近一年的東亞文化晚會搬上了舞台。

    六個月前,我最後一次以學生的身分回到學校。

    一年前,我和同學們在台下看著學長姐們畢業。

    兩年前,我拖著兩隻沈重的行李,頭也不回的踏上這趟旅程。

    好像從我踏出第一步開始,我就不斷的在失去時間。每看一次夕陽,就少一次在城堡的午餐。每過一個節日,就少了和朋友相處的機會。每放一次假,UWC就又少了一點點。空氣裡的躁動一再的提醒我身邊的事物並非永恆,而我在過去兩年所習慣的一切也將要隨著夏天的到來而改變。

    大考前夕,理應為了考試而緊張的大家卻因為要畢業了而沒有心思擔憂考試。我也一樣。我看著熟悉的房舍、草原、城堡,羊群仍然故我,太陽依舊任性,浪頭還是高漲。我在這裡停留的時間太短,卻也剛好夠激起屬於我的浪花。

    我的母校師大附中很喜歡在畢業時引用詩人羅智成所說的:「原先只是一所中學,最後卻成為故鄉。」我想這用來形容AC也不為過。而這句話同時也呼應了威爾斯文裡的一詞”hiraeth”,英文無法直接翻譯,大意就是無法回到的故鄉、不再屬於自己的家、或是已不再存在的地方。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在某個晴朗的午後、躺在某間宿舍的床上,請刺青師朋友幫我們把這個詞刺在了手上,為的就是不忘了彼此、和此刻屬於我們的這裡。

    我想我是很幸運的,這輩子沒有一件事是做第一次就成功。因為這樣,面對挫折如我來說就是日常,失敗了不等於我就失去了價值,也不代表我所相信的世界會因此瓦解。考試成績不好就內省、社交不要感到挫折、生活不順學會改變。這是我給自己的約定。我身邊的人最常問我是如何做到的。如何兼顧學業、社交、睡眠,如何參加學校大大小小的活動,如何認識各式各樣的人而不怕被拒絕,如何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為那樣閃閃發光的人。

    事實是,我真的不知道。

    我發誓過,來到UWC,我要讓每天的日出令人興奮、日落令人留戀、就連雨天也充滿驚喜。所以我把我的世界妝點成我喜歡的樣子,即使再累我也能笑著走完。也許是這樣子的動力,讓我無意間也成為了那種因為熱情而發亮的人。我每天堅持用中文寫日記,把當天的快樂留在紙上、悲傷隨夜晚放掉。不知不覺就這樣寫了快七百篇。這兩年的生活充實,我也無悔了。

    現在的我在從維也納通往布達佩斯的火車上。我和朋友們半開玩笑計劃的畢業旅行真的成行了。在多瑙河畔騎著腳踏車、葡萄酒園裡的午餐、土耳其浴場的桑拿,朋友如當地嚮導般帶著我們在小巷和小吃店間穿梭著。這是UWC給我最好的畢業禮物,一輩子的回憶,和能一起闖天下的朋友。

    最後,我想引用某個在維也納的山坡上看星星的夜晚,我和朋友們的對話。

    「如果有來世,希望能再與你們共度這兩年。」

    「如果平行宇宙真的存在,我希望每個宇宙的我們都能在這裡相遇。」

    Read More
  • 黃品恩 英國 UWC 第二學期心得分享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品恩去年從北一女畢業,帶著想改變社會的熱忱前往英國 UWC。本來躊躇滿志的她,卻在社交、課業和課外活動上掙扎。那她是如何走出種種陰霾並找到自己的呢?一起來讀品恩的第一學年反思吧!

    「雖然真的經歷了很多失敗,雖然一路上常會懷疑自己是否不會有找到出口的一天,也雖然,即便走到學期最後,或是未來,挫折也還是會經常將和煦的陽光藏在烏雲身後,讓人失去勇氣和希望。

    但親愛的品恩,無論如何,請永遠別忘了屬於你的這份『相信』,相信一切都會走向更好。

    因為是真的,努力的妳,一定會因為這一路的風景,而不斷不斷地,去長大,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還記得上學期剛來到UWC,那個不適應新環境與文化、在學校沒有存在感被當成幽靈(Ghost)、挫折又無助的我嗎?(詳見:UWC第一學期生活分享:夢幻學校下最真實的記錄

    這學期,5個半月,164天的日子,我花了好多時間努力去調整那個封閉的自己、努力去讓UWC不是只有課業和那些「該完成的事」,而是充滿著課外活動、認識更多人、更多文化和議題等,這些我出國「真正想做的事」,讓UWC生活更接近我理想的樣貌。

    不過,一切並非這麼容易。堅持了好久,卻始終沒有進展;任憑我再怎麼努力、不放棄、遇到困難重新調整自己,似乎依舊都沒有轉機。

    當投入大半心力的project看不見任何成果、當參與社交依舊被當成空氣、當原本就負荷不來的課業逐漸將我吞噬、當身體無情的抗議、當生活逐漸只剩壓力……每一次跌倒後,再站起來,卻又再跌倒,真的讓我好想好想放棄…

    我不斷質疑著為什麼我已經這麼努力了卻還是沒有任何成果?質疑著自己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條路?質疑著這兩年對我人生而言究竟意義是什麼?

    最後發現:

    這些堅持、嘗試、努力的過程,本身就為我帶來了莫大的意義。」

     

    圖 / 羅雋甯

     

    一、反思後重新出發,努力讓生活不只是課業

    時間回到2022年1月,當時剛寫完第一學期的回顧,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我寫下了對自己的期許:

    「勇氣就是,即便身處在現實桎梏下,依然努力保持清醒,不忘初衷。」

    我告訴自己即便課業壓力再大,或取得好成績再誘人,如果那對我並非真的重要,我應該要學會取捨、去專注於自己為何而來,而不被現實與環境牽著走。

    帶著這樣的決心,開學之後,課外活動真的變成了我課後生活的重心。

     

    參加學校的 Holi festival(印度教節日)

     

    1.社交:努力認識身旁各式各樣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也讓大家更認識真正的我(我不是一個封閉、只讀書的人!)

