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學生分享

Page 1

Showing items for tag Pearson College UWC in Canada

  • Louis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24/04/24, by Web Editor

    在加拿大UWC就讀的Louis Lee在第一學期結束後所抒發的所見所聞與反思。

    -

    「『什麼是成功?我想要什麼?我認同的東西是有理有據的嗎?』在來到Pearson,與許多人對話後,這些問題就在我的腦袋裡揮之不去。」

    -

    文中探討著Louis自己對於UWC Pearson校園風氣的探討、自我價值的審視、與嘗試著實現UWC的價值,塑造出自己的UWC旅途。

     

    【UWC理想,真的能夠實現?】UWC Term 1 Reflection

    這篇文章主要會反思在UWC Pearson College第一學期的所見所聞,探討校園生活中那應該被討論,卻被每天匆忙生活給吞噬的一面。(圖片跟各個小節沒什麼關係。)

    學校臨海,空氣中多了一絲海的氣味,也多了一份寧靜。

     

    “Our mission is to foster an anti-racist, diverse, inclusive, accessible, and equitable community where all our members are supported to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Pearson College UWC

     

    多元?

     

    「Pearson校園提倡多元文化和對多元族群的包容」,我在入學第一周被反覆的這樣提醒著,「希望同學們別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多容納各種不同種族、性別、國籍的人」老師如是說。開學的前幾周,大家似乎是聽了進去,想要找任何人講話都非常容易,不會感到特別的排斥感。

     

    但這樣的景象維持不久,取代而之的是各個明顯的小團體,在食堂時尤其明顯。我不屬於任何一個小圈子,我只是在一旁觀察著,或許和我自己有些孤僻和不喜受拘束的性格有關。團體的分別明顯是以文化區分,西方文化、東亞、中南非、拉丁等,各種不同的圈子。我是能夠理解的,文化影響了個體的價值觀,而與價值觀相近的人談話總是要輕鬆一點,能聊的事情也比較多,在課業壓力、課外活動多樣的情況下,開學時營造出來的氛圍,似乎也煙消雲散。到了這個時候,想要融入特別一個族群,就顯得有些困難了。

     

    UWC Value在這個方面,彷彿變成了一種掛在嘴邊的理想。雖然確實一個圈子裡有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國籍,但這就是多元嗎?表面上看來是非常多元的,但卻與我心中的多元相差甚遠。多元應包容價值、文化上的不同,理解並尊重彼此的意見,但在這裡,比較多的是同溫層吧。

    自由派?

    以我的觀察,Pearson校園是個充滿了各式各樣liberal的地方,老師在課堂上開川普的玩笑無傷大雅。我知道UWC本身的價值就偏自由派,所以我並不訝異這邊聚集了許多擁有自由派價值的人。

     

    讓我訝異的是他們對於保守意見的包容程度。當他們本身的價值受到質疑,最常看到的反應是驚訝與不解。我非常喜歡在對話時挖根究底的詢問對方信仰(無關宗教性質)背後的理由與原因,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得到的回應有些空泛,甚至被懷疑我是否反對UWC Value。例如,為什麼我們應該保存弱勢文化?在問問題時,我並非保持著一種否定此特定價值的心態,而是單純想了解他們如此認為背後的脈絡。但我被投以的是難以置信的眼光,即使我解釋我並沒有反對或支持的想法。而因此我逐漸發現,來這邊的人,並不是每個都了解他們為什麼支持UWC mission,為什麼自己所支持的思想應該受到支持。

     

    UWC Day 與多明尼加、不丹的朋友們互換彼此國旗合照

     

    西方文化的強勢

    雖然各個文化都有自己的節日,但在Pearson,西方文化的節日通常受到較廣泛,且校園性的慶祝(如食堂提供特殊晚餐、宿舍有萬聖節或聖誕節裝扮等)。我可以理解可能在校園裡,慶祝節日如聖誕節、萬聖節、感恩節的人口較多,所以慶祝的規模較盛大,但校方參與並支持慶祝,我就無法苟同。

     

    例如,感恩節,是在慶祝當初「發現」美洲大陸的歐裔移民者受到當地原住民族款待,但對原住民族來說,這無異是在慶祝侵略者的入侵行為。在以原住民語SENĆOŦEN作為宿舍名稱,且強調轉型正義的Pearson校園裡,這樣的慶祝是相當去脈絡化且矛盾的。

     

    再者,在聖誕節時,各個宿舍有自己的交換禮物活動,但卻沒被清楚告知能否選擇參加或不參加,導致參與後的許多困擾與不解。我能夠理解並接受聖誕節被慶祝,但並不認同被被動強迫參加是體驗文化的唯一途徑。西方文化的強勢在各種節日時顯得特別明顯,對校方所強調的inclusiveness,也有些諷刺。

     

    House Olympic,由五個不同宿舍參加,獲勝的宿舍會獲得大獎盃。

     

     

    以上三個小節是對整個環境的感想,接下來是對我個人的反思。我希望上面的文字並沒有讓你對整個UWC產生不好的印象,一個校園是不足以代表其他校園的特徵的。況且,我也只挑印象深刻的議題出來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值得開心或紀念的時刻,但這不會是文章的重點,故省略不談。

     

    對自我價值的審視

    「什麼是成功?我想要什麼?我認同的東西是有理有據的嗎?」在來到Pearson,與許多人對話後,這些問題就在我的腦袋裡揮之不去。(在這裡感謝和我對話最多的愛沙尼亞M與馬其頓V同學。)

     

    出來留學就是成功?跟不同種族的人談話就是跨出舒適圈?成績對我來說有多重要?我為什麼喜歡我所喜歡的事物?問題要多少有多少,但我不打算在這裡抽絲剝繭的把我的內心暴露在網路上。我主要想談的是我對「我想要什麼?」在這一學期以來所產生的改變和思考過程。

     

    在來之前,我想要的大概是別人對我的認同,和金錢上的富足。(我想以頂大名系為夢想的台灣高中生可能並不陌生)在Pearson的一開始,語言的些許不適應、課綱的改變、文化的陌生,讓我非常注重在別人對我的認同,拚了命想要擠入主要的社交圈子,但過了一個禮拜就放棄了,不適合我的個性,也沒必要讓別人接受自己。

     

    於是我問自己,「為什麼我迫切地想要別人的認同?」我還真答不出來,但我想大概是對自己的不瞭解和不自信,所以得依靠別人來給予自己社會上的價值吧。所以我往回去找什麼樣的事情帶給我成就感和充實感,最後發現是對知識的追求,和發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聽起來很簡單就找到了,但大概花了我一個月迷茫的在找吧。)

     

    我認為UWC確實提供一個了解自己的媒介,從與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學習看待事情的各種角度,讓我跳脫了在台灣體制內學習的窠臼。也是看到更多擁有獨特想法的人,才發現自己過去的視角有多狹隘和空虛,而當自己決定去面對時,建構、尋找、形成新的自己,便顯得沒這麼難了。雖然過程不怎麼愉悅,但完成後的踏實感是騙不了內心的。

     

    小結語

    初到Pearson,可能文化和國籍的多元性,讓人有一種實現UWC理想的感受。人們也時時提倡UWC Values,但人際關係、課業、行政方針等各式各樣複雜影響下,這樣的理想和現實存在著距離,如何在體認這種困難的過程中,讓自己更接近理想並伴隨著自我成長,是需要學習且習慣的。

    文章太長,就在這裡打個未完成的句點。希望下篇文章時,也就是第一個學年過去後,我能夠多講述我如何讓我自己的旅途更UWC。(正在努力中)

    2023/12/20,未完待續。

    Read More
  • Joyce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18/04/24, by Web Editor

    【再見,永遠不是再也不見】- UWC 第四學期心得

    「我飛到地球彼端,自以為走進沒有歧視和紛擾的烏托邦,才明白這樣的理想並不存在,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但也因為最後一絲樂觀幻滅,我才不在繼續活在虛幻中,進而回頭抽絲剝繭何以造就現在的自己、看清自己在社會與人際中的角色,進而有改變的契機。」

    Joyce 在加拿大UWC畢業後的深度反思。如願接受挑戰,讓生命更富色彩!

