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eggy回顧她在中國UWC第一個學期的經歷。中國UWC計畫在下學期重新錄取海外學生,相信在中國校區的學生們將會有一個完整的UWC體驗。第二輪甄選已經開始,挪威校區今年提供專屬原住民的名額,報名請到 http://bit.ly/3IbN1bl,1月28日截止報名。
因為疫情以及當地政策,中國國內的各種活動、部門都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很可惜地UWC中國分校也同樣地必須接受這一波沈重的打擊。
當初UWC最吸引我的一個亮點便是能夠在一個多元的環境中學習: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一起分享彼此的國家、故事、看法,和不同文化的室友體驗因為背景不同而帶給我們的生活衝突,和大家從世界層面的不同角度去討論我們共同的全球問題並一起讓他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行動,和不同國家的老師學習他們精心設計、有彈性、體驗式的課程以及聽他們分享獨特的生活經歷與故事……。我有太多太多的期望都寄託在這個多元的環境和人群能夠帶來的體驗。
其實在決定前往CSC之前,我就清楚知道,因為疫情的緣故,外國學生拿不到visa進不了中國,所以學校高達90%以上都會是中國學生。老實說,在還沒出發前就必須面對自己最大的期望受到狠狠打擊,是真的件蠻失望的事,不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用「國家」來定義多元性真的太狹隘了,而且中國這塊土地這麼大,相信和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一起生活、學習也是很有意義很獨特的機會。也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我重拾信心和期待在8/16踏上了這趟旅程......。
現在回顧起這四個月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的UWC life,我想我體悟最深的便是我與「學業」間的平衡了。我知道UWC是個能帶來遠比學業更多的地方,但我必須坦承在100多天的日子裡,我多數的經歷都盤旋在與「讀書」間的奮鬥。我常常很懊悔與失望為什麼自己的UWC experience都環繞在功課、考試上,而並非自己最初所追求的樣貌,而當看見其他分校的朋友分享他們UWC生活時,我更會忍不住質疑自己來到的是不是UWC?自己當初為什麼要來UWC?
過去天天和學業奮鬥的日子非常痛苦,總是充滿疑問與迷茫,但現在往回看去,我不得不說,自己也因為這些經歷成長了很多也更認識了自己。或許我這學期的體驗一點都不UWC,但我相信也是只有這樣親自來到UWC CSC我才能夠有這些體悟與成長的。下面我把自己尋找與學業間的平衡的這趟旅程簡單地劃分成了四個階段:
<衝擊期>
出發到CSC之前,當身旁親友聽見我要去中國讀書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總是「中國那邊讀書壓力很大欸」「那邊的競爭很激烈欸」,但我自己清楚,我要去的是UWC,它跟一般的高中並不一樣,更何況我來到UWC所追求的並不只是「學業」而已,而且即便外在的讀書壓力再大,我自己也是能夠為我的在校生活作主的吧?所以一直到開學當天,我都並不是很在意其他人的這些憂慮,堅信著自己的選擇以及盼望著課程的開始。不過很很快地,開學不到一星期,親友們口中的高壓讀書環境開始一步步吞噬我的校園生活。
記得第一次上每堂課時,提早幾分鐘進教室的我幾乎都是班上第一二個坐在教室的,同學們大多都踩點上課,進教室後也不太跟彼此交流,只顧著滑自己的手機,讓一直望著教室門口希望能認識新同學的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在上完第一週的課程後,我開始發現自己心中對課堂上學習模式的失望逐漸增強:課堂中多數是聽老師講課,很少有實作、小組討論的機會,而大多小組討論的時候,同學們也不是很願意一起提供想法一起討論。時間久了,我也開始習慣於這樣的學習模式,而心中那份體驗式、交流式的學習期盼也逐漸地暗淡掉。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在一個全年級的會議裡,我在匿名調查裡甚至支持了「更傾向老師課堂中以講課為主的學習模式」,因為當時的我認為,與其讓時間在那些沒有人講話的小組討論中流逝掉,為何不讓老師教授一些更有意義的內容呢?
