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學生分享

Page 2

  • Alina 哥斯大黎加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20/03/23, by Web Editor

    🌟Alina 在UWC 哥斯大黎加校區度過了第一學期,她寫下了在學校中的各種新奇事物和在課業上的挑戰。

    ✨快來閱讀Alina的學期回顧文吧!!

    《UWC哥斯大黎加第一學期—脆弱是我的力量》

    哇,其實也沒想到時間會過得這麼快。轉眼間,在UWC的第一學期就過去了。在這一百多天裡,有歡笑,有淚水,有挫折,更有好多好多的成長。

    還記得當初接駁車載著我們從機場出發到學校,我望著窗外第一次見到的哥斯大黎加,在離校門一步之遙時,對未來的嚮往之情忽地濃厚。還蠻期待這個地方帶給我的改變的,我這麼對自己說。接下來幾天,我懷著興奮和好奇整理房間、熟悉校園,安頓好自己。初來乍到,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儕,總有些不知所措,有點擔心沒辦法融入,亦或擔心因為語言與文化的隔閡而沒辦法好好交流。大約兩週的orientation,我們慢慢熟悉在學校的生活方式,也走出了學校體驗哥斯大黎加的生活。

    很快來到該選課的日子。雖然早就被提醒也要將自己身為非英文母語者的語言能力列入考量,但還是憑著一股初生之犢的勇氣,以興趣為主要考量而選了課。過了幾天,orientation結束,課程正式開始。隨著時間進展,我才逐漸明瞭,我的三門高階課程—英語文學(EngLit)、全球政治(GloPo)、社會文化人類學(Anthro)—都是以課堂討論為主要進行方式的課程。雖說得益於自己多年練習英語口說,在和朋友們日常交流聊天時完全沒問題,但另一方面對於完全沒有接受過所謂國際、雙語教育的自己,學術英文程度可說是從零開始。很辛苦很辛苦,是那種現在回頭看都很欣慰自己走過來了的那種辛苦。

    舉EngLit為例,小班制的課上幾乎都是英文母語者,除了能自如使用英文之外,本身也帶有過去學過英語文學與寫作的基礎,而課程又是大量討論奠基,對我這個當時還在各種語言混亂,甚至對英語文學與寫作一竅不通的自己根本吃不消。最初兩個星期的上課日還能換課,那時的我雖然很累很慌亂,卻總是苦笑著和朋友說我不想換課,然後每天把自己放在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態(後來整個學期我和朋友讀EngLit讀到懷疑人生的時候,都還是會打趣說當初我們就不應該選難度這麼高的課,沒事找事哈哈)。但憑著對文學的熱愛,就這樣堅持了下來,後來也慢慢感受到英語文學的確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我們讀了詩、劇、小說,透過討論解讀作品蘊含的意義,學著去做文本分析。學校安排每個星期一、三、五上高階課程(HL),星期二、四上標準課程(SL)與知識理論(TOK),雖說每次高階課程日時,我都不得不頂著可能一知半解的龐大壓力走進教室,但我能感受到在EngLit、GloPo、Anthro課堂中,我是快樂的。也因為如此,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下去,因為熱愛。

    不過有次在EngLit課堂討論中,我好不容易在英文母語者同學過快的語速中跟上節奏並發表想法,卻同時有種淡淡的難過浮上心頭。撐到下節Anthro下課,我終於忍不住潰堤。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深切意識到,我需要比別人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可能只達到之於英文母語者同學的標準程度。文化背景造成的差異讓我覺得好不公平、好不甘心。那時的我理智上知道不要急,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好,情感上卻不斷埋怨自己。但一切交給時間。慢慢地,我能即時理解課堂內容,跟上節奏,能感受到自己在進步。學術上漸入佳境的同時,生活也慢慢步上軌道。