     

    正文:

    「我畢業了?我真的要離開了?」

    寫完卡片、收完行李,走過住了兩年的宿舍,我望著空無一物房間,竟如此陌生,陌生到連風竄入的回音都惹得眼眶泛紅,卻又有些迷茫。

    從深夜開始,每個小時走去停車場,與朋友相擁、哭泣,望著巴士絕塵而去,堅持揮手到最後看不見的一刻,走回 Dayroom 與朋友聊天,下個整點再一次,反覆了整夜。黎明時分,輪到我上車時,校園裡已空蕩得我再也不認識。坐在車上時還有些恍惚,直到轉過彎、從窗戶再也看不到任何人時,意識到明年我並沒有要再回來,眼淚才不由自主地流下,此刻世界是沉默的。

    這就是世界結束的方式:
    並非一聲巨響,而是一陣嗚咽。 — — 艾略特《荒原》

     

    💫 叛逆的城市女孩,在荒野與冰雪中愛上自然與運動

    對體力超差又容易中暑的我而言,從小上學最討厭的就是體育課,每一次老師要求的跑步圈數都是在挑戰自己,而且還得跟上同儕的步伐。即使在高中時遇到好老師,讓我逐漸不再害怕,卻仍沒有從中體會到樂趣,進而在生活中逐漸遠離運動。我從沒想過我能享受運動,直到來 Pearson 後,我才意識到自己是臺灣體能教育下的受害者。

    在依山傍海的 Pearson,徜徉於自然是生活的一大部分。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可以在無風無浪的海洋上划船和潛水,也有無數的山林步道可以健行,更有各種不同地形提供海洋科學的教學,而學校的時程安排裡有一周兩次的 CAS 和 Fitness,因此我兩年間加入了 Wilderness、Kayaking、Canoeing 和 Diving,更藉各種機會嘗試溜冰和滑雪。這兩年,我把過往沒享受到的運動樂趣全都體驗回來,學到怎麼和自己的身體好好相處,更意識到運動過程的心態調適,也能幫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對抗壓力,顧好心理健康。

    我是個生於城市、長於城市,但討厭城市的人,即使燈紅酒綠迷眩了現實,夜夜笙歌帶來強烈感官刺激,到頭來仍有些空虛,總感覺自己在陸地上漂流,找不到自己的根,亦沒有歸屬。相對來說,自然就單純很多,沒有爾虞我詐與塵囂,因為山與海會不會批判我,只會溫柔地擁抱我,讓我靜靜地與自己相處,享受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這些時刻總讓我覺得自己真正回到「家」,彷彿在那澄澈的海洋與波粼、從林蔭間透出的熹微晨光中,我看見自己靈魂的樣貌,反璞到人類最原始的樣貌,原始、狂野、洪荒、沉靜。

    感謝自然這份天賜,我才得以不迷失自己。

     

    💫 持續尋找神的所在 — — 走進伊斯蘭教的世界

     

    2023/03/23 ~ 2023/04/20,我完成了整整一個月的齋戒,只因為一份執念,答應了朋友要更了解伊斯蘭的執念。

    Ramanda(رمضان‎)是伊斯蘭曆法中的第九個月,也是伊斯蘭教穆斯林實行齋戒的月份。根據記載,這是「真主」阿拉將《古蘭經》下降給先知穆罕默德的月份,因此對穆斯林而言,這是一年中最神聖的月份。然而,對宗教感到好奇,卻沒有成長於此背景的我,怎麼也無法明白其中的涵義,因此我決定親身體驗,試圖更加了解這份神秘的文化!

    「禁食是練習自我控制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藉此體會飢餓和口渴的痛苦,並意識到那些因為負擔不起而無法開齋、不幸的人們,因而更加感激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此外,透過戒除不潔的活動和思想,穆斯林能夠淨化他們的靈魂,並與真主阿拉建立更牢固的聯繫。」

    “Ramadan is like a rare flower that blossoms once a year and just as you begin to smell its fragrance, it disappears for another year.”

    學校裡不只有我一位非穆斯林想要嘗試,而在群組中,擁有多年經驗的朋友常會提醒我們生活中的細節,比如每天晚上開齋前要先喝水和吃椰棗(Dates),才能開始吃飯,並關心我們每天缺乏食物和水的感受。我很喜歡每天晚上大家聚集在食堂,拿好食物後和大家禱告,並一起享用一天中唯一的一餐,當我看著他們因為信仰而堅定承受痛苦時,我一方面覺得很美好,一方面也懷疑若心中無神,我做這件事是否終究只有表面?

    由於加拿大的緯度較高,實行時已過春分,因此禁食的白天幾乎天天都是從早上四點到晚上八點,就像在白天實行 168 斷食法。剛開始幾天,對時常忘記吃飯的我而言並不辛苦,可是因為懶得三點起床吃早餐,卻還得過著正常的生活 — — 照常上課、運動和睡眠,因為進食的目的正是要讓我們體驗飢餓的苦。然而,如同天天飢餓三十的生活,我的身體漸漸無法承受,當有意識被禁止飲食,尤其喝水時,便會更渴望獲得。但是,撐過這段陣痛期(生理期間可以恢復正常),我越來越發現飢餓可以使我更加專注,也讓腦中混亂的思緒逐漸平息;雖然自始至終,「神」之於我依然飄渺遙遠,我仍不明白我所感悟到的境界,在各種宗教裡是否能被定義或接受。但即使說不明白,我仍很享受這個過程,如果明年有機會,我會願意再嘗試一次。

    💫 No pain, no gain,但不是有付出就有收穫

     

    「繼續留在國外?還是回去念臺大?」

    從北一女畢業,保留了臺大休學的學籍,看似我用兩年換得比別人多一條路的選擇,實際上我從沒把回臺灣念大學當作一個選項,因為在 UWC 看到太多的可能性,感嘆於世界之大而更激起想探索的熱情,加上認為自己還不足夠有能力回饋臺灣,所以希望能在國外繼續磨練,培養並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因此,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我要留在國外。

    時間回到開學前一個禮拜,彼時我在大雪紛飛的夜晚,掐著凌晨截止時間交出最後一份申請,心中沒有徹底釋然,而是憂喜參半,因為成績不是滿分又需要獎學金的亞裔,美國頂尖大學可不怎麼友善。

    臺灣的大學申請有學測、分科測驗、特殊選材、繁星、各種保送等複雜制度,讓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適合的管道。然而,美國大學的方式很單一,成績好是基本的,還需要各方面的課外活動,藉由文書展現(包裝)自己的優秀,以及考慮一些我們生來便無法改變的特質 — — 種族與經濟背景。如果說申請大學之路是一條馬拉松,那相比臺灣的制度,美國申請中每個人的起點差異更大,因為各種 privilege 占太高的比例了。

    我意識到我自己很「中間」,永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不會受到特殊保障,卻難以競爭過比自己更「上層」的人們,尤其我不是英文母語者,這種寫作也不是我過往習慣的模式,剖析自己的過程中也容易陷入回憶的漩渦,因此反覆思考、修改與反芻,成為地獄般的無限迴圈。接連被 EA、ED2 的學校拒絕,或者錄取卻沒有足夠的獎學金,我深受挫折,同時也不斷懷疑自己真的不夠好、不值得繼續走在夢想的道路上嗎?