    首先是社交:以前我根本不喜歡在人擠人的學校食堂吃飯,總是拿著保溫盒裝食物回宿舍;這學期前半段我卻是三餐幾乎都會去找人一起坐或加入人群,甚至連短暫的下課時間也都鼓勵自己去「挑戰」。

    除此之外,相較於上學期我因為經常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英文不好,而不敢參加活動、爭取職位;這學期我幾乎任何有興趣的活動都鼓勵自己盡可能嘗試。

    例如:這學期我主動申請擔任 PeaCo Monologue(和平議題故事分享活動)的講者教練,用説故事的專長幫忙講者整理自己的故事;而對社會創新有興趣的我,也參加了連續24小時的 Hackathon(黑客松),高強度的搜集資料、討論、規劃提案,甚至即時準備簡報pitch。

     

    參加 24 小時 Hackathon

    不過,一切對我來說依舊不容易。還記得剛開始大家因為對我上學期的印象已定,明明我加入了圍起來的大圈圈,左右的人卻會無意識的轉向另一邊,可能覺得我不容易聊天吧。

    我常常遇到打擊,常常感受到難以融入,常常體驗著被當成空氣、想加入卻完全沒有縫隙的感覺。我討厭著自己內向的性格、討厭著自己聊天總是過於認真、無法輕鬆的特質、討厭著那個天生就不那麼主流的自己。

    儘管如此,強大的意志力還是讓我不斷不斷堅持。對那時候的我來說,只要成功和多一個人聊天,一整天就值得慶祝,甚至任何深夜派對、聚會我也都要求自己參加,試圖把握每一個大大小小能讓人意識到我的存在的機會。

     

    Subconti Conference(南亞文化主題活動)

     

    2.Project:挖掘UWC學生們充滿價值的生命故事,將這些故事錄製成影片分享給世界各地的青少年。

    除了社交,在project上我也相當努力,每天晚上開會討論到半夜、白天努力行動,成為了我和團隊的日常。

    我們從0開始發想,想著怎麼樣才能讓派對娛樂風氣盛行的校園,也能有更多認真、深層的交流活動;想著怎麼把相當精彩的UWC學生故事分享出去,讓台灣、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也能藉由同齡人的視角和生命經歷,去感受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以及這些學生的勇敢和行動力。

    就這樣討論討論著,最初的兩人團隊一起寫下了滿滿24頁的企劃書。

     

    我們的 Logo(圖 / Nela Cestojanova)

     

    但由於這個project是希望訪談身旁同學們的故事,在一般社交對我來說都還不容易、英文表達都還不完整的情況下,到底要如何進行呢?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但當時因為真的很想執行這個project,在想都還沒想好、設備也都還沒齊全的情況下,我就開始走到哪裡都嘗試著和不同人對話。想當然耳,剛開始一點都不順利。

    因為社交能力的缺乏,光是找到有故事、願意分享的講者都相當困難。而好不容易找到了,卻也因為沒有即時和人深度聊天的能力,只好照著寫好的題目一一訪問;但錄下來的內容卻冗長又不連貫,根本剪不出吸引人的影片。

     

    訪談同學的故事(圖 / 程惟揚)

     

    我們也嘗試過擴大團隊,於是準備了很久很久,辦了一場分享會,找來了8個有興趣的同學。原以為一切就要起飛,大家加入後卻各自忙碌於自己的課業和其他活動中;而每次開會即便我已經事先做足任何可能的準備工作,卻依然礙於我的表達而沒有任何產出和效率。

    就這樣,真的努力了好久,也承受了各式各樣的打擊(英文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領導能力……)一方面不斷在懷疑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到,另一方面卻還是只能一一去調整、加強自己。

    每一天,我不斷努力去抗衡著自己依舊不怎麼能運用自如的英文能力、安慰著高敏感容易受傷的內心、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失敗和想放棄的念頭。真的,每一天都很努力很努力在嘗試,用盡各種方法。

     

    來自2022/1/10的日記

     

    二、硬撐著,失衡的生活Balance

    不過,雖然每天單單投入於課外活動就已經花費相當大量的時間與心力,「課業」的重擔依然沒有就這麼消失。尤其,UWC採用的又是學科困難度極高的「IB文憑」。

    光是像我上學期那樣,幾乎把所有時間全部花在課業,連吃飯、社交等都經常擺在一邊,最後卻都還是表現得差強人意了,更何況這學期還多了許多課外活動。

    可是…又不能就這麼放棄。因為放掉project,就等於放棄了來到UWC渴望實踐的理想;放掉課業,等於上課需要承受莫大的壓力、未來的選擇也會有所受限;而放掉社交,則意味著又要像上學期一樣被當成幽靈。

    於是,隨著報告、考試壓力越來越大,生活就也越來越超出負荷。當時的我,每天都像是欠債未還,又不斷積欠更多債務一樣,每一刻覺得壓力大到快喘不過氣。

     

    來自2022/2/21的日記

     

    「今天的生活…就還是很努力在做事,夾縫中再更努力參與社交…我真的…只能撐下去,沒有任何放棄或休息的機會…」 — — 來自2/26的日記

     

    來自某頁日記的角落

     

    三、終於,徹底失去希望

    3、4月左右是校內各種組織交接職位的日子,每天平均大約會收到10–15封email,介紹著大大小小的組織、project、職務,而其中,最讓我心動的職位是以下兩個:

    1. National Leader

    不同區域的學生代表,以我而言是「East Asia東亞」。除了幫忙負責組織聚會,也會帶領籌辦 National Evening 文化表演,或是爭取學校每年3場的 Conference(全校兩天不上課的主題式活動)。

    雖然帶領近百位學生是我在AC還沒嘗試過的事,National Leader 卻是我真的很想挑戰的任務,因為儘管學校強調「多元性」,但在較為活躍、外向、主流的西方文化下,較為內向、謙遜的亞洲文化依舊經常不受到重視,甚至也會有許多刻板印象或誤解。

    因此,我非常想向學校爭取舉辦 「東亞Conference」,運用有創意、有趣的活動,讓全校更認識東亞文化。

     

    International Show Fisherman Dance(參加日本傳統「漁夫舞」表演)

    2. Peer Listener

    第二個有興趣的職位類似「同學界的輔導老師」,是AC獨有的傳統。每個宿舍會選舉2名學生,接受心理諮商相關的訓練,讓學生們在遇到困難時,有辦法找到能夠理解、幫忙你的對象,說說話、分擔煩惱。

     

    圖 / Unsplash

     

    對我來說,Peer Listener 是我一直以來都很想擔任,也覺得自己適合的角色。即便上學期在宿舍裡沒那麼有存在感,我依然相信大家眼中的我是友善、平易近人的,況且我這個學期也努力參與了很多社交和活動,而為人帶來力量也是我一直相當有自信的事。

    於是我便填寫申請書、準備面試,鼓起勇氣申請了這兩個職位

     

    Photo by Roma Kaiuk🇺🇦 on Unsplash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 —

    「兩個職位我都落選了…!」

    剛開始接收到消息的時候我還很難以置信,National Leader 沒上就算了,因為我畢竟在學校不是一個那麼活躍、突出、善於表達的人;但 Peer Listener 可以說是我相當有自信的角色,而身旁的朋友們也都告訴我「全宿舍沒有比我更適合這個職位的人選了」