    在UWC,雖說學術耗費了大量心神,但更豐富精彩的一面是「人」。來自世界各地的我們聚集在UWC哥斯大黎加,一起生活與學習。我好像看到了世界的樣貌。記得有一次在西班牙文課上到一半時,兩名加拿大同學忽然尖叫並擁抱彼此,不明所以的我們查看新聞,才收到英國女王逝世的消息。那段時間,校園裡有來自英國的同學悼念,也有來自曾被大英帝國殖民過國家的同學慶祝。或者是有次在食堂排隊時,前面的委內瑞拉同學正詢問義大利同學怎麼看待剛結束的大選結果。或者是有次演習時,忽然響起的警報聲讓烏克蘭同學因為創傷反應而顫抖著淚流滿面。說不清是什麼感覺,但在UWC,從前只能在地圖上看到、只在想像中存在的地方有了更立體、更真實的樣貌,藉著好多好多機會,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複雜與多元。

    不僅如此,在UWC,跨越國族和既有印象,我們看到僅僅作為「人」的彼此是有多麼的不同,卻又如此相像。即使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文化背景,但我們可能擁有相像的價值觀、引發共鳴的故事與共同追尋的理想。二十四小時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更像是家人般的存在。來自尼泊爾的Kajol、德國的Grit、芬蘭和西班牙的Elvira、布吉納法索的Ange、中國的董子維,我們一起上學、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出去玩,在日漸熟悉的相處中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記得有次和Kajol去學校附近的冰淇淋店買冰淇淋,然後去隔壁的公園坐著,邊吃邊聊夢想;和Kajol、Grit、Elvira、Ange去爬山,爬山新手的我幾乎是被Elvira和Grit一路提溜著上山的,一路上我們一起走過看過的風景也是很值得回味;記得每次和董子維聊天那種覓得知音的感覺,天南地北的聊;十二月假期時有幸能夠拜訪Elvira和Grit,在芬蘭與德國度過有雪的冬天,體驗在地文化與生活。我想,UWC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我們暢快地聊人生、聊理想,是承載了那些好奇世界的歲月。

    除了校園裡的主要交流語言是英文之外,我的生活圈裡大概就是各種語言混雜。有時候和Kajol講話是西班牙文夾雜韓文,有時候英文卡住的時候因為Elvira會太多語言了於是中文也可以拿出來救急。不過在這樣一個多語言、多文化的環境裡,回頭看臺灣,我好像看到了一些以前不曾注意過的價值。因為UWC主要還是以歐美文化為主的校園,這樣的環境使我漸漸地開始看見自己背後的文化,更讓我看見臺灣因為獨特的歷史性而形成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真的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學期中有好多活動都能讓大家展現自己,更是一個欣賞多元文化的好機會,例如Kajol在Open Mic表演過寶萊塢舞蹈、來自玻利維亞的同學表演過傳統歌曲等等,Taiwanese Family也在各種活動中表演了「魚仔」、「島嶼天光」等等包含中文與台語以及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的歌曲。在UWC,我們說”identity”,從一開始Anthro課上的介紹與解釋,到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討論:我從哪裡來? 我是什麼樣子的? 我擁有哪些認同? 慢慢地,或許在越掘越深的思考中,自己的identity被重新塑造了,但我相信是在這樣一層一層的剝繭中,我們慢慢形塑自己,成長為人。