    所幸,依然有學校願意給予我這個機會。

    最終,我拿了全額獎學金到佛羅里達大學 — — 雖然與我原本的預期落差甚大,但卻已是我擁有的選項中最好的了。這個過程讓過往升學幾乎沒有遭遇挫折的我,深刻體會到許多事並不只是努力就能達成,更需要機緣與時運,因此更能理解失敗或天生劣勢的人們的處境,也更能坦然面對生命的無奈。誠然,UWC 給予我們改變生命的機會,但我不會說它是名校的跳板,因為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明白申請過程的重重阻礙,並不能簡單化約為一句輕鬆的「跳板」,箇中的辛酸更會加劇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因為出國留學這條路從來都不好走,社群媒體上光鮮亮麗之下,仍有無數的掙扎、踟躕、思念與自我價值低落的苦。

    “I am not lucky. You know what I am? I am smart, I am talented, I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ies that come my way and I work really, really hard. Don’t call me lucky. Call me a badass.” — Shonda Rhimes

     

    💫 來自靈魂深處的探問 — — 我是誰?

     

    兩年前申請 UWC 時,我在「英文名字」那欄毫不猶豫地填上 Joyce,雖然只是小時候英文課老師隨意取的,卻是我生命中唯一擁有的英文名字。然而,在團體面試與進入 UWC 初期,身旁人以 Joyce 稱呼我時,我常會忘記要有反應,因為這個名字和我過往的生活沒有連結,我不認為它代表我;但當我逐漸習慣 UWC 的生活、習慣被稱為 Joyce 的日常後,我暑假回到臺灣卻開始忘記自己的中文名字,也不願意被如此稱呼。

              那麼,「我」到底是誰呢?

    寒冷與濕熱、英文與中文、城市與自然、與人的相處模式、不同種族與宗教信仰 …… 強烈的文化差異與對比,令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在地球的另一端,彷彿時空錯亂闖入另一個世界。即使我不認為自己的獨特性足以代表臺灣或東亞,因為我本質上和臺灣的傳統文化與飲食十分疏離,卻因為外表、說英文的口音與種種自己也沒意識到的因素,比如內斂或謙虛,加深「外國人」對我的刻板印象。然而,當我和來自各國的朋友們聊天、意識到彼此間的差距後,便愈加羨慕作為白人、英文母語者、外向善於社交與經濟富足的 privilege,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努力地想成為他們。我討厭過去花費大量時間在(他們眼中沒有意義的)讀書考試上的自己,討厭安靜內向沒有存在感的自己,討厭一事無成膽小懦弱的自己,因此我本就容易受環氛圍感染,又長期沉浸於此般文化,使我學會新的社交的模式,逐漸洗去身上使我自卑的元素,喜歡上習慣歐美文化、能與朋友相談甚歡徹夜瘋狂的 Joyce,所以開始否認自己的中文名字,似乎就能否認在臺灣的一切,否認我討厭的自己。

    可是,每當夜幕低垂,獨自躺在床上,耳機裡放著我最愛的中文歌單,我心底明白那終究不是我,至少不是我的全部。人永遠洗去不了自己的過去,因為人的身分本就是藉由過往經歷累積而成,即使時間長短不一定對應著影響程度的深遠,但肯定不會徹底消失。現在,我傾向相信換一種語言和國家,就像換了一個身分,而中文和英文名字是它的分野,使我在不同場域與時空能表現出應然的言行舉止,本質上我之所以為我的部分並不會改變,只是我必須學會如何接受並與之共存。

    我不再積極地高喊我是臺灣人,但也不否認自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事實;我並不是在「扮演 Joyce」,也不是「我就是 Joyce」,而是「我也是 Joyce」。

    💫 「我不後悔,這是我目前為止生命中最快樂的兩年。」

     

     

    💫 「我不後悔,這是我目前為止生命中最快樂的兩年。」

     

    「多花這兩年的時間和錢,值得嗎?」

    四年前得知 UWC,三年前開始申請,兩年前隻身一人出國,幾個月前確定申請上美國大學,我的人生在 16 歲決定準備出國那年,就再也無法平凡;而 18 歲時將這個選擇攤在陽光下、被眾人檢視,我看似就必須給出完美的答案。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整整兩年:最初,我害怕辜負親朋好友的期待與贊助人的支持,在「努力成為被眾人肯定」的道路上步步維艱,竭盡所能爭取完美的成績、成為活動領導者、和外國人交朋友。可是好累啊,越是遇到挫折,越激發思考,才明白追求這些表面的成就並沒有太大意義;反之,我飛到地球彼端,自以為走進沒有歧視和紛擾的烏托邦,才明白這樣的理想並不存在,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但也因為最後一絲樂觀幻滅,我才不再繼續活在虛幻中,進而回頭抽絲剝繭何以造就現在的自己、看清自己在社會與人際中的角色,進而有改變的契機。

    誠然,我會有年齡焦慮,尤其暑假和臺灣同齡的朋友相聚、大家聊起大學生活時,我無法參與亦沒能共鳴;即使自信滿滿地說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卻始終跌跌撞撞,總在夜深人靜時質疑自己這是何苦,待在臺灣享受椰林大道的陽光不好嗎?可是,北一女和 UWC,我一個也不想放棄。正因為有北一女三年各科老師的啟蒙、數資班菁英環境中培養出的抗壓性、眾多資源間取捨的時間管理能力,以及學測準備期間的知識儲備,才使我擁有足夠成熟的心智面對 UWC 兩年的挑戰,並能認真反思自己經歷的一切。然而,若我選擇直接進入大學,無論在臺灣或任何國家,必然不會有 UWC 的多元性;沒有這兩年的經驗,我不會看見這個世界有多豐富,我不會是現在我喜歡的我。

    我要感謝 UWC 臺灣理事會、Ashlee、Lead for Taiwan,給我出走的機會;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及為我寫推薦信的老師,組成堅固的網接住墜落的我;感謝父母的開明與金援,讓我有足夠的資本與信心出國;感謝在 Pearson 遇見的所有人事物,讓我體驗另一種生活與快樂的方式。

    以及,唯二與我同甘共苦兩年、早已是家人的臺灣人,彤和棠。

     

    💫 Continuing……

     

    記得剛到 UWC 的第一學期,體驗一切新事物時,常會用「第一次xxx」來計算,然而儘管從第三學期的壓力與申請地獄脫離,進入第四學期卻使一切相反:最後一次生火、最後一次 Bay jump、最後一次露營、最後一次去 Victoria、最後一次上課…… 最後一學期的無時無刻都在倒數,那些放縱無拘無束的快樂,都是過往累積的努力後的甜頭,然而時間卻殘忍地流逝,我什麼也抓不住,身心靈都無法快速消化這些情緒。

    Transition Circle 時,所有人拿著蠟燭在黑夜裡,二年級和所有一年級對視。一張張種族、五官各異的臉,是整整九個月的族譜。仍有幾張臉全然陌生,可惜著沒能和他們有更深的交流,卻也知道沒必要後悔,因為重來一遍我仍不會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穿著畢業典禮後拿到的 PCAA (Pearson College Alumni Association) 的 T-shirt,我知道我已經成為校友,但直到我從內圈踏進一年級的圈,再往後退到外圈,我才意識到這個校園不再屬於我們 Year 48,它會變成 Year 49 & 50 學弟妹們的,以後是 Year 50 & 51,可是 Year 47、46、45、44等也會一直存在…… 我還沒有習慣這個身份轉換,還不能瀟灑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所以我沒辦法準備好將蠟燭吹熄,是我太多愁善感又儀式化的執念模糊了眼前……

    最後和朋友走了一遍校園,細數每個場域的回憶。最後的最後,站在 Dock 上,望向那片彼岸是家的海,孕育我成長、思念、和解和孤獨的一隅,剛巧趕上了日出的彩霞,學校也很應景地斷電斷網,一個兩年來任何重要時刻都會發生、所有人的共同回憶。離開時的天氣正好也無風雨也無晴,但我回首向來蕭瑟處,卻怎麼也沒有蘇軾那等定風波的胸懷。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啊。

    記得第一年學期結束前,某天晚上全校一起躺在星空下的草地上,學長姐說:「如果沒辦法概括這一年的心得,那我們用數字來感受吧!數一數你和朋友擁抱的次數、半夜交不出作業而哭的次數、多少次走到 cafe 卻只拿了蘋果就走…… 那麼,現在感覺到什麼了嗎?」滿天星斗的浪漫摻雜了些許不捨,幾聲嗚咽點綴了寂靜,像電影拉長了鏡頭,定格在失焦的身影。人生沒有盡頭,彷如重重胡同與混亂宇宙,有的只是無限的岔路。那麼,迎面而來的,是周而復始的圓,還是漸漸模糊的起點?