    我還記得宣佈結果前,學長姐還特地把我找出去,告訴我「雖然我沒有錄取,但不代表我不好」。那個當下我一點都不難過,甚至心裡還在偷笑,因為我以為他們在惡整我、以為他們只是想要給我一個大驚喜。

    沒想到,宿舍會議上,當錄取者名字一一被唸出,卻始終沒有我的;當同學一一被恭喜,卻只有我在一旁愣愣地拍手著、愣愣地看著擁抱在一起的人群。那一刻,我才發現是真的 —「我真的什麼都沒上…!」

    淚水在眼眶中不停不停的打轉。

     

    Photo by Louis Galvez on Unsplash

     

    落選,是大家都有過的經歷,並不足為奇

    但之所以我會這麼的難過,是因為,我真的已經努力好久了。

    從一月初開學,一直到當時的四月,我沒有放棄過。每一天努力投入社交、參加活動、逼迫內向的自己適應屬於外向者的文化,去學習small talk、去爭取職位、去讓大家看見我存在的身影。

    我克服自己的不自信、恐懼和完美主義,去觸及很受歡迎的人、去讓同學認識真正的我:是一個想要為社會帶來多一點美好和價值的人。

    而對我來說相當沈重的課業也沒有被我遺忘。

    我扛著這些重擔,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一路上雖然看不見出口的光,甚至連自己是否走在對的方向都不知道,我依然不斷地向前、不斷地摸索和嘗試。

     

    圖 / Unsplash

     

    但是這麼努力的結果,卻是,依舊沒有辦法被認可、被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扛起一些重要職位的。

    「為什麼我努力了這麼久,但上學期給人ghost的印象,到現在似乎還是一樣…?」我忍不住對朋友哭訴著。

    我也知道,沒錄取的原因一定不是這麼的單一,能力也好、團隊適配度也好、其他的考量也好。但那時候已經是四月了,出國已經超過8個月,一想到project依舊沒有任何成果,社交也依然頻頻受挫,我不知道我能怎麼回家,向那麼相信我、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們交代?

    我不知道我還能相信什麼,還能拿什麼去相信,快過完的這個學期還有變得更好的機會?還能拿什麼去說服自己,UWC真的是一個好地方,一個能夠讓我實踐理想、為社會帶來更多貢獻的好地方?

    那一刻我甚至我開始覺得,曾經在台灣所獲得的每一個成就,或許真的都只是運氣好而已;因為在這裡,當真正是自己一個人、一切從頭來過的時候,我發現:

    「我根本沒辦法把任何一件事做好。」

     

    圖 / Unsplash

     

    五、真的不行了,就去旅行充電吧 — 法國巴黎之旅

    不過或許,上天還是對我很好的,讓我在最失意、最想放棄的時候,迎來了整整10天的春假。

    於是我拖著行李,接連搭上了公車、火車、地鐵,再乘著歐洲之星,越過海底隧道,像逃難似的逃離了位於英國威爾斯偏僻小鎮上的12世紀古堡(AC)。

    我來到了浪漫氣息包圍著、讓人一踏入就捨不得離開的法國巴黎。

     

    圖 / 羅雋甯

     

    和好久不見的高中朋友見面,一整個禮拜暢聊著過往的回憶和彼此的生活。我像個小孩一樣的玩耍大笑、慵懶的躺在綠油油的草皮,仰望無邊際的藍天,當然,也沒忘了享受美味得讓人著迷的法式甜點。

    就這樣,在校內日積月累的疲憊與無力感,慢慢被沖淡了 —

    「原來生活其實還是可以很快樂!」

     

    來巴黎找高中最好的朋友旅行

     

    六、充飽電後,為著Finals蓄勢待發

    隨著期末大考將至,假期結束從法國回學校後,排山倒海的壓力再度朝我襲來。

    有別於台灣國高中每學期都有三次段考,IB的平時考試雖然也不少,但真正的「大考」一年來卻就只有期末一次而已,也就是所謂的 Finals。不僅範圍是一整年學過的內容、申論題考試的難度也真的高得嚇人,再加上當時距離考試只剩短短兩週了,我於是終於不得不放手其他事務,專心準備考試。

     

    崩潰的考前複習進度

     

    而隨著課堂上各科老師們開始一一介紹著考題形式、發放著模擬試卷,我才真正意識到一切有多麽不容易

    舉例來說,光是兩個小時的「人類學」考試,除了要先閱讀一份2頁民族誌(Ethnography)節選,還要回答5道申論題,其中,至少三道題都要寫大約「千字」的作文,也就是一場考試下來,通常都是「8、9頁滿滿的手寫卷」跑不掉

    再論難度,讓我頭痛的「全球政治」雖然就只考一題申論題,但難度和 IB 預期的答題水準,卻遠遠超出了我的負荷範圍。

    舉其中一個考題為例:

    一句話的題目,就要寫一整篇議論文來回答。

    我還記得第一次模擬考,老師讓我們事先回家擬大綱。但盯著題目兩個小時的我,卻一個字都打不出來,崩潰得不知道怎麼辦。後來我為此特地請了一天的假,躲在房間努力把大綱「鉅細彌遺」的寫出來,才讓隔天的考試順利在一小時內完成。

    結果沒想到,滿分7分的考試,我只拿到了4分,在班上幾乎是倒數的

     

    圖 / Unsplash

     

    那時候,距離考試只剩10天,我才發現快兩個學期下來,雖然一直都很認真努力在上課、做報告,但我的學習方向是錯誤的,導致最後考試幾乎完完全全什麼都不會。而即便已經事先準備了,也還是達不到考試的標準,更何況正式考試只有短短的一小時。

    不過,雖然真的很崩潰、很挫折,考試在即,也沒時間停留在情緒中,只能趕緊去理解考題、學習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於是,我就這樣每天去問老師、問厲害的同學。

     

    圖 / Unsplash

     

    剛開始,光是課堂上學過的各種政治議題(例如:俄烏危機、中國南海爭議、black lives matter等等)對我來說都很難全盤消化並能夠去論述了,我只好一個字一個句的努力讀著資料、嘗試解釋給同學聽。

    接著,還要去搞懂考題可能包含的各種「政治概念」、「政治理論」,以及「學者的觀點」等等。最後,則是看著考古題、列出大綱、寫出完整的一篇作文。

    不過,即便腦中有了這麼多以上的知識,最後一步還是相當困難,因為光是一個段落就要有「論點、案例佐證、反例、理論、分析、結論」這麼多,一整篇作文則至少寫三段,再加上開頭和結論。

     

    雲端硬碟上滿滿的政治筆記

     

    於是我就這樣每天含著淚水,不斷地練習、不斷地找同學問問題、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論點和寫作深度。

    7分在IB幾乎是難以觸及的頂尖成績,通常每班只會有一兩個人拿到,對我這個英文非母語的人而言更是格外遙遠。不過,在這樣密集的訓練下,最後…我竟然真的做到了!

