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學生分享

Page 3

Showing items for tag UWC Changshu in China

  • Melanie 中國 UWC 一學期回顧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在中國UWC 就讀Pre-IB課程的Melanie分享她的一學期回顧:

    如夢初醒,才發現自己已經來到大陸生活半年了。記得出行前夕因為颱風的入侵而被迫提前離開,我獨自一人提著行囊踏上這趟旅程;記得在隔離酒店的漫長日子和壓抑情緒,我有好幾個晚上都在大哭和無盡的難過中度過。記得剛到學校的歡樂,記得summative weeks的忙碌,記得聖誕活動的溫暖。這些日子,可能是悲喜交集,亦可能是酸甜苦辣一應俱全;總之,這一學期發生了好多,也真的很難用一句話總結我的心情。

    Expectation vs Reality

    記得申請UWC的時候正直會考衝刺期,在台灣的九年級可能都是這樣,每天被十幾個考試壓垮,回家後還有作業要複習,完全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真正想做的事期。在那種環境下生活的我,非常的壓抑也不快樂;UWC對我來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地方,是一個可以實現work-life balanced的學校。

    But then the reality hit me so hard.

    從台灣的教育體制到IB (pre-IB),對我來說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學習方式,過了一學期我也不覺得自己已經適應。在台灣,所有考試幾乎都是以選擇題為主,然而到了這裡,連數學都有小論文要寫,更別說是文科。

    I struggled a lot.

    我記得剛開學第二個星期有個英文文學分析作業,我看著老師上課的ppt和自己做的筆記,感覺好像會寫,但要下筆的時候卻什麼都寫不出來;掙扎了一個下午,我只寫了三句。那時候我開玩笑的跟媽媽說:「我現在這寫分析的速度像極了三年級剛學寫作的我。」但事實就是這樣,我真的不會寫,也無從下手。我很積極的找老師求助,幾乎每週的office hour 都去,每篇作文也改了不下五次;但一個學期過去了,我還是不怎麼會寫。然而這種掙扎不只出現在英文,而是每一科、每一堂課、每一天。

    不難推測我花在學業上的精力比之前還要多一百倍;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我還需要比別人更多的練習才能跟上。我每天五點起來後就到圖書館開始學習,下午活動結束後就繼續讀。但是除了課業,我不想要自己到UWC的生活和之前一樣只有讀書,我規定自己不管再怎麼忙都要去練琴,不管剩下的時間再怎麼少都要把當初想做的活動策劃下去。這樣的日子讓我幾乎沒有社交(只有午餐時間),很多時候連打電話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我看著我們house(一層宿舍)裡的人,他們每天都能在common room 裡很開心的聊天,而我去common room的目的卻永遠只有晚點名。我經常很壓抑,特別是在summative weeks的時候,所有負面的心情集結再一起,我幾乎做不了事。

    The fact that I feel homesick 24/7.

    因為除了課業上的壓力,我一直一直很想家,很想媽媽。還在台北的時候,我所有事情都能和她分享,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愛的人,可是到了UWC,我真的很少有時間能講電話,忙的時候可能只有週末可以小聊一下。我像是失去了生活最重要的支撐,常常帶著難過的心情過上好幾天。還記得在一次summative week的中間,原先就已經很大的課業壓力再加上我累積太久的思鄉之情讓我breakdown的很徹底;當時我已經顧不著幾小時後的deadline,跑到圖書館外面打電話給媽媽就是一陣痛哭。

    我只想回家

    我這樣跟她說:「我真的覺得壓力好大,我花了好多時間想要追上別人,可是最後的結果也不怎麼好。我在課上很吃力地想要表達我想說的東西,但別人批哩啪拉就能說一大串。我來這邊拿了那麼多的獎學金,可是這裡的人根本不知道這學校提供獎學金。我覺得落差好大,我想回家,真的只想回家,我真的待不下去了。」

    即使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句氣話,但當下真的沒有一件事情讓我想繼續留在UWC。我可能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來UWC非常非常多次,可能納悶過自己到底為什麼不好好待在台灣上高中就好,可是這些終究只停留在困惑,難過的情緒過了就能繼續往前走。但當我呆在這個學校越久,覺得這個地方越來越陌生的時候,我真的好想離開。

    Being the minority of the school.

