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5
Sophia 在中國UWC Pre-IB 課程第一學期的經歷。
「妳確定想要今年就出國嗎?」「妳幹嘛不多等一年?」「妳如果想讀IB,為什麼不在台灣的國際學校讀就好了?」⋯至從2021年,我開始申請UWC時,這些疑問不停環繞在耳邊。來自親人的疑慮、朋友的不捨,使我再三考慮了我的選擇。但在CSC生活完一學期後,我確定我做出了最適合的選擇。
<波折>
1、 疫情
說到大陸,很難不聯想到新冠疫情下的種種限制。到了2022年中晚期,世界已漸漸恢復到2019年前的「正常生活」,已習慣「與病毒共存」,但大陸卻仍有不少應付疫情的政策。抵達廈門機場,我見到的不是歡迎親朋好友的人群,而是一排排防護人員「大白」。一落地,大白們就「熱情」地歡迎我們,把我們帶去填表單、入境、採核酸、領行李、消毒行李、拿二維碼⋯⋯。接著的,是7+3的隔離生活。
十二月中旬,新冠疫情再次來給我的生活「增添風味」。當時,大陸政府下令開始讓全國逐漸解封:不再看行程碼、不用時不時就去採核酸,但這也意味著感染的風險也提高了,果不其然,在12/14的下午兩點,大家收到了緊急通知:校園裡有人感染新冠肺炎。這一封郵件,徹底改變了我的所有規劃。原本期待著隔天的Christmas Concert (聖誕音樂會),卻只能慌張地收拾行李跟訂機票。原本應該能實體結束的一學期,又回到了線上上課的日子。
2、 年齡
解除隔離後,我和朋友準備去解決最要緊的問題:電話號碼跟網路卡。我們前往營業所,但當輪到我時,櫃檯人員看了一眼我的台胞證,講了一句:「未滿16不能處理」。這句話讓我突然意識到,無論我如何不想被年齡限制住,有些事情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在大陸,未滿16歲不能自己訂高鐵票、機票,需要監護人才能辦電話卡,不能開銀行戶頭,這些皆是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CSC生活>
一、「內卷」
來自我的某一篇日記:「當全校95%的學生都在讀書、趕功課時,我敢不跟著 嗎?」在CSC的第一學期,另我最受衝擊的校園特質是「內卷」。入學之前,我懷著滿是期待的心情準備迎接不以成績為導向的學習生活,沒想到,我在CSC最常被問的話是:”What did you get?”(妳拿幾分?)。還記得,英文老師改完全班的第一篇作業時,在白板上寫下大大的”Overdoing it”(過度)。第一篇作業,是改編一篇課堂隨筆創作,老師故意沒給出字數限制,只要求我們有頭有尾、不要花超過一小時(畢竟只是改編課堂上花了十分鐘寫的小作文)。那天,老師站在教室前面,和我們宣部說:有人竟然寫了8000字的「隨筆」給她。將老師講到這裡時,她明顯是心生不滿,而非讚嘆,但教室此起彼落的卻是其他學生的佩服。
二、深夜長談
還記得在出國前不停聽到的一段話:「過了五年、十年、你會記得的UWC生活不是數學課教了什麼內容,也不是這次物理課堂隨側拿了幾分,而是和朋友在半夜的長談」。我的第一次長談,就在陰錯陽差之下展開了。我的室友剛好也是一位台灣人,但久居於大陸的她因為疫情而四年沒回台灣了。那天晚上,我們各自在準備隔天上課的用品,我隨口問了她一句:「妳這寒假回台灣嗎?」,這句話開啟了我們的第一次長談。一開始,我只是在跟她介紹台北近幾年的新建築、新政策,聊著聊著,我提到了「萬安演習」。她對此充滿好奇心,於是我找到了一段萬安演習的新聞給她看,看著看著,新聞自動播放下去,新聞播放什麼,我們就聊什麼,從萬安演習聊到日月潭聊到兩岸關係。同樣身為台灣人,但成長背景十分迥然的我們,邊分享對事件的看法,邊努力了解對方的理念。那晚,我們一聊就是三個小時,但時間感覺只過了十分鐘,那晚,我們足足聊到了凌晨一點的「斷網」,當Youtube播放的新聞突然中斷(斷網之後,需要vpn的網站都不能用),我們才意識到時間的飛逝。從那晚起,深夜長談變成了我們是有間的默契和習慣。
<心態轉變>
1、 不畏懼失敗
“The FP year is designed for you to make mistakes” 「FP課程是設計給學生有挫折的」, 這句話從第一場assembly不停地環繞在大家的耳中。從小活在滿分及獲獎的讀書環境下,我早已習慣以滿分為目標的學習,於是老師們不斷地「鼓勵」我們失誤,聽起來格外刺耳。入學第一週,我面臨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選課。入學之前,我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本來打算選歷史、生物、法文,但最終這三科只有法文被保留下來了。學校在選課前舉辦了一場”course fair”,目的是讓沒有接處過IB課綱的我們稍微認識各科的核心概念,以便我們幾日後的選課。當時我走著走著,逛到了「電腦科技」這門課,我懷著「聽聽就好」的心態聽完老師的講解。殊不知,我越聽越感興趣,但我仍以為這門課會太難拿分,而沒有認真考慮。直到填選課單的那天,我看著表單上的”Computer Science”,想到它是CSC的特色課程,又想到老師們的一句話“you are supposed to make mistakes this year”,決定接受可能失敗的風險,把它填在first choice的欄位。這門課成了我這學期最樂在其中的課因為我不怕失敗,電腦程式故障時,只要把問題揪出來後重新嘗試,我在CSC的第一學期也是如此,失敗了,就站起來重新出發。
二、認識真正的自己
“All quests are fueled by self-discovery”.