    「再見,我的桃花源,謝謝你豐富了我的人生。」我沒有答案。迎向維多利亞港的港,我將字句揉碎,送給了海風與陽光。

    因為我知道,我們終將再相遇。

     

    2023 夏末 永遠心之所歸的維多利亞

    (48.347199, -123.564452)

    2023/01/08~2023/05/23

     

     

     

    Read More
  • Joyce 加拿大分校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8/01/23, by Web Editor

    新年快樂,兔年行大運🐇🐇

    吃年夜飯之際,來閱讀正就讀UWC加拿大分校Joyce的年末反饋吧!就像我們每次和申請者提到的,UWC絕對不是完美的高中,讓我們透過Joyce的視角了解她的感受,也讓對第二階段申請有興趣的學生參考。

    shorturl.at/qGTW9

    *學生心得不代表UWC Taiwan理事會之立場

    Read More
  • Jill 加拿大 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08/08/22, by Web Editor

    Jill在加拿大UWC的一年回顧。

    在加拿大UWC的這九個月真的過得很快,快到我在回台灣前夕,都能在腦海裡清晰的建構出新竹街景的樣子,在隔離時再次喝到迷可夏的時候,感覺好像我真的沒有離開很久。但總是在認真回想起去年的自己時,發現現在的自己和去年有多不一樣,多了很多過去的我無從想像的經驗。

    第二學期回到學校後,春天慢慢的到來吹散了冬天因為日照太短而有的憂鬱,突然就非常感謝學校美好的天氣,以及燦爛的自然風光,讓第二學期就算壓力更大,有更多事需要被完成,卻還是有一種漸入佳境的感覺。學期初一開始漫長的隔離生活讓我學會如何在有限的活動範圍以及資源下取樂,例如每天在房間做Youtube上的健身影片,突然有人敲門進來然後因為看清楚我們在幹嘛就傻眼的表情真的很好笑。又或是一起去學校餐廳 要食材,然後煮出一鍋鍋長得像冒泡泡的巫婆藥水,但其實味道很不錯的湯。所以就算只能見到住在同一個宿舍的人,也完全沒有出校園或訂外送的機會,但這次隔離卻讓大家變得越來越緊密。也讓我更感謝我的室友,在隔離期間我們基本上是24小時都待在一起,是彼此真正意義上的家人,感謝我們對彼此的尊重與包容,讓我們在上不同線上課並需要發言時能夠和平相處,以及我們都願意撥出一些時間和對方相處,做好玩的事,或是陪我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我想和室友相處真的是UWC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遇到這麼這麼好的室友真的是我上輩子燒了八百年的香XD

    解除隔離後我們就迎來今年最後一個regional day (文化分享日),這次是由來自MESACANA(MA=middle east中東, SA=south asia南亞, CA=central asia中亞, NA=north africa北非)的同學主辦。這次的文化分享日真的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吃的小吃,放的音樂,餐廳布置,到一整天的氣氛。

    MESACANA文化分享日為學校帶來已經很久沒有過的熱鬧歡樂,這天大家又唱又跳讓我感受到了單純的喜悅,大家都是UWC的一份子的喜悅。因為有UWC我們才能在這個青澀的17 18 19歲提前看過這個世界,體驗過原本要到那個國家去才能體驗到的東西和文化和人,若是平常可能要等我賺了好幾年錢才能經歷到吧,少說也要快30歲才可以,不禁讓我更感謝能處在這個環境,也更有我是UWC的一份子的感覺。

    MESACANA文化分享日最後的表演我覺得也真的只有UWC能把很沉重讓我聽到哭的演說跟其他熱鬧歡樂非常有活力的舞放在一起,個個節目切換間還完全不尷尬,大家都不會滯留在前一個節目,都心胸開闊的對切換保持彈性態度。MESACANA 讓我感覺他們真的很以自己背後的文化驕傲,他們就是單純地做自己,完全沒有把文化商業化或要討好別的文化的人的感覺,他們就很奔放的沉浸在自己文化歡快有節奏感的快樂中,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他們不會覺得觀眾看到這個就應該是什麼感覺,有個正確答案。MESACANA就是相信每個人都能在各個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快樂,例如跳舞時有些人倚在欄杆吃夜市的食物笑著看也很開心,他們就只是純粹的展現自己文化中他們喜歡享受想分享得東西,讓大家感受到他們的心情他們的愛。被他們這種氣氛感染,讓我很想也成為MESACANA 地區的一部分,或是向他們的處事態度學習。

    總結來說,我有點難過這一年的時間真的過得太快,希望我能把第一年沒做到的事,通通塞到第二年裡,活好活滿!

    Read More
  • 羽婕 加拿大 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04/08/22, by Web Editor

    羽婕在加拿大UWC的經歷讓她思考作為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Where are you from?】- 作為臺灣人的身份認同

     

    手拿臺灣國旗,我是政治上的臺灣人;
    身穿古典旗袍,我文化上屬於大中華。

     

    “Hi everyone, I am Joyce, and I come from Taiwan.’’

     

    這是我剛到UWC時最常講的一句話,因為當兩百個青少年聚集在一起時,最簡單快速區分不同人的方法,除了外觀的皮膚、頭髮和眼睛顏色差異之外,大概就是國籍了。而且,這裡是被稱為「小聯合國」的小型社會,特色就是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人,穿著各式傳統服裝、拿自己的國旗拍照看起來色彩繽紛。

    我們興高采烈地聊天,自然而然在自我介紹中把名字和國家並列,剛開始這很有趣,因為聽到好多以前只在新聞和地理課本裡才有的名詞,然而新鮮感過去之後我意識到這很奇怪,明明在臺灣時我不曾強調自己是新北人或永和人,為什麼在這裡地名突然變得重要了?

