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Esperanza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5

1 May 2024

在中國常熟UWC就讀的Esperanza在第一學期結束後的反思與心得。

 

正文:

 

現實與理想的距離:UWC CSC term 1 reflection

 

前言

「去UWC對你自己好不好,只有你自己去了才知道」,這句話是面試官在UWC selection最後一輪面試中親口對我說的。當下的我基於對夢寐以求的UWC充滿無數美好的期待,默默在心裡道:「一定是好的」。然而,現實的UWC與我所想卻不盡相同……

           台灣定位

身處中國校區,又身為台灣人,最常討論的問題無非就是「台灣主權」。然而,除中國同學、台灣同學、及美國同學對此議題相當了解,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似乎都只是有「台灣與中國關係緊張」的知識背景,而這些同學大部分(並不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故使用「大部分」)也將台灣視為一個「國家」。然而在這方面,庫克族人相當了解我的立場,並進一步討論。儘管台灣與庫克族在性質上不同,卻都存在著我們的嚮往。這種跨國際、跨種族卻擁有類似背景而討論各自境遇的對話真的很有意思。

112 國慶日與部分台灣人及美國朋友(左2)共同慶祝

對於時常被中國同學問關於台灣主權問題,我直接表達我想法,畢竟我認為這是UWC values 之一,但與此同時卻擔心著因為見解不同而影響情誼。令我訝異的是,我得到的回覆不是批評或異樣眼光,而是認同我想法並分享他們的見解。「如果我是台灣人,我也會覺得獨立比較好」、「中國跟台灣是不是很不一樣,所以沒有統一的必要」……。當然也會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但得到多元回覆、思維模式使我看見UWC 價值,更讓我更勇敢表現自己想法。

還記得UWC Day當天,大家各自拿著自己的國旗、穿著傳統服飾與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同學們合照,那是我第一次感到這麼「沒有歸屬感」,因為在中國校區,台灣國旗並不適合且並不鼓勵拿出來。但我必不想破壞這麼有意義的一天,仍然與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們合照、舉著他們的國旗共襄盛舉。然而,當來自保加利亞的同學問:「Didn’t you bring Taiwan’s flag here?」,我先是露出尷尬的表情,再解釋原因。即使每被問一次,我就必須解釋一次聽起來累人,但我希望更多人了解台灣,我也不厭其的述說其中因緣。

 

身分認同

身在CSC,我時常感受到身份認同的問題,這使我相當不安。在一次DP1 Cohort Meeting中,學校提前發郵件告知學生,本次集合將將學生分為兩部分:Chines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students。中國學生將在Threater舉行“Cohort”;而國際學生則在圖館。看到郵件那一剎那,身份認同的問題再次擊打我心。首先,我不曉得自己屬於哪個群體;其次,我不曉得學校這樣操作的意義。這種分類給我不是很舒服的感覺,但也許是基於行政因素,我也只能給予尊重。

到了Cohort當天,我沒有將身份認同視為我要去哪裡參加會議的決定因素,基於學校行政多數方面皆將台灣生視為非國際學生,我當天先去了Theater。然而,在Theater中,演講老師在談論「How to introduce our culture to our guests?」,看著中國學生很正常地坐著,我則是非常不安,想把自己埋起來,因為我打從心底不認為我應該出現在這。除了我個人身份認同的問題(我認為自己應屬於國際學生),再者就是此議題,我當然也是他們口中所謂的「guests」之一,我沒有理由、我也不想,出現坐在Theater裡,故我轉身離開,前往圖書館。

圖書館中,則是校長被國際學生環繞,講述著對學校的不滿、討論可以如何改善的場面。來自各國的同學們發言聲此起彼落,發言權實在難求。我是倒數發言的人,於是我闡述身份認同的問題 “I don’t know who I am on campus. I feel like I’m neither Chinese n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當然我知道,因為在中國,許多UWC values 無法被落實,但我認為這是我表達自己的機會,更期盼改變的出現,所以選擇開口。

 

 

多元群體?