    自信與不自信。在UWC,我們看到了人不只有一種樣貌,於是原先影響我很深的外貌焦慮逐漸消失(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至少程度還是有下降…的吧…)。也許是文化的不同,我的朋友們在我日常性煩惱是不是又胖了的時候,告訴我那其實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作為人的內在是什麼樣的,慢慢降低我的焦慮程度,也讓我慢慢不排斥入鏡,甚至在我檢查照片時嘟噥「怎麼看起來這麼胖…」的時候他們都會及時阻止我並送上幾句「根本沒有而且那不太重要!」,慢慢地把我的自信補回來。好像更自在了。不僅如此,總體而言自信程度都上升了許多。學期初進行學生會成員競選,因為對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我猶豫了許久才決定參與,而在我投注兩個小時趕在截止日前交出的報名表上,有同學閱讀了我的動機和經歷之後,跑來鼓勵我說相信我是最適合學生會的,不用擔心。投票是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候選人擁有兩分鐘的時間口頭闡述,輪到我時,我磕磕絆絆地分享了我的理念,而後在經過投票後出乎自己意料地當選。對我來說是很驚喜的一件事,而在之後學生會內部開會時被提名學生會主席又是一件更驚喜的事了(提名者認為我擁有出色的領導能力,而我驚訝於自己怎麼不知道有這回事哈哈),雖然後來有更適合的人選擔任主席,但這些過程讓我更加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從而建立自信。更甚,對我來說,自信也是坦然,與雲淡風輕的從容。

    賦權,我認為在這裡的我們是自由的。我們擁有選擇的權利,不僅僅是選課,更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沒有人的日程安排是一樣的—今天要讀書呢還是要去參加社團活動,要和朋友出去玩呢還是在房間享受寧靜,都決定在自己手上。擁有全然的選擇權也意味著肩負選擇帶來的責任,我們在這樣的賦權中學習如何全面考量並做好每一個決定。有句話說,課業、社交、睡眠,UWC學生通常無法三面兼顧,於是學習如何平衡生活便是很重要的課題。不僅如此,我注意到在這裡,對待所謂權威的態度和以往習慣的環境很是不同。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更像是平等的知識傳授者與接收者,並不是傳統上的單向權威關係;而在學校頒布一些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或是具有爭議性的措施時,與其漠視或消極反應,學生更會主動爭取或質疑,表達意見。這些可能在傳統意義上被視為反抗、叛逆的行為,在這裡,更適當的釋義是個人意志的體現,而我慢慢地學習那些為自己信念爭取的勇氣,從而成長地更加強大。

    時間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十一月,期末考很快到來。在兩個考試週過後的發成績時間,我為不甚理想的EngLit成績痛哭失聲。比自己預期還要低的分數有種晴天霹靂的感覺,好像阻擋了我看向未來的一切道路。即使全力以赴了結果還是差強我意,信心好像就這樣沒有了。我甚至不知道我是不是該繼續下去。但是在與EngLit老師的一次長談中,我被注入了一些重新站起的力量。老師問我說我以前有學過英語文學嗎? 沒有。沒有的話,把目光聚焦在從始至今的進步上,慢慢來。並不是一蹴可幾,慢慢進步,總有一天會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的。這段對話讓我重新調整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慢慢地重拾信心。

    在UWC,好像有很多這樣的時刻。我們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總會受點傷。在第一學期裡,因為是初來乍到,幾乎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適應、調整。脆弱是我的力量。脆弱,是我的力量。好像總有些那樣的時刻,覺得人生好難、生活好煩,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坦然面對自己的低谷,把脆弱一片片拾起來放好,然後慢慢地、慢慢地,一點一點谷底反彈。Resilience是相信自己跌倒後還能站起來的勇氣。縱使學術很難(認真覺得這學期英語文學和人類學根本愁掉我半條命TAT)、生活太多瑣事需要煩心,但轉個念去享受、去綻放,看看美好的地方,好好安放自己,然後繼續向前,好好生活。

    「脆弱是我的力量。」

    第一學期實在有太多太多的學習與成長,縱使有過很辛苦的時候,但我從中提煉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勇氣,並找到自己的信念與力量。好難想像這段UWC的旅程已過四分之一。那就去綻放吧,去享受吧,去好好地飛一趟吧!