剛來到CSC時,和新朋友的對話幾乎都這麼開始的:「你叫什麼名字?」「是DP1的學生嗎?」「你是哪一個house的啊?」,然而巧妙的是,每個同學緊接的問題總會不知不覺共同地來到:「你以後想讀哪一間大學呀?」。起初的我並不覺得這是個什麼太大的問題,但隨著在校日子變長、體驗到的更多後我逐漸發現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我的UWC experience。
我相信每個人來到UWC都有他們自己的初衷和故事,但在學校我感覺到的是,似乎多數同學們聚集在這裡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他們「未來的大學」。學期剛開始時我問我的新朋友為什麼他要換課,他跟我說「喔因為那個老師上課在講他的貓咪,太水了」,或是只要有成績出來,同學們之間總會不斷地討論彼此的成績,評論哪個老師給分好不好,即使那只是個零佔比的小作業而已,或是有一次在餐廳我看見一個學生巴著老師不放地在爭執分數,讓老師最後很無奈地詢問他他能不能先好好地吃一頓飯,又或者是學生們常常彼此分享「該怎麼舔老師」來拿到好分數,這些都是在校園裡屢見不鮮的事情,似乎學業和成績已成了大家的核心。
對於剛來到學校的我,這些新體驗真的帶給了我很大的衝擊,而從小就在台灣體制內長大的我,體驗過也知道「成績」在我們教育裡的重要性,但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它可以被玩成這個全新的高度!不過或許是因為心中對UWC的憧憬、希望還熊熊地燃燒著,這些現象並沒有帶給我太大的反感或反彈,我反而認為這一切很新奇,並很享受地接收這一切「新體驗」。
<迷惘掙扎期>
隨著課堂學習的內容逐漸累積,作業與考試也開始變多。面對第一次接觸IB體制,學習內容、課堂重點、考試方式我都必須從頭開始學起,再加上多了一道英文的語言障礙,一開始的適應期的種種挑戰經常讓我備感壓力、懷疑自己的能力。
因為今年幾乎沒有外國學生,班上的同學大多都是從FP升上來的,再加上這一屆新加入的中國同學們在來之前多數都是待在其他類似體制的國際學校,所以很多老師經常把部分教學內容預設成大家都已經學過了,而直接進入到新的內容。這讓原本還在尋找學習步調的我更加跟不上大家的腳步,更加擔心自己和其他同學間的距離不斷擴大......。
逐漸的,我開始每天到圖書館報到。15:50一下課我便到自習區一路到吃晚餐,晚飯吃完後我再沿原路回到圖書館複習、做作業,一直到睡前,我的行程真的只有讀書而已:我有趕不完的deadline,有一定得預習的上課內容否則隔天上課會跟不上,有提早要開始準備的考試......。生活變得非常規律但單調。
在這樣作息的壓榨下我也逐漸承受不住了,我開始拖延手上的工作,開始逃避各種跟學業相關的東西,開始不再期待每一堂課,開始思考這一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開始去翻找自己出發前記錄下的期許與初衷......。但最後往往我又再次屈服於現實中排山倒海的deadline和考試。
<爆發點>
我記得那天是一週裡課最少的星期三,早上第一節空堂我就跑去圖書館開始做中文作業,中間上完課吃過飯後我又再回到電腦前繼續把作業完成,最後,很幸運地在吃晚餐前把兩個功課完成上傳。正當我坐在common room和朋友們吃著晚點心放鬆時,我忽然發覺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自己甚至連手機也不想滑,所以只好坐在地上發呆,不過馬上,我又被「沒在讀書」的罪惡感給襲捲了,最後我回到房間把電腦打開,一再一再地去查看課表和deadline,結果沒想到又多出了一個經濟作文作業,我當下心裡真的慌了而且感到非常的害怕:作業不停的向我撲過來,我的日子被環環包圍在學業之間,我感覺自己的生活只有「讀書」兩個字......。最後,我在朋友的一句「你還好嗎?」下,終於撐不住,痛徹心肺的哭了一場...。
<調整期>