    從4分,一路進步到滿分7分,連老師都感到很不可置信。

     

    第一次自己順利產出大綱!(圖 / 段必安)

     

    除了政治之外,那兩週的時間,我也同時還有中文、英文、人類學、環境學、數學等其他科目需要照顧。而除了數學,其餘每一科一開始也都是像政治一樣的狀況慘烈。

    例如人類學,從最剛開學我就是班上程度數一數二差的,考試時間內同學們都寫完3頁了,我半頁都還寫不滿,常常哭著交考卷。

     

    Photo by Mojtaba Ravanbakhsh on Unsplash

     

    但可能因為我上課、作業一直都很認真,所以老師也總是很努力幫助我,考前我更是拼了命地讀書、練習。

    而期末發考卷的時候,老師單獨把我叫了出去。

    當下我都快哭了,心想「是不是寫得很糟,需要被約談…?」

    結果老師卻認真的看著我,告訴我,他真的很感動我從上學期寫不出來到現在的進步,他說…

    「我展現出了一個老師最期待看見學生的成長曲線。」

     

    Photo by Aya Okawa on Unsplash

     

    就這樣,我從第一學期明明已經很努力,卻還是只有32/42的成績(我原本還以為不差,實際上才發現是身邊朋友間、學長姐間最差的!),在第二學期的finals進步到39/42,期末的預估成績甚至更高。

    一切,就像奇蹟一樣……。

     

    圖 / 羅雋甯

     

    學習真正的意義

    不過這段準備考試的過程帶給我的,遠遠不是只有成績而已,更是「學習真正的意義」。

    我發現在台灣考試體制下的我,考前擅長的讀書方式就是去「背誦」許多知識、細節,強迫大腦記憶那些明明google就查得到的資料。我知道怎麼做能考好,也總是真的能考得不錯,但也在這樣「背完就考,考完就忘」的過程中失去學習的意義。

    不過,IB的考試不是這樣的。光是記憶知識沒有用,還要能夠將他們「應用」於自己的論點當中,組織一篇有說服力、具批判性的文章。這樣的學習讓我能夠真的去要求自己把課堂概念融會貫通,真的去

    把「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真實世界」以及「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對我來說,這才是學習真正的意義,也是我在IB終於體會到的。

     

    圖 / Unsplash

     

    七、春天來了,一切也都開始萌芽了

    隨著課業的落幕,我又重新把生活重心轉回了一直堅持的project。

    當時距離二年級畢業只剩一週,但因為真的很想多聽聽學長姐們的故事,於是,我和團隊拼了命的用三天籌辦一場「What Makes You Who You Are」的故事分享活動。

     

    第一次舉辦 project 分享活動

     

    短短三天,我們主動去接觸還不認識的二年級、尋找講者、協助整理故事;我們也製作海報、寄郵件到全校email和群組、到處見到人就宣傳;又或是準備點心、申請場地、拜託老師支援、自己嘗試主持活動等,好多好多都是說來輕鬆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容易的「第一次」。那三天,我所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甚至超越當時菸沒綠洲舉辦淨街前的準備。

    然而,一如既往,又再度以失敗作收。

    明明大家已經用盡了全力宣傳,最後出現的觀眾卻還是不多;明明已經盡可能協助講者準備故事,卻因為畢業前大家都很忙,只有少數講者有真正花心思去準備,甚至還有一個活動前一刻才說要退出。

    活動結束後的那個夜裡,我哭到沒有辦法睡覺;隔天上學見到人更是覺得丟臉,辦了這樣失敗的活動。這對我來說格外挫折,因為:

    以前在台灣,我從來沒有已經這麼努力了,卻還是嘗到失敗的滋味。」

     

    圖 / Unsplash

     

    雖然真的很挫折,但,這也讓我終於有機會問自己:

    「如果沒有掌聲,我是不是還是願意繼續做下去?」

    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雖然一直沒有成果,但光是努力跨出舒適圈接觸人、聽著同學真誠分享生命故事、和越來越多人擁有深度交流的機會,這樣的過程中,本身就帶給了我很多成長和滿足感,這是無關乎後續成敗與否的。

    一切終於產生了好轉

    不過,雖然跌跌撞撞,結果也不全然是這麼的差。後來我才發現,活動當天觀眾少的好處是,只有這些少數人看見了最差強人意的景象,其他很多人在我們的努力宣傳之下接收到了訊息,雖然礙於畢業前的忙碌而沒能參與,但也在心中對我們團隊開始產生了印象。

    後來,在全校重大的提案競賽中,我們團隊也憑著當初完整的企劃書和一點一滴累積的行動經驗,最終獲得了最大獎「一萬英鎊」的實作經費,為接下來更多的行動揭開了序幕。

    而緊接著,我們又被邀請在UWC最大的贊助者來訪的活動中,站上舞台,對著貴賓,以及全校師生們分享著我們的project。就這樣,我們終於漸漸被大家認識、甚至建立起了不錯的形象。

     

    Lighthouse Prize 榮獲最大獎「一萬英鎊」

     

    而在這樣忙碌於project、或是全心全意投入於課業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在「社交」方面的成長。

    一年下來,我認知到自己不應該只躲在房間內專注於自己的事,而幾乎不與人互動,但同時,也沒有必要一昧為了社交而社交,最後把自己累垮。

    我意識到「會合的人,自然就會聊得來;合不來的,勉強了也沒有用。」即便和學校大部分很popular的人還是沒那麼常互動,不太能夠融入他們的圈圈,但現在的我,也不再去感到自卑或因而討厭自己內向的特質。而這同時也是因為,身旁有了一群真的很好很好的朋友、團隊,support each other whenever we’re in need。

    和好朋友一起去海邊玩

     

    最後,還記得當初申請的 National Leader 嗎?