    剛來的第一個禮拜,老師放了泰雅絲(Taiye Selasi)的演講,他提到,當我們說自己來自某個國家,好像它們是永恆、獨一、自然發生的東西,是個在時空下固定的某個點,持續不變的絕對實體。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從歷史課上學到許多現在已經消失的國家,比如南斯拉夫、奧匈帝國,現在已經不能用「過時」的名詞定義自己的國籍;比如歷經一系列革命與血戰後獨立的拉丁美洲,過去的世界國家列表裡沒有它們的一席之地。歷史是真實的,文化是真實的,但國家是人編造出來的,為了區分彼此,為了在內團體中表現「我群」與「他者」的認知與感覺。

    因此,似乎有種氛圍形塑學生們去分辨和記憶每個人來自的地方,期望你代表自己的根源,最好從一個人身上就能看到這個國家的特色與發展脈絡,作為見證該文化活生生的證據,以驗證或從書上、網路上得知的資訊,比如遇到法國人,劈頭就問法式熱吻是真的嗎、去過塞納河畔喝咖啡嗎?或者聽到非洲就聯想到攝影師的照片、先入為主地認為那裡很熱、人們很貧窮等等。而我,在這裡代表的似乎該是一個「臺灣人」的形象,我應該很喜歡喝茶,尤其是珍珠奶茶,最好還要有能做出來給大家喝的能力;我被期待要在食堂做亞洲菜時說明這道菜的特色,展現特殊餐具的使用方式,可是我到國中才學會怎麼用筷子,至今依然能不用就避開。

    我在臺灣出生、求學、成長,我和父母都只有臺灣國籍,比起很多擁有複雜背景的同學,我不該是有國籍與民族認同問題的人。但是,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當用外國人對臺灣人的刻板印象檢視自己時,我越發覺自己不能扮演好他們渴望看到的角色:我不懂也不喜歡臺灣的流行文化、不信仰本地神祇、不太會講閩南語、不慶祝很多傳統節慶、不完全認同社會普遍的價值與道德、幾乎不用臺灣自產的東西、對臺灣的歷史與原住民文化沒興趣也不了解、愛吃馬鈴薯與麵條勝於米飯和粥、也沒有外顯的親切與熱情……雖然我喜歡讀古文和詩詞,也很開心這些文化特色是「我族」的一部分,但同時困惑於自身所在的文化背景。

    那麼,我是誰?

    很長一段時間,我活在「我是個沒有根的人」的感受中。誠然,我能介紹臺灣、做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但當我在沒有月亮的夜晚說著中秋節的歷史故事、想起自己不曾在農曆八月十五賞月時,我感到一絲愧疚,我不配承載具有如此豐富意義的文化。當我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說「我是臺灣人」、「我愛臺灣」時,內心深處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大:我不具備一個典型臺灣人的條件,那我願意、或我有資格這樣自稱嗎?

    當然,沒人會反對我的話,因為我拿綠色的護照,簽證上印著臺灣,只是我面對不同人時,會有不同的說法:對其他洲的人我說自己來自亞洲,對亞洲人我說自己來自臺灣,對臺灣人我說自己來自新北市,對新北人我說自己來自永和,對永和人我會開始描述自家附近的店面。就事實而論這些句子都沒有錯,但我渴望的,是不要被「標籤化」地認識,我不要他們把我作為認識一個國家的工具,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為標籤會強化既有的刻板印象,使對話或深入交流的過程中有無形的阻礙 — — 雖然隨著大家逐漸熟識後不需要再強調國籍,但只要談論相關議題時,還是不免會顧慮到彼此的國家,和自以為了解他人可能有過的經歷,而迴避某些人事物。

    2019香港反送中運動、烏俄戰爭開打,在臺灣的我們生活非常安逸,但其實整個世界都在擔心台灣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剛好昨天有個在準備口試的日本同學問我為什麼覺得臺灣是獨立的國家,還特別強調沒有惡意只是好奇我的經歷而已,確實他沒有惡意,但我還是有點不舒服,所以我反問他,從小到大在日本成長的你會覺得自己是另一個國家的一部分嗎?他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我知道他肯定想說日本並不像臺灣具有爭議性,這時我才意識到就算我總是說自己是個獨立的國家,但在很多人眼中依然不是,至少得不到相同的待遇,畢竟聯合國不願也不能承認。

    好像我們必須不斷強調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他們才不會把我們混在一起,直到第一年結束前夕依然有人問我「你暑假要回中國嗎?」而我提起自己是臺灣人後對方不停地道歉……來到UWC,我才意識到生長於爭議區的特別,比衝突區還要罕見,因此剛來的時候,我會在對話中強調臺灣的好,在許多東西上貼小小的國旗貼紙,不厭其煩說明臺灣和中國無論語言(口音)、政治、自由程度的差別,也本能似地和香港或其他爭議區的同學特別投緣,但隨著和越來越多人談過後,我開始發現這也是作為臺灣人生來就必須承擔的重擔:充滿爭議的國籍、被放大檢視的政治和沒有公平待遇的國際地位。

    UWC的理想是盡量將這些區分敵我的因素拿掉,因此需要遠離城市,遠離那些被社會化過的地方,才好用環境氛圍讓大家放下成見,可是卻也因為有了這些條件或限制,讓我們與眾不同,更能在芸芸眾生中尋找自己的定位。我記得我在募資平台上寫過的話,「我要讓臺灣被世界看見」,所以我很努力介紹臺灣:我剪了串連起臺灣美食、風景和人文的影片、克服對英文的不自信站上舞台講「臺灣為什麼是個獨立的國家」、和中國人合作辦工作坊解釋中臺關係、國慶日和二二八的長信介紹,還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對話,雖然我不是個那麼典型的台灣人,但我很努力去學、去了解,甚至涉略我完全沒有背景的原住民文化和他們的困境;「也讓臺灣看見世界」,我和大家談話,認真參加其他同學舉辦的活動,有機會就多聊聊彼此的生活經驗和想法。

    也許,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感到困惑,不僅是因為臺灣複雜的政治與歷史關係,或至今仍不是聯合國的一份子,而是從來就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在臺灣,身旁的人都和自己一樣擁有黑頭髮黃皮膚,生活習慣和價值觀類似,就不假思索把自己劃入特定的概念裡、與一群團體同存共榮,於我,就不會特別有對於自身所屬國族的驕傲感和積極熱愛的情懷。所以,本來就沒有所謂「典型的臺灣人」,就算我不能表現出他們期待的樣子又如何?我喜歡臺灣,因為我們有最複雜但美麗的文字,即使更花時間我也會繁體字寫筆記;我可以用現金付款,沒人會得知我所有的一舉一動;就我個人經驗,即使半夜走在路上治安也很好;我不用擔心生病看不起醫生,因為健保讓醫療費變得幾乎所有人都能負擔;我可以自由地唱《玻璃心》和聽任何喜歡的歌、查想知道的資訊、看眼球中央電視台拿政治開玩笑……既然我無庸置疑地喜歡臺灣,那我當然可以驕傲地說我來自臺灣。

    彷彿只有以極端之姿擁抱它,支撐我們的土地才會堅實。 — Seamus Heaney

    嗨,我是臺灣人。

    Read More
  • 羽婕 加拿大 UWC 第二學期心得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羽婕在加拿大UWC第二學期心得,很有點鳳凰涅槃的境界👏👏👏

     

    走進溫哥華機場,上飛機睡覺,走出桃園機場,這十幾個小時彷彿是一晃眼的事,對著檢驗人員不小心脫口而出的英文,心裡還沒察覺到自己身在何處,直到潮濕與悶熱迎面而來,熟悉的感覺用身體的記憶呼喚我,那一刻才清楚地意識到,原來我回來了,親愛的臺灣。

    現實的生活正像是纏綿在一起的長長的膠卷,我們的回憶和期待只不過是選擇其中的精彩圖片。 — — 艾倫.狄波頓《旅行的藝術》

     

    九個月,時間過得好快又好慢,再次走進機場,心中的感覺好複雜。

     

    第一次不在家人身邊的過年
    今年的農曆過年,正巧遇到我在UWC的第一場雪,雖然沒有積雪遍地,但對生長於亞熱帶地區的我們卻是又一次驚豔。那時的我因為身邊朋友離去而正值低潮,但看見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便加入了一起準備食材和生火、寫春聯和交換不知道哪裡變出來的紅包的行列,竭盡所能在這個異國荒涼的島嶼上營造過年的氣氛。那時我明白了他鄉遇故知為什麼會是人生四大喜之一,因為雖然人漂泊在國外,卻感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真的很溫暖也很有力量。

     

     

    跟學校裡其他華人一起吃火鍋,還有在除夕夜的寒風中倒數新年!