在反覆地和advisor聊過後,我嘗試了很多種方法來改變我的現況,像是每天劃分至少一小時的時間給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看看電影或讀本書都好,讓這個時間內的自己好好的放鬆好好的投入自己的興趣,或是和自己約定晚上10:00後就絕不碰任何有關課業的事,把各種焦慮課業的時間拿來好好地去探索學業以外的各種新面貌。一開始要讓我停下手邊做到一半的工作而去放鬆常常讓我感到焦慮和擔心,不過在不斷地嘗試和堅持下,這個看似很簡單的新計畫在不到一星期後就出乎意料地開始起了作用。我感覺到自己好像逐漸從絕望的無底洞爬了出來,好像逐漸撿回對學校的熱情和期待,好像整個人又充滿了活力一樣,而且當看見自己在課業以外的目標也不斷地有新進展時,更是覺得有成就感更是充滿動力地想繼續努力下去......。
不過尋找自己最好的狀態也並不是這麼容易的。時不時,我還是因為成績的壓力而又向原形退回了一步。記得有一次,老師一個個發下分數後,大家便開始熱烈的討論分數以及自己是怎麼在deadline前幾個小時瘋狂趕完的,在聽見同學們都拿接近滿分的高分,又想到自己天天為這項作業投入了這麼多時間精力卻比不上別人後,我再次被壓力籠罩,整個人鬱鬱寡歡了起來,上課的心情也大大受到影響。後來下課我仔細數了一下分數後我發現老師少幫我加了10分而去找老師再次確認,當我看見我的分數被加回我自認為跟其他同學相同水平的成績時,我感覺自己像從地獄直接飛上了天堂,非常的高興,而那天剩下的時間裡我幾乎都是掛著笑容的。
但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心情是多麽如此受到一個「分數」而波動。就因為一個10分,我的心情、我的日子整個大起大伏:我的生活像是被成績主宰著一般。當下我發覺,光是硬式的新計畫是遠遠不足的,於是決定要從內在的心態去調整來改變我與學業間的關係來找到我們之間的平衡。
面對成績,我嘗試把它看淡,轉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知識的吸收以及過程中的成長,中間的過程我竭盡全力地去理解、嘗試,不管最後的成績是好是壞我抱持著隨緣的心態。面對學習,我嘗試從一個長期的角度來看待,而並非以短期的成績與成果來評斷我的成長:學習重要的是過程的成長而非最終結果。面對同儕壓力,我認清每個人來到學校的背景都不同,有些人從小就在這個教育體系長大、有些人對某種領域特別有興趣特別拿手、有些人為了一個作業願意投入非常多的時間精力......,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我們看見的常常只是別人的部分或是最耀眼的樣子,不要貿然地就把自己和他們做比較,與其科科都和最厲害的同學拼到最好的成績,最後卻發覺不知道自己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何不嘗試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全心投入不斷地向上成長呢?不過,我也會提醒自己,停止比較並不是完全地忽視其他人的表現,應該是藉由這些機會看見一個東西能夠發展的多元性以及能夠達到的不同高度,同時又可以藉由這視野激勵自己、借鏡學習。
<現在>
我曾經讀過一首小詩《紐約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其中寫到「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歐巴馬55歲就退休,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當時還是國中生的我就深深地被這富有含意的小詩給吸引了,但在經歷過這四個月的洗禮後,我更能深刻地與它有所連結、更能體會到其中層層的含義。雖然說這四個月真的很艱難,但我也很感謝、珍惜這樣的體驗,它讓我學習如何在摔得重遍體鱗傷後再次爬起來向前行,讓一個經常盲目追求最好的我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讓我更了解自己並逐漸找到與學習間的平衡......。我很幸運也很感謝在這一路上收到很多人的鼓勵與支持,不管是遠在台灣的家人的加油打氣,或是同樣飽受精神折磨卻願意傾聽我的煩惱並給我建議的朋友們,又或者是在路上剛好看見我在落淚跟我分享自己經驗和技巧的同學們,以及總是很關心我、跟我一起尋找解決方法的各個老師們,如果不是他們,我相信我是沒有辦法獨自走到現在這一步的!