    可能是 7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6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可能是 12 個人、大家站著和水池的圖像

    可能是 9 個人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站著、樹、草和雲的圖像

    可能是戶外和樹的圖像

    可能是大自然、天空、樹和暮光的圖像

    可能是 1 人、站立、天空、草和樹的圖像

     

    Read More
  • Katelyn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Katelyn 在中國UWC度過了第一個學期,從台灣公立學校環境過去的她,在生活和讀書方面都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他是如何在新的環境中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的呢?

    🔹UWC是一個多元且自由的環境,但同時,學生往往也要自己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

    🔥想要進一步了解UWC嗎?快來閱讀Katelyn 的學期回顧文吧❗️❗️❗️

    https://medium.com/@hiimkatelynnn_/從未想過的旅途-起點-in-uwc-csc-cfbc940dca9c

    Read More
  • Melanie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UWC就是烏托邦?!在中國校區就讀IBDP1的Melanie寫下她在學校一年半以來,從迷茫到找到一群和她一樣熱衷於改善社會問題的學生。

    🌟「在一個充斥著各種資源的教學環境,你要首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真正的發揮UWC的價值和資源,進而打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UWC experience.」

    🌟Melanie整理出了3點她認為在進入到UWC或是申請UWC前應該要建立及知道的思考模式,快來收看影片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khxzlUvk9k

    Read More
  • Todd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Todd寫下在UWC中國校區第一年的心得。他將在UWC的這個學期分成了三個階段:跨出舒適圈、時間管理,以及在前兩者都做好了後,他如何創造出屬於他的UWC生活。

    ✨都來閱讀Todd 的學期回顧吧!✨

    The second I made the decision to go to UWC CSC, I knew that I was embarking on a journey to pursue my boundless dreams. Without any hesitation, I began the journey anticipating various challenges. Throughout the past semester, many things happened and it was indubitably a major highlight of my high school life. Making new friends,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events such as homecoming parties and basketball competitions, as well as navigating through school work were among the myriads of obstacles that propelled my growth during this semester.

    ​It may seem strange to go to China, given the concerns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possibility of discrimination, and the potential risk of being in danger. However, this did not happen to me. Students in the CSC community are respectful and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Before getting into the circle of an UWCer, I would like to categorize this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s: getting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time management, and finally enjoying the UWC school life.

    ​First, getting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transferring to a new school is always challenging. Having trouble fitting in is probably one of the problems that most people encounter. Finding the right community for you in the school is significant, for me, I joined the basketball team and later on, my friends would soon revolve around the basketball community(shout out to Lawan, A612, and the basketball team). UWC is a place where different people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come together in a place where they can freely express their ideas. This is a perfect opportunity for you to meet people you normally would never encounter, so don’t be afraid of getting out and making new friends. This process of making new friends and fitting in was quite easy for me, as a simple basketball game could start a lifelong bond for most of us. Yet, to be able to balance social life and school work is another challenge tha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figure out.

    ​Time management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CSC, having so much free time it’s up to you to make the most of it. Clubs with conflicting time, homework, and social activities are some of the factors that you ne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note that the school encourages you to solve everything on your own, so for clubs that clash periods, you need to talk with your leaders!) At the start of the semester, I often forgot to submit homework or overdue assignments. I began to get into the habit of adding my homework to the to-do list which made me more aware of my assignments and finally I would be able to submit everything on time.

    ​Despite all the good things that happened to me during the semester, I sustained an injury that completely changed my mental health for a long time. Basketball is one of my major getaways when schoolwork or life is getting too stressful. The injury caused me to not be able to play for three months, I was unable to get the satisfaction of playing basketball and it had a huge toll on my mental health. Luckily, CSC is a place where you are forced to find a solution, and I soon became the JV’s coach for a few weeks, which helped me get over my injury stage.

    ​CSC is different from what I expected, this school helped me form bonds that I never experienced, even though there might be fewer foreigners in the school, the UWC experience is still very unique and I would like to say you never know what it is until you have experienced it.