     

    壓力與困難接踵而至
    第二學期開學沒多久便是考試週,壓力大可想而知;同學們從世界各地回來,為確保所有人的安全與健康,學校選擇以宿舍為單位隔離、線上課程、分流用餐等政策,使得我們錯失許多與朋友交流的時間,雖然同在一個校園卻咫尺千里。二月初時,又因為發生了嚴重的仇恨言論事件,洗去了返校相見的歡樂,也使得我其中一個朋友被迫離開,接連引發全校對種族歧視議題、每個人擁有的特權(priviledge)等討論,讓我更真切地見識到人並不真的生而平等、有太多方面都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當我還正在試圖從思考到實際行動的過程中,疫情再一次開始在校園中橫掃肆虐,每天十幾個人快篩陽性(全校只有約200人),總是不斷更新確診和隔離人數,看著班上同學一個個消失,除了感慨也很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生病的人。

     

     

    疫情過後,大家分別參加不同的 Project Week,我選的是寫歌,和朋友們到錄音室錄音和拍影片!

     

    徜徉於自然,永遠不會嫌多
    學校裡我最喜歡的,莫過於這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簡直無可挑剔。厭倦了臺北城市的喧囂,小島生活總能讓我重新感受到真正的存在,而自然療癒了心,看著人們竟也覺得可愛。那些散落在日常的片段美好堆疊成塔後,我才驚覺濾鏡下的世界並不那麼糟糕,比如清晨在凜冽寒風中走向沙灘等待日出,空堂時在無人的校園裡漫步體會悠遊,午後時在安靜的圖書館角落欣賞陽光透過窗櫺的明媚,傍晚站在船塢上迎著海風品嚐夕陽的溫存,深夜在帳篷裡用微弱的光閱讀胡晴舫的《旅人》,凌晨不開手電筒走進森林裡感受黑暗與星空。生活在開車近一小時才能到市區、走十幾分鐘有有湖有海有山林、爬上天文台便能仰望滿天星斗、常有浣熊、鹿、熊和其他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如果晴空萬里躺在草地上以面受花,就像臺灣的冬陽能同時溫暖身心;如果細雨迷濛坐臥江口,總有種煙波江上使人愁的詩意與美;如果遇到下大雨又有興致的夜晚就去葬花 — — 就是《紅樓夢》裡林黛玉做了三次、擁有不同象徵意義的那件事 — — 葬去一部分的自己、捨棄自己舊有的偏見,使我重生。

     

     

    這是從我房間就能看到的櫻花。深夜時我會爬到屋頂,享受一個人的寧靜與自然的美。

     

    來到UWC,不就是想多做些考試以外的事嗎?
    臨近期末,考試、小論文(Internal Assessment)和報告的壓力接踵而至,我封閉了自己,甚至連吃飯時間都不到食堂社交,只為了完成待辦事項。直到某個交不出報告的凌晨,我發現自己不再是那個知道怎麼考好試的學生,更清楚自己始終沒有擺脫掉在乎成績的這個標籤 ── 如其他們對我們東亞學生的刻板印象一樣 ── 驚覺自己正在背離來到這裡的初衷:好好認識身邊的人。這很諷刺,我是為了看見更寬廣的世界才來到UWC,身邊圍繞著一群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學校也提供資源讓我們實踐,我卻還做著在臺灣就能做的事。

     

     

    戲劇課的其中一項作業要和組員合作,一起編導出一部十五分鐘的表演,再寫八千字的分析報告。

     

    當我們終於可以不去特別提到彼此的國籍時,才真正放下成見
    還記得去年剛到學校時,總是很興奮地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聊天,想從他們身上印證自己學過的知識,對於「異國」下意識地感到憧憬與崇拜,總把對方當成特別的人來對待,連說話都小心翼翼。但經歷過這一年,已不再像初來的劉姥姥,滿心驚奇地指認每個人的國籍,而能自然而然地與大家交流,就像在臺灣交朋友那樣的平凡,加上環境使然,越來越能與人用英文流暢地溝通,逐漸累積對UWC的了解使我擁有控制感而安心,從一開始把出國留學視為長期旅行,到現在能踏踏實實地過每一天,我才了解原來平凡地過生活就能很滿足。

     

     

    幫朋友(也是我的室友)慶生!

     

    撕下標籤,才使我們真正認識彼此
    一開始,我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的校區與城市那麼遙遠,若想培育有影響力的人,不就應該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社會嗎?在UWC,我們常強調「特權」,包括國籍、種族、性別、經濟背景、身份地位等等,我不再擁有一切的優勢,也知道有太多人的生活我根本無法想像,其實我很平凡很普通,頹靡之餘卻也了解到校區偏僻的用意,是為了盡可能剷除造成不平等的因素,使我們在這個群體中學習尊重、謙卑和放下成見理解彼此,這也是UWC最難的可貴的地方:你可以公開承認自己的Queer身份、不同膚色的人們齊聚一堂,身旁有一群願意響應你瘋狂點子的朋友。記得有個停電的夜晚,因為天黑的太早,人們都無所事事,便點起了燈升起了火,圍著中央的光源聊天,我才發現原來失去能區分貧富的電力之後,人們終將回歸生存的本質,縱使我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其實那麼相像。

     

     

    一起參加氣候變遷遊行的室友們,還有宿舍離期間最溫暖的朋友們!

     

    青春是一本太過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 — — 席慕容〈青春〉

    UWC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住宿學校的特別,它使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不間斷地相處,可以在夜晚的火爐邊閒聊,可以為了藝術表演徹夜不眠,可以和彼此分享家鄉的文化與美食。這也是我第一次有了室友,知道他們的生活、喜好與祕密,每天見到彼此已成了習慣,有時抱怨著惱人的小事,卻也因此忘卻了這份珍貴多麼得來不易。因為機票的關係,無奈只能提早離開校園,雖然知道明年還會回來,卻也明白有一大半的人或許這輩子很難再有機會見面,也可惜著沒再多和許多人交流,更甚有些人從沒說過話……直到坐上車離開前,我們擁抱彼此,有默契地不提到未來與離別,因為旅途上的萍水相逢,將會以緣份使我們再次相遇。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如果有機會能和一年前的自己聊一聊,一定可以發現那個抱著不切實際幻想的自己已經有所成長,UWC引發了太多思考,觸及到過往生活中從不需要思考的問題,有時會質疑自己為什麼不繼續待在舒適圈就好?從打破舊有的價值觀,感覺一切都混亂失序,到現在終於開始學著接受,並重新定義、思考自己是誰和能做什麼。走出國,意味著過往擁有的優勢不再,也才明白我所渴望的「跨出舒適圈,直面自己的感覺,設下目標,去做也許你過往不敢做的嘗試,和世界產生碰撞」原來會那麼痛:受盡了被剝奪自己優勢的挫折、承認自己不夠完美、接受有些現實就是沒辦法改變。生活了一年,終於懂得拿掉異國文化的濾鏡、拿掉對出國留學的嚮往、拿掉崇洋媚外的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我才明白UWC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對每個人都有不同方面的影響,無論是對自己或對世界的了解,參加了什麼活動學到什麼樣的能力,都是由自己在每天一連串的選擇中決定了自己的UWC experience。我們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卻發現區區一個人、一個青少年實在太渺小,幾乎無法為一個更好的社會做出貢獻,也許短期內還沒辦法看見顯著的成長,可是至少UWC給了我們能夠了解他人的環境,且UWC改變了我們,讓我們未來能去改變世界。

     

     

    我最喜歡的 Pearson(UWC加拿大校區的名字)的陽光!