    在學期末,另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是,雖然我依舊沒有錄取,學長姐們卻給了我「Conference 代表」的特別職位,讓我能和四位 National Leaders 一起實踐出我想像中的「東亞Conference」,進而讓全校更認識真正的東亞文化。

    學校的 Conference 選拔其實是相當競爭激烈的,因為除了東亞以外,其他許多 National Groups(例如中東、西歐、東歐、非洲等),或是各種議題性的組織(例如環保、女權、性別平權等),又或是對於特定主題很有興趣的人(例如藝術、科學、宗教等),大家都會想辦法爭取那僅僅3張,舉辦 Conference 的門票,一手為全校師生規劃兩天的體驗活動與課程。

    而最後,擅長活動規劃、創意發想的我,也在與團隊的合作之下,讓「東亞Conference」順利脫穎而出,成為明年學校的大活動之一。

     

    明年的「東亞 Conference」,主題:Phoenix 鳳凰

     

    八、親愛的品恩,別忘了你的那份「相信」

    就這樣,這麼漫長又辛苦的一學期、一年,終於被我走完了。回想起來真的一點都不輕鬆,但也真的又學到了好多、成長了好多。

    原本一整年常會一直去懷疑自己明明高中已經畢業,又來到UWC,到底是不是對的選擇?感覺不只多花了兩年,好多學校裡的活動和氛圍也都跟想像中的不一樣,自己更不如以前有空間發揮所長。

    但後來,隨著繼續踏實努力的走著、認真感受著生活當中的喜怒哀樂,並永遠不放棄去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最後,也還是又走到了去「感恩自己來到這裡、感恩自己是這樣幸運」的一刻。

    還記得這學期的最初,我在日記本翻開的第一頁寫下了這樣的句子:

    「永遠不放棄去相信 / 命運會帶著努力的你 / 走向更好。」

    現在一個學期過去,我還是想告訴自己:

    「雖然真的經歷了很多失敗,雖然一路上常會懷疑自己是否不會有找到出口的一天,也雖然,即便走到學期最後,或是未來,挫折也還是會經常將和煦的陽光藏在烏雲身後,讓人失去勇氣和希望。

    但親愛的品恩,無論如何,請永遠別忘了屬於你的這份『相信』,相信一切都會走向更好。

    因為是真的,努力的妳,一定會因為這一路的風景,而不斷不斷地,去長大,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圖 / 程惟揚

     

    如果沒有當初,就不會有最後

    記錄了這些故事,我想說的是:大部分人在回顧歷程時,好像都只會記得自己最後成長了什麼,而忘了前期的準備與過程。導致無論是旁人看來或是自己事後回顧,都會變得好像一切成長都很理所當然、很意料之內、很輕鬆容易,好像只要跨出去就一定會有收穫一樣。

    但我的故事想表達的是:

    最後的結果確實是成長沒錯,不過,卻並非那麼的理所當然。

    剛開始跨出舒適圈的失敗與挫折、過程中無止盡的辛苦與疲憊、每一次堅持卻仍舊失敗,那無限輪迴的自我懷疑與否定,這些,才是真真實實的成長過程;也是這些,才為後續的我帶來了許多無法想像的機會,才造就了學期的最後能夠成長許多、漸漸找到自己的我。

    真的,如果沒有當初「明明知道自己幾乎不可能有機會,卻依舊勇敢申請 National leader 」的嘗試,最後我也不會獲得成為 Conference 籌辦團隊的一員、順利爭取到門票的機會。而如果沒有一整個學期為了project的累積,不斷去訪問故事、嘗試舉辦活動,最後也沒有辦法獲得這麼大的舞台,讓全校師生真正認識我們。

    「嘗試的過程雖然充滿著失敗,但也正因為這些嘗試,才開啟了後續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哈利波特「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圖 / 程惟揚)

    謝謝大家這麼認真看到了最後!陪我走完了這164天的漫長旅程:)

    Read More
  • 黃品恩 英國 UWC 第一學期生活分享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UWC 從來都不是讓人證明自己的地方,在那些華麗精彩的照片背後,都是挫敗和心傷。學會與失敗的自己共存,接受自己的不足,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謝謝品恩不吝嗇地分享她的脆弱,UWC 絕非烏托邦,想申請UWC的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翻開日記本,仔細閱讀這一整個學期留下來的文字,嘗試從內容零散但數量龐大的字句中,整理出來到UWC這三個多月以來的心得。最後發現,能總結我第一學期的,是這樣的一句:

    「原來,這就是真正的UWC」

    圖 / 程惟揚

    UWC是我高中三年夢寐以求的地方

    還記得高一剛得知有這樣一個學生背景多元、充滿社會使命感與行動力的學校,對於在台灣教育體制下雖然表現得不差,卻充滿壓抑和痛苦的我來說,無疑是心之所向。

    於是我花了三年的時間,勇敢、努力的投入熱愛的領域,把自己準備好。然後說服爸媽,並放棄已經申請上的大學,毅然決然選擇前往UWC。(相關閱讀:UWC完整介紹&申請經驗&心得

    八月底在機場告別家人、真的抵達英國的時候,一切感覺就像在作夢一般,好不真實。

    「我的夢想成真了…!」

    即便當下的我因為第一次與家人分別而眼睛紅腫、因為長達14小時的飛機和隻身一人扛著3、40公斤的行李而疲憊不堪,但內心的興奮與期待依舊不減。

    那時候的我不知道的是,我的夢想成真了,卻也,很快就破滅了。

    在機場告別家人 (圖 / Serena_JE Photographer)

     

    剛抵達的不適應:生活、語言與社交

    剛來到UWC,我因為生活、語言、社交、食物、環境等各方面的不適應而相當辛苦。

    兩週的隔離期間,每天既吃不飽也睡不好,再加上第一次體驗毫無個人空間的住宿生活、又第一次需要自己打理生活的一切,疲勞、慌亂與不安侵蝕著我的身心。

     

    剛抵達學校:凌亂的房間

    但除了這些之外,更困擾我的,是語言、是社交、是和他人的對話與相處。

    雖然本來就知道自己英文表達還需要加強,但憑藉在台灣考試能輕鬆拿高分、平時能順利和外國人交談的經驗,我以為自己不會那麼辛苦。怎知,才過沒多久就發現,我大概是…

    「全宿舍英文口說最差的一個」

    面對來自各種不同國家、文化的同學,我很希望能和每個人好好交流。但因為英文沒辦法像其他人那麼好,光是要聽懂大家非常快的語速、適時簡短回應他人的問題,就都需要很努力了,更遑論自己還要主動社交。

    宿舍一起隔離的兩週,有好多時候,當看著大家聚集在草地上聊天、聽音樂、跳舞,我選擇待在房間。並不是因為不喜歡、不想加入,才沒有跟大家一起聊一起笑;而是因為輕鬆、開玩笑的口語英文我根本很難聽懂、無法加入對話,因而沒有辦法融入在情境當中。

    圖 / 程惟揚

    開學後,課業填滿了生活

    開學後的課業則更是把我推向深淵。因為英文能力不足,上課時我需要非常專心才勉強能聽得懂,下課後則需要花上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完成作業,甚至要額外和老師要簡報預習,才能夠跟得上課堂進度。