    可能是 7 個人、大家在運動、球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8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可能是 3 個人、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3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可能是 3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可能是 8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1 人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8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7 個人、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6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Read More
  • 品恩 英國UWC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在UWC的多元環境中生活,學生經常會遇到文化認同及順應的問題。在一個以歐美文化主導的世界裡,在英國校區的品恩是怎麼樣和其他5位亞洲同學舉辦全校性的「2023東亞會議」呢?

    她第三學期的回顧———UWC日記:超越膚色與文化的隔閡,內向女孩也能讓世界看見東亞的美,寫下了辦「東亞會議」的初衷和過程,也記錄下了她在英國UWC一年半的成長。

    https://pinun1109.medium.com/uwc-phoenix-conference-ff234bed0442

    Read More
  • Bob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Bob 在UWC 中國校區就讀Foundation Program (高一課程)。他記錄下了初到學校時同學們的熱情以及適應學業和上課的過程。快來閱讀他第一學期的回顧文吧!

    這學期是調整心態的學期。當初我抵達學校時須繳出七天五檢的核酸報告,當時因為不足三檢所以我沒能順利進校,只好被送進醫護室隔離,直到隔天中才進校。因為我提早到學校,所以能提早適應學校生活。正式踏入學校的第一天下午,學長們趁放學後帶我參觀校園,路上有位學長很熱心介紹學校的建築,而其他學長們在一旁聊天,有時也會輪流介紹或者引路,讓我覺得他們都很熱情。然而,DP2的學長姐已經開始上課,而我有很多閒暇時間,我就獨自在校園裡參觀,直到更多學生陸續到校,我也才正式步入我的校園生活,身為一個FP的學生,就是要趕緊適應校園生活,尤其學業、社交、睡眠是最重要的需要好好依需求調配的。第一天的第一節課是我最難忘的,因為我走錯教室,當我意識到我走錯教室時我已經遲到,於是我趕緊向學長詢問教室怎麼走?最後才急忙地到語文教室。事後才知道原來是課表臨時變動導致我走錯教室,最後還被語文Department的老師唸了一下。隨著課表漸入穩定,我開始覺得很不習慣。我的英文能力不是很好,有時上課就是無法完全理解老師在解釋甚麼概念,有時要小組報告或是被老師點名都會緊張到瞠目結舌,但這不失去我對英文的興趣,反而刺激我要把英文學好,因為英文表達不順時會遇到一些尷尬的狀況,例如有一次老師臨時讓我們在課堂上做PPT並上台報告,這樣的即時查資料和即時輸出對我來說很困難,所以被分配到的內容就很少,所以在一旁別人在高談論闊、侃侃而談的時候,輪到我時氣勢卻明顯下降。今年中國校區的學生以中國學生居多,除了上課期間外,都不回遇到溝通不順的問題,但還是會有人會選擇性地用英文聊天,並不是不會講中文,而是想要維持在國際學校裡說英文的儀式感。這學期讓我收穫良多,從剛開始因為英文表達能力處處碰壁,到現在能和幾位老師用英語聊天且分享我的狀況,讓我漸漸有了自信。目前需要加強的點是要多和別人交流,我有時真的是很我行我素,但春節過後的下一學期,我決定要脫下包袱去認識更多的人。

    可能是 3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可能是 5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7 個人、大家站著、大家在運動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7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Read More
  • Joyce 亞美尼亞UWC 畢業年度2022

    Published 12/03/23, by Web Editor

    即使被親友勸退,我還是選擇了「冷門留學國家」──我的亞美尼亞 UWC 經驗有多獨特?

    ✨Joyce於2022年畢業於UWC 亞美尼亞校區,在此篇文章中,她回憶了這兩年的旅程。UWC賦予學生的成長不僅僅在於學業,更多時候是伴隨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理解,或許閱讀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更理解UWC的價值!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7247?fbclid=IwAR0zmcRjVXnTi0EI7VgrRSbVFFI1uZSNMdgfDd9juny5Pzu3Bv5TQMlcn-8

    Read More
  • 慕曦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29/01/23, by Web Editor

    今年第二輪的申請再兩天就截止了,我們一起來讀讀現在在中國分校慕曦的反思吧!