    現在的校園,95%以上的CSC學生都是中國人,全校就我們五個台灣人。當兩岸關係又這麼緊張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被歧視/不被理解都是有可能的。有些時候真的會因為同學們有意無意的話而不開心或覺得不被尊重,但在別人的屋簷下生活,我們也只能默默接受。只是時間一長,我在這裡漸漸找不到歸屬感,也找不到認同感,經常覺得特別無助,特別是當所有負面情緒(壓力&想家)一起來的時候。

    幸好,這一路上都有一直很supportive的 Taiwanese, my beloved ones.

    在summative基本結束之後,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玩在一起,這也是我這一學期中,最開心的一段日子。我們一起在學校幼兒園的草地上玩耍,一起到圖書館讀書,一起吃好吃的台灣小零食;可能大家都是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經歷身份認同的問題;聚在一起,我想,是在這裡最溫暖的一件事。

    也確實,在這些相處的日子裡,我找回了在校園的歸屬感,更沈澱了混亂已久的心思。或許UWC生活不會盡如人意,但在這麼大又有彈性的community裡,我們自己掌握著How UWC life is going to be like的決定權,也只有自己才能活出一個自己喜歡的UWC life。

    下學期,我不敢保證會有多精彩,也不敢保證自己的表現會有多亮麗,但無論如何,我都會拼盡全力的去打造屬於我獨一無二的UWC 生活,也絕不會讓自己留下遺憾!

    Read More
  • Marie 中國常熟 UWC 一學期回顧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在中國常熟UWC的Marie帶來的一學期回顧:

    記得當初從確定要去UWC Changshu China到真正要從台灣出發當天的我充滿了期待,但同時身為一位在台灣成長的「台日混血」兒,出發前也做了心理準備,知道自己來到中國生活後肯定會有所限制。

    離開台灣後的我並不是每一天都過得很順利、很理想。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提前了28天從台灣出發,第一個14天在上海隔離,一開始以為自己很快就會想家,但出乎意料地發生了比想家還要痛苦的經歷。隔壁洗澡沖水、定時來敲門的聲音、凌晨四點的核酸⋯,只能說自己運氣太差,被分配到了相對來說條件比較沒有那麼好的隔離酒店。但是當時的我還還很天真的抱著期待開學的心情,覺得撐過這幾天就可以開始新的生活。

    往年是dp2(二年級學生)會提早幾個禮拜到學校迎接新生,但是疫情的關係,今年是所有學生統一一個時間開學。當時比較早到學校的我,被我的dp2室友帶著走到校門口迎接其他的學生,一開始只是默默的在旁邊看著這一幕,但不知不覺中我也加入了他們,一邊跟著音樂搖擺,一邊迎接蜂擁而來的同學們。這種獨特的親和力可能也是UWC吸引人的特色之一吧!

    經過了第一個學期,UWC帶給了我許多驚喜和挑戰,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身為「台灣人」在這裡和其他中國學生的相處模式。來到新的環境,逃不了的肯定是自我介紹。在台灣,「台日混血」和「中日混血」對我們同溫層的人來說並不是特別會讓人在意的事情。但是當我來這裡介紹自己是「台日混血」,反而會引起別人的討論,甚至會有人直接糾正應該是「中日混血」。事實上其實不只這些,這幾個月生活下來我也遇到了許多很難適應的言語對話,但是不管是去了哪裡,遇到了哪些人,能夠在這個時期學習和不一樣的人相處,我覺得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是很有意義的經驗去磨練自己。除此之外,這裡在同濟之間的學業壓力不會比台灣的小,甚至會更大。成績雖然很重要,但它不能代表一切。在意成績的同時我自己認為學會享受學習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在短短的這幾個月裡,我遇到了能夠在課後花時間一起複習、互相幫助彼此課業的讀書夥伴,過程中反而會更享受當下,同時會對自己的付出很有成就感。期待FP這一年剩下的幾個月在CSC的每一個點點滴滴!