    如果說這裡的教育就跟台灣一樣,單純聽講、讀書、準備考試,那我這樣的學習方式或許還能讓我維持不錯的成績。

    但又因為IB教育著重思辨、論述、寫作等知識「應用」與「輸出」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在台灣教育體制下很少培養的,因此,面對著沒有任何一題選擇題的考試、無時無刻都要繃緊神經的課堂,每天我都壓力大到喘不過氣。

    各科筆記(真的花很多心思在課業)

     

    明明來到了UWC,校園中充滿著很多課外活動及還不認識的人等著我去探索,但每天我最在乎、最放在心上的事,不是去體驗這裡的文化、不是去透過各種活動學習新的知識,而是把待辦事項清空、把所有必要活動都完成,否則就會影響到下一天,導致壓力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

    這樣的生活當然不是我所期待的UWC,但我也根本無能為力。

    圖 / 程惟揚

    乍看豐富的課外活動,其實內部是空虛的

    不過,即便課業為我的生活帶來那麼多壓力,我依然沒有就這麼忘記自己來到UWC的初衷,每天只要有空,我還是很努力參與校園生活,希望能在UWC的環境中汲取國際文化的養分。

    舉例來說,中午時間我會嘗試和不同人一起吃午餐、對話,而非只待在說中文的群體中;每天晚上學校有不同學生組織(Council)舉辦各種議題的工作坊,我也都儘量參與,雖然從來不是活躍的人,但也擔任Wellbeing Council的代表,並參與過永續環保組織發起的「COP26罷課遊行」等活動。

    COP26氣候罷課遊行

     

    而在CAS方面,我加入羽球社,並因為打得不錯而被選入羽球隊;我也加入Lighthouse,一個類似「孵化器」的學校組織,專門提供各種資源,協助有想法的學生把解決社會議題的點子變成實際行動。學期間我們辦了一場全校性的大型活動,以及和歐盟高峰會(EU Conference)合作的工作坊與會議。

    歐盟高峰會 EU Conference(圖 / Lighthouse)

    這些大大小小的頭銜聽起來好像很多、很厲害,但誠實的說,在每一個活動之下,我感受到的,卻有種「華而不實的空虛」

    以Lighthouse為例,開學時我們嘗試舉辦一場向全校介紹我們組織的活動。就我的想像,辦展覽、分享會、有內容的去做快閃宣傳等,都能讓有想法的學生真的認識我們。

    但當時大家提出的點子,同時也是受到認同的,都是偏向食物、派對、音樂等娛樂、好玩的元素。於是最後,我們準備了點心和飲料、邀請了樂團,也成功辦了一場聚集非常多學生的活動。但說真的,我能感到到當天來的學生們大部分結束後還是不認識我們組織。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樂團表演

    而其實,這也是我整個學期在校園中感受到的風氣。原本以為來到UWC會經歷許多深度對話、深入認識身邊來自不同背景同學的故事、進而認識更大的世界。但實際上,除了學校中少數重大活動以外,同學之間的社交大多停留在表面的對話,也就是打招呼、問候日常、討論娛樂和校園瑣事等。

    學校中有理念、有深度的活動幾乎都非常小眾。一方面是因為大家都很忙、校園裡的活動又太多,導致人群相當分散;另一方面也因為課業相當耗費心力,多數學生無力在課外花太多心思於很深的議題,相較之下,娛樂性質的活動似乎更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當然,很精彩、讓我印象深刻的活動也是有的,例如當阿富汗同學分享著自己家鄉正經歷戰爭的狀況、當身為巴勒斯坦難民的同學訴說著從小到大在難民營的經歷、又或是當跨性別的同學解釋著一路上遭遇的誤解。這些真的都讓我相當震撼,也很慶幸自己有機會來到UWC、認識這個世界的多元。

    但這些比較認真的活動,相較於每週的派對或娛樂等,真的太少發生了。

     

    Queer Conference 活動會場佈置

     

    重感冒帶來孤獨與無助

    而就在我因為課業填滿生活而心力交瘁、課外想融入校園的氛圍也因為語言和文化而受限時,身體的虛弱更是把我糟糕的狀態推向高峰。

    還記得在秋假期間,我先是被室友傳染而咳嗽咳不停,接著又發燒到全身發抖、無力,最後則是吐,自己一個人無助的躺在健康中心過夜。

    圖 / Unsplash

     

    當隔著電話和遠在台灣的爸媽通話時,曾經那樣舒適、受到照顧、被關愛包圍著的生活,以及離開臺灣以來獨自一人經歷的各種辛苦,一一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終於忍不住潰堤。

    從小到大,我似乎從來沒有為了要維持生活、照顧自己,每天都過得這麼疲憊、辛苦;沒有因為課業,壓力大到即便熬夜也做不完作業、顧不好成績;沒有因為語言限制了表達能力,而造成人際關係上、學習上這麼多的挫折和困難;更從來沒有隻身離家,沒有感受過這麼強烈的孤獨和無助。

     

    圖 / Unsplash

     

    雖然來到UWC是自己的選擇,但那一刻我真的好懷疑我當時的決定、好想就這麼回家。我不理解,為什麼來到這裡的我,狀態反而比以前在台灣更差了?曾經的勇氣、行動力和能帶給人溫暖的能力,來到這裡後,似乎反而都失去了?

    圖 / Unsplash

     

    一心一意為了SAT和政治報告而封閉社交

    而即便我一直想著要做點改變,依舊忙碌的生活也讓我無法動彈。

    11月,距離先前報名的SAT只剩下一個月的準備時間,白天為著上課、活動、作業實在分身乏術的我,只好規定自己每天5點起床讀書。

    天還沒亮就趕緊起床讀SAT,還要小心翼翼不吵醒室友

     

    原本還維持著勉強撐得下去的平衡,結果又突然出現一個政治課的「期末口頭報告」,不僅要運用課堂學習的政治概念去分析政治議題,更需要把內容全部背起來,沒有簡報、沒有稿子的講10分鐘,期間全程錄影。

     

    這樣的任務對幾乎從來沒有用全英文演講或報告過的我來說,是個巨大挑戰,也讓本來就已經很緊繃的生活,又更加令人喘不過氣。

    於是這時候,我從原本還會努力在課業的夾縫中參與社交、吃飯時間和人對話、各種有興趣的活動還是抓住機會參加,到完完全全排除所有額外事物、一心一意只想著要把兩項大任務完成