    台灣,簡單的兩個字,再搭配上有著紅、藍、白高飽和色的國旗,這是我熟悉的,更是我習以為常的,好像就是因為從小習慣了這組合,才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我在UWCCSC度過了短短的第一個學期後,台灣&台灣國旗對於我來說,是濃濃的歸屬感和更新的領悟。

    完全跳脫以往的舒適圈,是告別2022暑假後迎來的第一項挑戰。你問我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我絕對回答你,有夠驚訝,有夠震撼。UWC的生活不僅僅是在學習上會面臨種種挑戰,同時在學校裡的日常生活也是另一個挑戰,但是這些瑣碎的挑戰,都能夠巧妙的讓你成為更貼近UWC價值的UWCer。

    像是記得我剛進到宿舍的第一天,隔壁房一位來自上海的學生就直徑的衝進我房間,直逼來自台灣的我,然後質問道:「你是台獨嗎!」。又或是被計程車司機逼問道:「你們台灣是不是都罵我們連滷蛋都吃不起!」。這些都是真真實實寶貴的經驗,也因此讓我會開始思考我們兩民族之間的問題,若不是因為UWC讓我有這個機會離開台灣,到新的地方,認識新的人,我就只會是個安逸的井底之蛙。

    儘管,在學校有無數人在無形之中告訴我,「我就是中國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我的文化背景是台灣給我的,我掛念的人,我熱愛的事物,都在台灣,都不是這邊可以取代的。在短短幾個月裡,台灣給我的歸屬感,不是對於中國激烈的反抗,又或是造成種族之間的隔閡,取而代之的是溫暖的意念。

    很幸運在我的求學階段可以擁有這麼特別的經驗,在求學之際,也讓我實際的體驗到地球所包容的不同,我相信,在更長的未來裡,UWC將會帶給我更多的成長及學習。

    在這裡,參雜著不同的族群,撇開政治、政權和社會地位,大家都是一樣的,我們各是懷抱著不同故事的人,但因為UWC而相遇。

    可能是 9 個人、大家坐著、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4 個人、大家站著、食物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5 個人、食物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4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Read More
  • Verena 泰國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28/01/23, by Web Editor

    Throughout the past four months, so many things have changed, not just the obvious factor of people and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change in myself.

    As the first student from Taiwan to go to UWC Thailand, I had no idea what to expect. I didn’t have advice from past students and graduates or even a glimpse of what life would be at Thailand. When I arrived there, I realized that not only was I the first Taiwanese students, I was also the only East Asian. In some ways, it affected how I settled in; I had nobody to connect to. Often times I hear other students speaking to one another in their mother tongue, but I didn’t have the chance or the person. On top of the fact that I am a pretty introverted person myself, it wasn’t the easiest to extend my social circle until later on. Nonetheless, I soon bonded with many different people through classes, trips to nearby places, and nights spent together doing the most random things.

    Our school included a lot of day students, this year more than the last. It created some divers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boarding students,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engage with everyone within the grade. We were also very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hese two categories, and we would look at the grade 12s and wonder how is their year so close and friendly to one another. Perhaps it’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lesser day students and an overall smaller grade, the term ‘friend group’ does not exist that distinctively compared to us. Thankfully, this issue had been brought to everyone’s attention, including all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 council, and the teachers.

    The next important thing to socializing is self management. Surprisingly, school starts at 8 and ends at 3:30 in the afternoon, giving students plenty of their own free time. However, it is very essential to wisely use these after-class periods to balance between resting and working. 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want to immediately start engaging with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n cramping all the work until late night, when in truth, we are given more time then we need to complete our tasks. Self discipline becomes a difficult thing to manage, but once students begin on the right track, things can go a lot more smoothly and easier.