    2021年 12月27日

    邱莉惠 Marie

    Read More
  • Tanya 中國 UWC 畢業年度 2020

    Published 25/06/22, by Admin

    Tanya分享她從中國UWC完成十年級Pre-IB課程後轉到哥斯大黎加分校的經歷和心情。 Embrace and Hugs|在豐饒之地擁抱彼此 三號Reflection:佐餐建議搭配慢板 張懸〈親愛的〉或快板 吳青峰〈太空人〉 八月,當我們抵達學校,被學長姊們熱烈歡迎,所有人瘋狂擁抱彼此,好像是累積了久久不見那樣的信任感時,這趟旅程帶給我的早已超越所有期待。

    溫暖可愛的人們,校園裡豐富的小生物、植物們,為這片土地調製了一種獨特、熱情、藍綠交織的氣泡水口味;這趟旅程就如同哥斯大黎加的西班牙文意—豐饒之地。

    第二年的UWC生活,我反思著自己的改變,發現面對未知與挑戰,比起從前,更從容了。原來,UWC讓我成為一個寬柔的人。 校園內,擁抱文化是我私心認為哥斯大黎加校園最迷人的特質。如果要形容學校氛圍,包容,是初來乍到時的第一印象。從前我也以為包容是個冠冕堂皇的詞彙,空泛而無法實踐。而擁抱,即是包容的具象行動。任何理由都值得一個擁抱:考試失常?抱抱!放學心累?抱抱!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更要抱抱!在生活裡,在每一個擁抱之間,包容,其實就是能夠讓人很舒服的在一個團體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你不需要絕頂聰明,也不需要有傲人的過去,你只需要是你,就是這個社區的一份子(抱抱)。

    校園外,寬柔引領著生命,用力學習用力玩。聖誕假期間,我和我的二年級住在瓜地馬拉同學家,寄宿外地除了照顧好自己,也把握機會體驗新奇的一切。討厭奶製品的我,在旅途中嘗試了起司內餡的Tortilla(玉米餅),瞬間愛上,列為瓜地馬拉的最愛之一。看起來平凡無奇的Cobán麵包,意外深得台灣胃喜愛,鬆軟帶甜的口味可以一塊接一塊!又或者一個平靜的下午,突然隔壁的公寓電線走火,一陣慌亂後大家都平安,只是家裡的電路斷了六天。如果在台灣,停電一小時,台電的電話早就被滿腹怨言的民眾打爆了吧。但沒電沒網路的這幾天,家裡依舊歡愉熱鬧,晚上小孩們依著燭光玩大富翁,學西文數字。

    這個可愛的家與他們的寬柔,讓生活一點也不難過,而且很快樂。用寬柔的心感受,也被寬柔的對待。就算初到時只會十三個西班牙文單字,溝通有點障礙,依然被同學家人熱情款待,不嫌麻煩的帶我們去中華民國大使館,買各式各樣的小吃讓我們嚐。在瓜地馬拉,我們一起出門採買、一起煮飯、一起過聖誕節;我們在生活裡實作文化,也被文化感動。 分不清是這裡的寬柔讓我成長,還是我的成長讓我看見她的寬柔。但衷心感謝這份幸運,帶我去到不曾想像的世界,觸碰不曾體驗的人情風景。就像我們常常開玩笑的說,如果不是UWC,我大概這輩子都不會踏上這片土地一樣。UWC帶給我們的太多太浩瀚,常常讓人覺得日子太美,而我何德何能在與台灣相隔一萬五千公里的中美洲上學生活啊。或許也只有認真過每一天,傾心體驗一切,才不會辜負了豐饒之地的養分吧。最後還是要謝謝愛我的家人,以及給我這份機會的UWC台灣理事會。哥斯大黎加生活,未完待續。

    寫於2021年12月19日 在哥斯大黎加的Tanya Tsai

     

     

     

     

     

    Read More
  • 全家榆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02/09/21, by Admin

    布農族的Susing在中國UWC的一年回顧。

    Read More
  • 阮以柔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02/09/21, by Admin

    以柔分享過去一年在中國UWC的經歷。

    Read More
  • 蔡昀蓁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01/09/21, by Admin

    Tanya分享她在中國UWC三百天的心路歷程。

    Read More
  • 伍瀚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1

    Published 18/08/21, by Admin

    恭喜伍瀚熬過了在中國UWC近千個日子,終於畢業了!

    Read More
  • 段必安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中國UWC的Brian以他獨特細膩的文筆分享他在中國常熟三百天的時光。

    Read More
  • 劉庭希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Monica分享她在中國UWC的經歷

    Read More
  • 段必安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Brian Duan 在中國常熟的歷程回顧:

    Read More
  • 阮以柔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7/06/21, by Admin

    另一篇來自中國常熟UWC的分享,以柔分享她在Pre-IB第一個學期的經歷:

    Read More
  • 馮旭言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0

    Published 26/06/21, by Admin

    在中國UWC就讀二年級的Hazel帶來一篇真實殘酷的分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