    那時候的生活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5點起床練習SAT、8點上課、中午不去食堂吃飯、放學後直奔回房間,然後就一直從中午做政治報告到半夜、早起再繼續準備SAT……。從閱讀上百篇資料,到寫完近2千字的報告,最後再一字一句把它們背起來,這整個過程真的充滿了淚水。

     

    努力準備政治口頭報告

    終於,在12月的第一週,我一次完成了這兩大任務。

    這麼努力、一心一意為著目標堅持、無論多麼困難都沒有放棄的我,以為會在任務結束的那一刻,像以前在台灣一樣,得到身邊家人、朋友的肯定和鼓勵;沒想到,當我解除壓力、想回歸正常生活、重新融入群體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像是已經和整個校園脫節了一樣。

     

     

    吃飯時間,我嘗試在食堂找人聊天,但一群一群逐漸穩固的朋友圈,讓我不知道該如何融入;而在聖誕晚宴的時候,當二年級們根據一整個學期的觀察,一一頒發適合的title給一年級時,眼看著身旁其他人陸續獲得了「Dancing Queen」、「Sweetest Smile」、「Master Chef」等頭銜,我滿心期待,不知道自己的什麼特質會被大家看見、記住。

    沒想到,最後我獲得的竟是一個「Ghost」的title,代表著整個學期很少和大家互動、常常自己在房間裡過著幽靈般的生活。

    聖誕晚宴獲頒「Ghost」頭銜(圖 / 程惟揚)

     

    雖然是開玩笑,但這樣的結果,依然讓我相當受傷。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以為自己自從來到UWC以來就一直很努力在生活、很努力在跟人相處,但其實,在他人眼裡,大部分時間我就是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根本沒有真正融入在這個校園中

    也是直到那時候,我開始去回顧自己一整個學期究竟把時間都花在哪裡、得到了什麼?以及「來到UWC,我要的到底是什麼?」

     

    圖 / Unsplash

     

    才發現,因為從小到大在學校一直都表現得不錯,我從來沒有因為上課完全聽不懂、和別人討論完全表達不出內容,而被當成「笨蛋」;但來到這裡,因為語言的關係,無論在課業、人際關係或課外活動,我幾乎沒有任何一件真的做得好的事。

    而也因為接受不了被看輕的自己、接受不了努力了卻還是做不好的自己,我於是在課業上投入大量時間,因為那是最可能直接看見成果的。但,這麼做的同時,我卻忘了問自己…

    即便真的拿到高分、即便讓大家覺得我很聰明、很厲害,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這真的是我來到UWC的目的嗎?

     

    不,顯然不是。

    那一刻,我終於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要好好認識身旁的每個人,好好認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價值觀和想法,因為我之所以來UWC,根本不是為了讓世界縮小到只剩房間和電腦,而是為了開拓視野、為了看見更大的世界。

     

    來到UWC的目的:看見更大的世界

     

    理想中的UWC生活

    於是,在政治報告完、SAT結束後,學期最後一、兩個禮拜的時間,我拼命努力去克服恐懼和語言障礙,認識校園中不同的人。雖然剛開始就跟原本一樣失敗,也就是聊到一半經常尷尬的不知道要講什麼、不一定聽得懂別人的問題或非常快的語速,又或是勇敢找人對話卻被忽略。

    但…這一次我卻不像之前一樣,一遇到挫折就這麼放棄。

    我上網搜尋了各種和人深入對話的方法,學習抱著好奇的心態和人交流,也事先準備好輕鬆但又可能聊得深的話題(超好用的方法!)

    我把每一次的對話都當成「實驗」,每天早餐、午餐、晚餐時間,以及每一節下課,都去找不同人嘗試,失敗了就再換人或換題目。

    而也隨著放比較多心思在社交,慢慢的,我也找到越來越多友善的、不會讓我感受到講英文很有壓力的人,進而開始有了越來越廣泛的交友圈,同時也和原本的朋友更加親近。

     

    最好最好的朋友

     

    另一方面,由於意識到校園中較少深層對話與深度交流的風氣,我也開始和同學策劃著舉辦「故事分享」的活動。

    因為相信來到UWC的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我們想去挖掘這些大家生命中的寶藏,想促成大家願意去互相分享故事的風氣,想讓所有人都能更認識彼此真實的樣貌、建立更深層的信任關係,想讓每個人透過不一樣的故事去看見更大的世界,也想讓UWC變成更接近我們想像中的樣貌。

     

    理想的UWC生活:彼此更深層的信任關係

    或許是最後一週的課業不像先前一樣繁忙,讓我終於能盡情的去探索這個校園;也或許是我真的把重心從課業轉移到了其他面向,讓我能花更多心思與人交流、思考自己真正想做什麼。

    無論如何,學期的最後,我確實發現自己似乎活出了想像中的UWC生活,也突然好享受在校園中能和他人交流、能自由安排自己課後生活的每一刻,甚至根本捨不得放假。

     

    總結

    這三個多月的UWC生活,經歷了想像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這是為什麼我會以這句話來總結:

    「原來,這就是真正的UWC」

    但經過校園生活最後幾週思維的調整,我認為這句話後面似乎應該再補上一句:

    原來,這就是真正的UWC…嗎?

    不,真正的UWC生活才正要開始!

    圖 / 程惟揚

    後記

    就這樣,不知不覺度過了在AC的第一學期,很誠實的說,和期待中、想像中的相比,揭開面紗以後,我並不喜歡真正的UWC、不滿意自己這三個月的生活。

    那是因為,UWC對過去的我而言,一直是一個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努力了好久、放棄了在台灣的好多幸運,毅然決然選擇前來。我以為它會是一個教育理想國、一個什麼都會很美好的地方;但其實恰恰相反,來到UWC,幾乎是把所有我生命中還沒克服的缺點或不擅長的事物一一挑出來,攻擊我、帶給我考驗。

    有時候我會忘記自己到底為什麼要來這裡?在台灣過得好好的,身旁隨時有愛我的家人朋友、自己也能輕鬆取得好成績、好成就,為什麼要來到這裡,讓所擁有的一切全部歸零?真的有必要讓自己這麼辛苦嗎?這樣的磨練,真的值得嗎?我不斷不斷在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

    但也或許,這就是UWC最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吧。因為成長本來就是由跨越困難和挫折而來的;而要了解最完整的自己,本來就是要先把自己打碎、嘗試各種喜歡不喜歡的事物,再慢慢拼湊出自己最理想的模樣。

    最讚的羽球夥伴

     

    而也是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UWC並不是一個你把自己丟進來,就會自動長大的地方。UWC在各個面向都提供了最充足的資源、環境,例如文化多元性、例如IB課業的困難程度、又例如豐富到參加不完的課外活動。常常真的會覺得一切都太多太滿,也來得太快了,一件接著一件,讓人沒有任何喘息的空間。