    Time spent here in UWC gave me skills that I lacked, such as socializing and time managing. I was never one to plan my schedules or write down to do lists, but here I have been given a lot of freedom to do what I desire, and it took me a while to realize how much self growth and improvement I have demonstrated.

    Throughout the past four months, so many things have changed, not just the obvious factor of people and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change in myself.

    As the first student from Taiwan to go to UWC Thailand, I had no idea what to expect. I didn’t have advice from past students and graduates or even a glimpse of what life would be at Thailand. When I arrived there, I realized that not only was I the first Taiwanese students, I was also the only East Asian. In some ways, it affected how I settled in; I had nobody to connect to. Often times I hear other students speaking to one another in their mother tongue, but I didn’t have the chance or the person. On top of the fact that I am a pretty introverted person myself, it wasn’t the easiest to extend my social circle until later on. Nonetheless, I soon bonded with many different people through classes, trips to nearby places, and nights spent together doing the most random things.

    Our school included a lot of day students, this year more than the last. It created some divers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boarding students,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engage with everyone within the grade. We were also very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hese two categories, and we would look at the grade 12s and wonder how is their year so close and friendly to one another. Perhaps it’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lesser day students and an overall smaller grade, the term ‘friend group’ does not exist that distinctively compared to us. Thankfully, this issue had been brought to everyone’s attention, including all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 council, and the teachers.

    The next important thing to socializing is self management. Surprisingly, school starts at 8 and ends at 3:30 in the afternoon, giving students plenty of their own free time. However, it is very essential to wisely use these after-class periods to balance between resting and working. 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want to immediately start engaging with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n cramping all the work until late night, when in truth, we are given more time then we need to complete our tasks. Self discipline becomes a difficult thing to manage, but once students begin on the right track, things can go a lot more smoothly and easier.

    Time spent here in UWC gave me skills that I lacked, such as socializing and time managing. I was never one to plan my schedules or write down to do lists, but here I have been given a lot of freedom to do what I desire, and it took me a while to realize how much self growth and improvement I have demonstrated.

     

    可能是 5 個人、大家坐著、食物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13 個人、大家坐著、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花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8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站著和氣球的圖像

    可能是 13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可能是 1 人和狗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的圖像

    可能是大自然、雲、暮光和樹的圖像

    可能是大自然、樹、雲和暮光的圖像

    Read More
  • Joyce 加拿大分校 畢業年度2023

    Published 28/01/23, by Web Editor

    新年快樂,兔年行大運🐇🐇

    吃年夜飯之際,來閱讀正就讀UWC加拿大分校Joyce的年末反饋吧!就像我們每次和申請者提到的,UWC絕對不是完美的高中,讓我們透過Joyce的視角了解她的感受,也讓對第二階段申請有興趣的學生參考。

    shorturl.at/qGTW9

    *學生心得不代表UWC Taiwan理事會之立場

    ✔️第二輪甄選已經開始,挪威校區今年提供專屬原住民的名額,報名請到 http://bit.ly/3IbN1bl,1月28日截止報名。

    Read More
  • Marie 哥斯大黎加UWC 畢業年度2024

    Published 28/01/23, by Web Editor

    從十年級的中國校區到十一年級的哥斯達黎加校區,Marie分享她的UWC 經歷。 第二輪甄選已經開始,挪威校區今年提供專屬原住民的名額,報名請到 http://bit.ly/3IbN1bl,1月28日截止報名。

    當我在寫這一篇回顧文的時候寒假已經過了一半,卻很難想像自己在哥斯達黎加居然就這樣待了半個學期。在經過暑假前的一個學期在常熟上線上課之後,回到台灣雖然收穫中帶了一些遺憾,但當時確定要去哥斯達黎加校區,所以很快又要做好面對新的環境和正式的IBDP課程的準備。回到台灣後暑假的期間看似很長,卻又因為整理行李、出國簽證等的準備,不只心理上的準備跟不上手邊在做的事情以及時間的流逝,一轉眼發現又要出離開台灣了。