    2022 端午 有陽光的台北午後
    2022/01/09~2022/05/23

    Read More
  • Jill 加拿大 UWC 第一學期回顧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加拿大UWC的Jill分享她的一學期回顧。

     

    在Pearson的第一學期就這樣結束了,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很難用一句話或一個詞去總結,只能說有很多很多思緒盤旋著,我一直都還在尋找答案。其實還是不太敢相信第一學期就這樣結束了,四分之一的UWC經驗在後知後覺中就消失了。我現在坐在寄宿家庭溫暖的床上,滿心感謝我能走到這裡,感謝這一路上遇見的所有人,以及把我當成這個家的一份子照顧的Pat, Sherri, and Mira。說實話我並不覺得自己這五個月有突飛猛進的什麼大成長,至少不是讓我能夠充滿信心的申請我理想大學的成長,頂多是英文口說變得流暢了點,知道點有關英文crossword的皮毛,有了幾個好朋友(但還是有很多人我想找他們聊天)等等。

    但奇妙的是,若是從theater class的角度來看的話,我的的確確是有很大的進步的,從一開始講話的聲音小到只有我聽得見,和演出前兩天的焦慮症大爆發,到正確的掌握一句話裡細微的情緒轉換,和自然的英文語調,以及能傳送聲音到讓300個人都聽見。所以第一學期我學到的一件事是:即使有時候我需要想很久才想通些什麼,又或是釋懷,我還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在稍微正向的情緒裡,我學會提醒自己觀察當下的感官,讓離開情緒漩渦的時間越來越短,因為我不想失去控制(例如狂嗑劇或是陷入負面沼澤之類的)。

    例如在CAS Week前我對加拿大的食物,商店,枕頭等等影響生活品質很重要的東西都還不習慣,就經常碎碎念的想臺灣的食物多好吃又有創意呀,臺灣的商店和交通多方便呀等等等等,基本上就是覺得如果我能在臺灣生活的話會多舒服阿,也就經常活在不開心或不滿足中。但在CAS Week後我突然覺得,我孤身一人在國外,能有熱水洗澡,有我自己的床能睡覺(即便床墊和枕頭並不是最適合自己的),被森林和海的美麗環繞著,CAS Week時能有一個大廚房跟朋友一起煮飯,如果我還有心力或social bettery的話,能開啟很多很棒的對話。能有這些我已經很感謝了,即便真的要比還是不比臺灣舒服,但如果我只想要舒服的話我根本不用來這裡啊,加上一直比較的話也只會越來越不快樂,我學會將專注力或心緒收回自己身上,或我所在的「現在」,感謝我現在有的東西,突然生活也就簡單了一些,也快樂了一些。

    在Pearson或是可以說整個加拿大現在都對原住民的和解或轉型正義很重視,有關原住民的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Day更是國定假日,學生會一起學習有關原住民的一切,歷史,現況等等。但對我這個國際學生來說,有些內容卻會讓我覺得不太舒服。例如大部分的加拿大人會很強調我們所在的土地是我們從原住民那邊搶來的,基本上在每個大家聚在一起的集會或偶爾簡報時都會先說一段Land Acknowledgement。在有一次的原住民歷史工作坊中,就有一個同學問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老師說:「如果在說Land Acknowledgement的時候,只有感謝這個感受的話是不是很有問題的一件事,就像是你搶了一個人的餅乾後再跟他說謝謝一樣。」而那個老師回答是。當下我就感覺有點生氣以及不舒服,因為problematic這個字在英文裡或至少在UWC裡是一個有重量的字,但現在我居然被貼上這個字,可是我和我的祖先既沒有搶了加拿大原住民的土地也沒有欺負過他們,對這個Land Acknowledgement我也真的只有感謝的情緒而已呀,我很感謝我能到這個學校來,難道要大家都滾出這片土地才是Land Acknowledgement的真正目的嗎?

    但在和一個從韓國移民到加拿大,並在加拿大出生的朋友聊過之後,他說更多時候Land Acknowledgement可能只是個提醒,因為有些人可能連感謝之意都沒有,把能身處在這片連原住民都不能上來的土地上(Pearson管理的一個自然保護區Race Rock)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我覺得在UWC的生活就是會比在家多了很多很多觸發你思考的機會,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是打開一個討論的起點。

    雖然Pearson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身處在當下更會讓我覺得我都來到UWC了,這個政策怎麼還是這樣?同時卻也讓我迷失了方向,如果我這樣想會不會太在意自己的利益?或是都來到UWC了,是不是有些就算很水的活動也要全神貫注地聽才算尊重?有時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因為害怕別人的雙眼才會對自己的想法有這麼多懷疑,還是即使沒有人會評斷我我還是會這樣想,我在看鏡子的時候,看到的到底是不是別人的眼睛?如今的我,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生問題或追尋都還沒有答案。在這個時代,琳瑯滿目的作品或電視節目都在傳遞某一種世界觀,每一種觀念或多或少都會和自己相違背或密合,讓成長過程中意志既堅又不堅的我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像被倒在盤子上的布丁。離開家的生活充斥著自我詮釋,自我解釋,以及被迫自我解釋與可能被誤解,認清自己是誰是一生的命題,也是我來到UWC後最大的挑戰。在這段成長過程中,也讓我很容易討厭自己。

    對第二學期的期許是希望能在各種場合多發聲,或是更勇敢地開啟話題,即便是向原住民或種族有關的敏感議題,以及能逐步練習到有更好的專注力。並想對自己說,認清自己是誰是一生的命題,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是很容易討厭自己或沮喪的,但要記住,那真的沒有關係。以此為記。

    Jill 2022/01/07 於 Colwood

    Read More
  • Trista 加拿大 UWC 的分享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在加拿大UWC的Trista帶來的分享,當UWC學生真不容易啊!

    - 強扭的瓜不甜

    與不同國家的人變成朋友,是我在來到Pearson之前給自己的期許,因此,一來到校園,我便全心的投入在認識別人的任務上,但卻也因此忘記了給自己調適的時間。

    來到校園的第6天,因為社交壓力,我坐在草地上流下了眼淚,因為是orientation week 不用上課,對那時候的我而言,我每天唯一的任務便是"社交", 從起床後吃早餐開始到吃完晚餐的bonding 時間,一天當中幾乎有過半的時間我必須載著面具去交朋友。因為從未在全英文的環境中生活,很多時候同儕所用的詞彙是對我而言艱澀難懂,更不用說還要面對多種族的文化還有北美的生活環境,因此,聽不懂的時候我只能微笑,沒有目的的笑,應酬的笑...,甚至為了融入群眾,在別人笑時跟著他們笑;,那樣的我,失去了自己,也讓自己面對極大的壓力,不自在的跟人相處著。

    這樣的情緒使我在開始的前幾個月,只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於學業中來躲避與人相處,自動地對社交開啟屏蔽模式。幸好,這樣的情緒並沒有持續太久,在經歷過無數次的低潮後,我開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再為了他人而強迫自己應酬,就這樣照著自己的步調,我交到一群很好的朋友。雖然我的好朋友都集中在亞洲,但在跟他們相處時,我活得很自在,我不用擔心我英文說錯了甚麼,因為我知道他們會糾正我;我不用擔心我聽不懂他們的用語,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告訴我並且放慢語調;我不用再戴著面具,因為我可以把真實的情緒表現出來,讓自己舒服才能活得快樂。

    我不再迎合別人,我認真做我自己,我想在我準備好自己之後,我會邁開社交的步伐,勇敢前進,我體會到,面對這樣多元文化交錯的社交圈,我必須等待自己準備好了,然後有自信的前行,而不是盲目強求在群體中立刻被認同,因為強扭的瓜不甜。