即使第一學期已過去,那日我第一天到UWC的畫面猶歷歷在目。

跟我期待的差不多,在接駁車從機場前往校園的路途,我開心地與第一次見面、來自各洲、各國、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同學聊天。「這就是UWC diversity」,我告訴自己。大家興奮分享自己的經歷、想法、背景,等,UWC journey守章特別美好。

然而,有個現象,我不將它稱為理想的破滅,反而視他為可以預見的情況。歐洲人、亞洲人、非洲人、南美洲人開始以群體為分類活動。各自吃飯、上課坐同一桌、各自健身……。這個現象很容易理解:文化背景相近的人、相同母語的人,自然更親近些。即是這隱形的分線不是太明顯,卻跟剛開學時,大家在canteen隨意找到位子就坐下、隨心所欲高談闊論的景象有所差異。

我有時在餐廳吃飯,左邊坐墨西哥人,右邊則是來自秘魯的同學,而前面坐著智利朋友,餐桌上最常出現的不是國際共通語言,而是他的母語 — 西班牙語。我並沒有對這種情況反感,但他們每講完一段話就得摘要翻譯,好讓我理解,這使我覺得我的存在似乎造成了他們的麻煩。這個多元群體彷彿僅僅是多元「各」群體。

 

Celebration of The Day of The Dead 亡靈節

 

 

不同體系:不同學業、社交模式

「卷」,可以理解為中國學業的代名詞。在UWC CSC今年 DP1中,中國學生及國際學生比例將近一比一。本以為校園中「卷」的氣氛來自中國同學,然而據我所知,不少國際學生更是拼命讀書,甚至願意跳過午餐,為課業做準備。課業固然重要,但在UWC中,過度專注於課業似乎會遺漏中有價值的事,這也使我認為校園中不那麼UWC。

 

 

「UWC最大的價值在於人,20年後你絕對不會記得IB學了什麼,你會記得的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相處的瞬間。」這句話,從台灣理事會主席口中聽過數次,因此我將它銘記於心。有次走在校園中與蘇丹朋友聊天,他竟也說他的國家理事會跟他說過同樣的話,這是我們即使處於百般忙碌的課業中,仍然騰出時間、踴躍參與課外活動的原因。這使我第一學期在課業方面沒那麼專注,應該說,我還在展新的環境、國際體系中尋找與往不同、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然而學著時間推進,我也逐漸找到步伐、漸入佳境,知道該怎麼面對各科內容。

可能是第一次在國際體系讀書,這裡的社交方式與在台灣讀書時非常不一樣。我時常覺得「為什麼要我主動跟別人講話,他們才會跟我講話?」「如果我不主動,就沒有人主動跟我講話嗎?」,我本以為這種感覺是我從一個無比外向的人轉變為表現出內向樣子的結果,但似乎並非如此。有一次與庫克族的朋友談論這個問題,他則表示認同,恰巧,這也是他第一次在國際學校讀書,或許這就是原因吧!對於初次體驗國際學校生活的學生而言,在社交方面也許無法像其他長期在國際體系中的同學們如魚得水,但我仍然交到許多交心、來自各國的好朋友。

 

由左至右為:美國朋友、印尼朋友、我、馬來西亞/俄羅斯朋友 我們那晚在commmen room (CR) 過夜

結語

在第一學期中,我結交了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各國家,不同母語、不同種族的朋友,我學習他們的各種母語打招呼、開玩笑。這種每天都以友好擁抱、親吻臉頰的方式打招呼非常奇妙,真的彷彿置身在小聯合國之中。

非常感謝、幸運能被台灣理事會選為代表之一,也非常感謝親友們支持,我才能有像做夢一般地體驗。

儘管在中國校區使我在UWC的體驗會與其他校區有所差異,然而,從第一學期中除了交到各種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缺點及不足,我將在學期盡我可能做好時間管理、踴躍參與各種活動,以及在各分面更加積極。

 

秋冬時,校園內的樹葉紛紛轉紅

Please enter some content for your blog pos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