現在的我其實還沒有辦法自信地說我已經找到那個平衡點了,我相信那個點是不斷地在移動的,我也都還在嘗試不斷的調整去找到自己最好的狀態。不過現在往回看我覺得自己這個學期似乎都還停留在與學業的奮鬥、停留在偏向個人的層面。下個學期我期許自己能夠創造更多與朋友、校園、社區的互動與連結,讓自己的UWC experience拓展至不同的寬度與深度,並努力追求、實現自己當初來到UWC的初衷和理想。我知道接下來的過程也將會很艱難,但也就是這些一路走來的種種才能讓我有如此深刻的新體悟、才能交織出更好的自己不斷前進吧!
<其他小感悟>
雖然這四個月真的是被種種的學業給佔滿了,但其實這些日子裡我也體驗到很多特殊的經歷,有了很多不同深刻的感悟:
(一)最深刻的一堂UWC課
因為學校裡的學術氣氛濃厚,課堂內容明顯都是朝著考試在做準備的。記得一次剛考完summative,心理學老師設計了一個跟考試沒有什麼關聯的活動讓我們在課堂上參與、討論。這個活動大致上是讓我們體會作為難民被迫離開家園時必須面對的種種抉擇與困難,並討論、思考這個社會和世界中的「不公平」。我必須承認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自己身處在UWC裡學習!當天上完課的我真的非常興奮,不停地跟朋友們分享這堂課,甚至還傳了訊息謝謝老師他在這個滿是學科壓力的氣氛下帶給了我們這一堂課。我想,或許學校氣氛在某種程度上真的和想像中的UWC不一樣,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正一起在努力地改變這個現狀,為我們找回我們所追求的UWC;或許我來到CSC,表面上它沒有辦法馬上帶給我我所期盼的那些體驗,但其實這並不意味著它已經脫離”UWC”,它只是將這些寶貴的體驗藏在更深的的地方,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自己去創造而已!
(二)白紙運動
11月底,在我認識白紙運動前,校園裡、朋友圈中便開始可以看見相關的標語了(還記得當時的我還很傻地跟朋友們討論著貼在電梯裡的白紙是幹麻用的!),而隨著事件的蔓延,一些「比較極端」的支持方式也開始出現。在那週三的house meeting裡,大家彼此間沈重的心情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很多同學都用著自己的方式在聲援這個運動,但似乎就是受到了種種的束縛,最終只能留下氣憤、無解的心情。當下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作為一個生在台灣的孩子是件多麽的幸福事、看見言論自由是個多麽珍貴而非理所當然的權利以及看見民主的得來不易和寶貴。這次經驗的震撼是我永遠無法用文字形容出來的,這個新視野讓我更珍惜那些我視為理應擁有的一切,也讓我想用行動把這一切分享出去。
(三)關於新聞媒體
從小開始,在台灣新聞媒體上看見有關中國的評論通常都偏向負面,但常常又聽見媽媽與大陸同事間的對話後,我總很疑惑他們和電視上報導的樣貌間的差距。這一趟去了中國後,我深刻地看見社群網路對我們能夠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有多麽容易因為不理解而挑起人們之間的對立與隔閡。在中國,那些以前看見的負面新聞確實偶爾會出現,但大多時候並不是這樣的,我們所看見的經常只是事件的一部分而已,而且甚至可能是精心挑選過最差的樣貌,在親自與這邊的老師、同學、陌生人有過交集和互動後,我發現大家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所成長的背景、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有所不同,可能造成彼此的不適應罷了,而如果因為政治關係係去否定這個國家的其他部分真的是件蠻可惜的事。
Please enter some content for your blog pos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