    -希望能成為課堂上勇於發言的學習者

    在Pearson上課雖然每天只有最多4節課,一節70分鐘,因為是全英文的環境,對於從小讀公立學校的我真的是十分的辛苦,雖然多數課程在高中都已經學過了,但在課堂中我卻仍感到十分的吃力,因為這裡的課程幾乎都是以討論的模式進行,每節課一定都會有老師與同學或同儕之間的互動。這樣的學習氛圍其實讓我挺有壓力的,因為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在課堂發言的人,不僅是因為害怕說錯,也因為不知道甚麼時候該插入討論分享自己的意見。在這種學習氛圍下,我總是會將自己與踴躍發言的同儕比較,這也導致我上課總是備感壓力,無法真正地投入在課程習。

    我知道不敢發言是我的弱點,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我不可能有出色的成績,因此雖說我個性膽怯,但我仍然要求自己盡力地加入小組討論,雖然現在的我可能在一堂課中只會發言個一兩次,但我正在努力地克服心中的恐懼。希望明年的我,能真正地克服這個問題,成為課堂上的發言常駐嘉賓。

    -不自己幫自己就沒人幫你

    此外,自主學習是在Pearson裡很重要的課題之一,因為每天上課時間很短,所以上課內容很容易輕描淡寫的帶過,在講例題時也只有一兩個範例,這種上課方式也讓我感到不習慣, 因為我是一個需要大量練習的學生,因此,我需要課後自主練習。雖然老師會給課後習題,但卻不會強迫你完成,因此,你不自己幫自己就沒人幫你,你不要求自己就沒有人會要求你。所以我改變了我從小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安排一切學習。除此之外,因為選課的關係,除了口說及聽力,我很少需要閱讀及撰寫英文文章。因此,為了加強落後一大截的英文,我自己安排課外讀英文書來加強英文,因為幾乎每位同儕的英文都比我優秀一大截,為了跟上大家都程度,我你必須努力規劃但我自己。

    -帶著問題尋找答案

    來到Pearson最大的收穫便是有人能滿足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在這裡的同儕幾乎每個人都對事情又獨特的見解。我最喜歡的時光便是坐在教室,與朋友開始談天說地,從課業出發,到知識根源甚至是生活瑣事,每次的對話,都讓我大開眼界,刷新我對世界的認知,我們在談論中衍生出更多的話題,再蹦出更多的問題,從問題中找出答案,再從答案中蹦出更多的問題,知識的寶藏在這裡像個無底洞。

    我還記得在學期結束之前,跟朋友從物理談到歷史,再從歷史聊到哲學,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在討論世界的奧秘。藉由這些對話,我不斷帶著問題尋找答案,在尋找答案過程中,我的知識不斷的累積,我想,這便是Pearson最吸引我的地方吧!

    雖然在整個學期中,曾無數次萌生回家的念頭,甚至是到放寒假前都還在糾結著,我該不該回家,但我終究克服了自己的思鄉情懷,克服了想回家依賴爸爸媽媽的懦弱,原來不知不覺中,那個一直習慣依賴父母的怯懦的小女孩已經成熟了許多,實踐了他對父母及自己的承諾:勇敢獨立,認真生活。我確定自己一年前決定到UWC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如果我當時沒有克服自己的怯懦和恐懼,我不會有現在這樣多姿多彩的學習環境,不會有機會對知識和世界有這麼不同的探索機會。

    Read More
  • Joyce 加拿大 UWC 分享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加拿大UWC的Joyce帶來她的分享:

    【飛越太平洋,之後呢?】

    坐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裡,打開筆電卻遲遲無法下筆,是因為不願面對自己的脆弱,又不願只寫光明面產出一篇華而不實的文字。寒冷使我清醒,直到連身體也放棄顫抖後,才走回溫差五十度的室內,用凍僵的手指一字一句打下這段時間以來的心得。

    「對城市美好事物的憧憬,隱藏於淳樸的絕望之中,變成一種天真的夢想。」 ——川端康成《雪國》

    把城市替換成UWC,這句話是我的寫照。從小生長於臺灣的我,在既有的教育體制中表現得不差,但又不滿足於只有考試的高中生活,因此高一聽說這所學校後,就下定決心要申請。然而,由於太渴望到國外探索,而天真地抱有過高的期望,導致來這裡才一一幻滅。

    剛來的第一個星期,學校舉辦了許多新生活動,目的是讓大家彼此熟悉並認識校園。由於集體宿舍生活沒有隱私空間,幾乎所有醒著的時間都必須與人對話,使我發覺自己英文程度落後大家好一大截,既聽不懂也無法表達心裡的想法,語言能力低落阻礙了我展現自己的能力,失去所有我引以為傲的特質,因而削弱了自信,而即使我的英文在環境逼迫下成長,依舊不足以和英文母語者用正常速度對話,加上生長背景差異,常常聽不懂英文笑話或日常用語,也對他們興高采烈談論的戲劇、歌曲沒有共鳴。

    然而,語言影響的不只是人際交往,也在課業與課外活動中體現:上課聽不懂老師說的話,也沒辦法在社團中活躍,連玩遊戲時都沒辦法好好享受其中。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在各種層面都難以適應,在一群人的聊天中沒有自己加入的餘地,而在臺灣我不曾有過這種無力感,好勝心強的我不甘願屈就於此,因此我開始觀察同學們的行動。我發覺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善於社交,也有些人像我一樣因自己的語言能力而在課堂上掙扎、交友不順利或感到自卑,於是我利用吃飯時間,在食堂找落單的人,藉由一對一的對話,不僅能深入了解對方,也能增進彼此口說能力,更因深知處境類似而有耐心聽對方說話。也許有人會好奇,兩個人都用不熟悉的語言要怎麼對話?靠比手畫腳和簡單的詞彙!而且,為了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我們都必須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講述同樣的概念,因此連表達方式也會進步。

    寒假離開學校前,最後一次和我最要好的室友聊天,他說我的英文進步很多,整個人也變得更有自信,那瞬間我很感慨。也許這個學期我還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也沒有對社會有實質貢獻,但我看見了自己的成長,也有自信去承受接下來的挑戰。來到UWC,是我經歷過人生中壓力最大、挫折最深的選擇,因為語言、文化、氣候等不適應,會讓人直面自己最脆弱的部分,加上熟悉的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想訴苦也沒有對象,這是痛苦亦是挑戰,可是正因為沒有退路,我必須找出自己面對的方法,無形之中增強了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心理素質。

    UWC的確是小型社會而非理想國,有各式各樣的問題等待被解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實質意義上對多元性敞開心胸,種族、性別、原住民、宗教與環境問題依舊被反覆討論,有些時候人們依然只喊著口號而非做出實質行動……但我相信這裡可以帶給每個人不一樣的收穫,因為它會促使你思考所有問題,大至影響社會,小至改變自己,因此我無法預期接下來的生活會有多少變化,但我會認真地過每一天,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才無愧我來到UWC的初衷。

    願我們都能成為走在自己夢想道路上的人。

    Joyce

    2021歲末 於深夜的卡加利

    Read More
  • 林韋瑄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11/08/21, by Admin

    Iris 分享她過去一年在加拿大UWC的飛速成長。

    Read More
  • 陳俞璇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1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IB二年級的Jennifer 分享她在加拿大UWC的經歷:

    Read More
  • 陳玟君 - 加拿大UWC 畢業年度2020

    Published 14/02/20, by Admin

    大家新年快樂!我是就讀加拿大Pearson UWC的Hanako,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在UWC第三學期的學習心得,希望能夠幫助想了解或就讀UWC的學生更認識UWC。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