    不過,也是因為這樣,才讓人真正懂得去反思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需要為了追求完美而拼命努力?」

    「有沒有勇氣,去放掉那些可以為自己贏得掌聲的事,而把時間花在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做得好,但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原來,理想的UWC生活,是要自己去從琳瑯滿目的選項中取捨,選擇出真正最在乎的那幾個,然後自己去動手努力創造的。

    理想生活要自己去動手創造(圖 / 程惟揚)

     

    這一整個學期,一路上真的有太多太多的辛苦、不適應、擔心、害怕、不知所措了;明明知道這是自己選擇的路,但這些從未經歷過的複雜情緒、從未面臨過的壓力和挑戰,以及過程中不停產生的自我懷疑,都讓我好想好想回家。

    還好,現在的我在經過回顧與沈澱後,重新充飽了電。我不敢說下個學期的生活會有很多轉變或會真的變得很精彩,但我知道,我會像一直以來的我一樣,很努力的面對生活、堅持不放棄的追尋著理想。

    只是這一次,我的目標不再是「讓人看見我是誰」,而是「讓我自己了解我是誰、想要的是什麼」。

    2021.12.27 品恩 凌晨3點於倫敦

    Read More
  • Sabinna 英國 UWC 的生活點滴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二年級的Sabinna分享她在英國UWC的生活點滴:

    八月底,我拖著和去年相比不再那麼沈重的行李箱再次踏上了好幾千公里的旅程。這次的心情是無比興奮的,期待看到朋友們、期待見到一年級的新面孔、期待著新生活的到來。

    然而迎來的卻不止這些,一個接著一個的論文、報告、研究計劃,IB的時間表壓得大家都喘不過氣。兩天一個小成果報告、三天一個大截止期限,生活就在趕著一個又一個日期之間過了。中間剩餘的時間則是被朋友們填滿,小鎮上的探險、樹林裡的篝火、山谷裡的烤肉,在死線和死線之間感受活著的美好。有時連無聊都是一種奢望,能有時間盯著原野裡的牛馬羊漫步、站在浪濤洶湧的尖端凝視著大西洋、在城堡裡的角落和朋友談天。大學申請季不禁讓我開始思考我是為了什麼努力、我又是想成為如何的人。以前的我也許會說我想要當個課業成功、人人稱羨的人。現在的我在學校的洗滌後發現,其實最難的是對現在過的生活滿意而問心無愧,想像著和十年後的自己對話,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多冒一些險?少擔心一些?或是好好的把握無憂無慮的少年歲月?

    所以我手緊握著每一個當下,野餐、日光浴、深夜的聊天,讀書的時間就算壓縮在壓縮,但再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這樣選擇。長大成人了,沒有人在乎你當年的數學課成績,但是你獨一無二的生活經驗卻能使你遇到挫折而處變不驚、適應不同環境如魚得水、擁抱身邊的人的不同如海納百川。

    今年成了second year,我對UWC的定義也稍稍有了改變。與其說是成長的地方,不如說是一面照妖鏡。它把每個人一直嘗試在躲避、自己所不足的地方殘酷的反應出來,讓人不得不學會克服和接納自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發現身邊的人都在和自己的怪獸戰鬥,想家、孤獨、課業、情緒、友情、人緣⋯⋯。在和學弟妹們對話的過程,我時常能感受到那些因為身旁的人而產生的自卑、焦慮、不足。但退縮就太弱了,花了好幾個月的心血跟一輩子的智慧結晶才好不容易錄取的學校,難道要因為一次失敗的經驗就放棄嗎?

    現在我正在開往學校的巴士上和同學分食著我在倫敦買的午餐,聊著寒假發生的事。最後一個學期要開始了,UWC是一場不斷在失去的旅程,隨著每刻消逝的時間,記憶裡深刻的美好也隨之增加。這條路無比的幸苦,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但再從來一次我還是會如此選擇,我還是會為了理想拋下一切、被生活沖洗歷練、大哭大笑。

    寫了很多,但卻還是不足以描述我的成長。就讓我來說說這學期發生在我身邊的幾件趣事吧。

    學校有兩位公主,我的朋友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傳了和朋友們的合照,結果被歐洲各國媒體大作文章。後來發現很多的媒體都假冒學校的學生來偷窺同學們的私生活,學生們之間還有一張紀錄假帳號的名單。也有同學因為這樣被家裡的人發現了性向而不得不出櫃,但沒有媒體在乎某個18歲的男孩是否會被家人唾棄,他們只想把皇室如珍奇動物一般放在大眾眼前觀賞獲利。

    我成了學校的大使,和其他幾位同學(因為前面媒體報導提到了我們的學校)登上了歐洲幾個國家的新聞,因為種族多元的關係被保守媒體用了歧視字眼來形容我們。

    數學畢業論文截止的那個晚上,全校的二年級都抱著電腦埋頭工作。那大概是這學期唯一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

    在lgbtq+ conference前夕,每晚陪著發起人、也是我的室友抱怨、流淚。在活動的那天聽她發自內心的演講整個寢室感動的像媽媽一樣都哭了出來,心裡想著「這次終於是開心的淚水了⋯」。

    我的室友有重要的大學面試,全寢室動員確保沒有人干擾。一個坐在門外不讓人進入、一個在走廊上避免有人大聲喧嘩、一個在群組裡拜託大家迴避。同時每個人就抱著電腦在各自的「崗位」上趕著報告⋯⋯。

    被室友傳染了感冒,室友到鎮上買了感冒藥不假思索的就放到宿舍的「共用品角落」。那幾天每個人都躺在床上輪流共用著一捲衛生紙。

    UWC不是每天光鮮亮麗的生活,而是無數個不起眼的時刻串在一起刻骨銘心的體驗。用多少華美的辭藻形容似乎都顯多餘,因為多的是文思枯竭而對身邊的事感到煩悶沒有靈感的時候。是這樣一個個記不住的夜晚深刻的刻印在我的腦海裡,而成了那永久形塑我的個體。

    Read More
  • 黃心柔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02/09/21, by Admin

    Sabinna 在英國UWC的一年回顧。

    這是我第三次嘗試把我在UWC一年來的經歷寫下來。要描述那種感覺好像是大夢初醒,從何說起都不足以形容這趟旅程我所見所及、壯闊的生活經驗。

    Read More
  • 劉騏安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01/09/21, by Admin

    Jeremy在英國UWC從剛開始的迷失方向到找回自己,在學校發揮自己的烹飪創意到發現自己有當理髮師的潛能, UWC的確是個神奇的地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