在這四個月,我學到最多的科目不是數學、電腦科技、法語,而是「自己」。到UWC之前,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非常認識自己的人,我以為我在15歲就把自己摸索完了,已經了解玩真正的自己了。但到了UWC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認識真正的自己,我認識的僅僅是我 願意 讓自己理解的「自己」。我以為我喜歡學習語言,不喜歡理科,每天都得靠鬧鐘保持睡眠時間,但這是我給自己列出的「人物設定」,並非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其實不特別喜歡選修的法文,最喜歡(也學得最辛苦)的科目是電腦科技,週末也能九點準時自然醒、是個夜貓子:凌晨三點的效率最高,這些「真正的特質」是我這學期學到最珍貴的東西。在自我發掘的這條路上,我還有很長遠的路途要走,我仍不確定大學想讀什麼科系,甚至連明年的DP課程都還沒選好想修什麼,但我相信在這學期了解了「真正的自己」後,我能更真誠地做出喜歡的選擇,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生走向。
三、「有時,需要的只是開始」
這學期,我養成了寫日記記錄生活的習慣。但比起日記,比較像是「週記」或是「旬記」。這個日記本沒有時間壓力,我也沒有強迫自己每天都要更新,而是有特別的事情或想法才會紀錄(我有時甚至半個月才紀錄一次)。這是2022年十一月的一篇:
(從小做起沒關係。 不必成就一切,不必熱愛一切,你甚至可以恨幾乎一切,但至少要試著找到一件你喜歡的小事。 對我來說,有一個時間點,我真正喜歡UWCCSC 生活的一點是,至少我在 FP 中掙扎,並且有一年的「失敗」餘地,而不是在 DP1 中掙扎,那裡有很多 更少的餘地。 這種(稍微)樂觀的態度讓我能夠以更積極的眼光看待事物,最終讓我看到更多事物的優點。 有時,您所需要的只是一個開始。 不是計劃,不是目標,而是開始。)
(我還懷著雄心勃勃(但不正確)的想法進入了這一年,即我將能夠在學校活動中保持相同的參與度,並將我的成績保持在與中學相同的水平。 我很快意識到情況並非如此。 我花了一段時間才接受這一點,這也是我仍在努力接受的事情,但我開始允許自己退後一步(或 10 步)來審視大局:我在 UWC,這是我首次接觸IB,首次在這麼大的學校,首次在真正的國際學校,首次遠離家庭的安全。 在一個對我來說有這麼多「首次」的世界裡,我允許自己與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處於不同的水平。 退後一步讓我反思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我決定加入 AR-DEI(反種族主義-多元化公平包容性),這是一個我真正熱愛的團體,也是一段時間以來我第一次感到沒有壓力的活動。 我真的很喜歡它;它給我帶來了快樂,我相信它會在下個學期繼續給我帶來快樂,並貫穿我的 UWC 歲月。)
<結語>
我在UWCCSC第一學期的生活充滿起伏。入校之前,我沒想到我會重新碰到排球和羽毛球,沒想到我會交到真心的新朋友,沒想到我會在凌晨一點和朋友辯論女權議題,沒想到我會提早回到台灣⋯⋯「沒想到」,成了我這學期的座右銘。
Please enter some content for your blog pos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