    搭完25個小時左右的飛機抵達哥斯達黎加,走出聖何塞的機場,看到的是拿著Welcome to Costa Rica - UWC CR手寫海報的老師和二年級們。這是我在來UWC前,在許多關於UWC的說明會和影片上經常看到,去年卻因為疫情影響常熟校區開學延所以還沒有體驗到的。坐在學校安排的巴士上,雖然只有半個小時左右,看著窗外的風景,再次讓我領悟到自己真的要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下生活。

    經過了這一個學期,兩件事情讓我感悟到和在常熟校區很大的不同是同學們的背景、國籍以及校內外活動的多樣性。剛開學的時候見到每一位同學都是互相問彼此的名字、國籍跟年級。但慢慢的,熟了之後在食堂吃飯的話題不只會開始找共同話題,讓我覺得特別有趣的是大家會問全名,甚至比誰發的音最標準。這些自我介紹和聊天話題看似很單純,卻是很難在相近語言環境下能體驗到的。同時,大家的選課和課外活動(CAS)也都不同,所以每一堂、每一次課外活動課遇到的同學都會不一樣,很神奇的就算沒有坐下來聊過天,自然而然多少都會知道對方。在體驗了兩個不同的校區之後,不管是校園風格還是生活環境的不同,雖然都叫UWC,但真的會體會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這一學期過得很不可思議。短短幾個月真的過得很快,但感覺每一天都很衝忙,接二連三的有活動跟考試在等著我們。到最後精神和體力上多少都被校內外的事情處理的很累,但放了寒假發現短短的這幾個月其實真的過得很充實。未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們將會體驗到二年級的畢業、認識新的一年級們、大學申請,以及自己的畢業等數不清的事情。同時,我也很期待自己在哥斯達黎加接下來要面對各種不同且複雜的情緒。

    2023年 1月 3日

    邱莉惠 Marie

    可能是 3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1 人、站立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3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可能是 5 個人、大家站著和水池的圖像

     

    Read More
  • Sopia 中國UWC 畢業年度2025

    Published 28/01/23, by Web Editor

    Sophia 在中國UWC Pre-IB 課程第一學期的經歷。第二輪甄選已經開始,挪威校區今年提供專屬原住民的名額,報名請到 http://bit.ly/3IbN1bl,1月28日截止報名。

    「妳確定想要今年就出國嗎?」「妳幹嘛不多等一年?」「妳如果想讀IB,為什麼不在台灣的國際學校讀就好了?」⋯至從2021年,我開始申請UWC時,這些疑問不停環繞在耳邊。來自親人的疑慮、朋友的不捨,使我再三考慮了我的選擇。但在CSC生活完一學期後,我確定我做出了最適合的選擇。

    <波折>

    1、 疫情

    說到大陸,很難不聯想到新冠疫情下的種種限制。到了2022年中晚期,世界已漸漸恢復到2019年前的「正常生活」,已習慣「與病毒共存」,但大陸卻仍有不少應付疫情的政策。抵達廈門機場,我見到的不是歡迎親朋好友的人群,而是一排排防護人員「大白」。一落地,大白們就「熱情」地歡迎我們,把我們帶去填表單、入境、採核酸、領行李、消毒行李、拿二維碼⋯⋯。接著的,是7+3的隔離生活。

    十二月中旬,新冠疫情再次來給我的生活「增添風味」。當時,大陸政府下令開始讓全國逐漸解封:不再看行程碼、不用時不時就去採核酸,但這也意味著感染的風險也提高了,果不其然,在12/14的下午兩點,大家收到了緊急通知:校園裡有人感染新冠肺炎。這一封郵件,徹底改變了我的所有規劃。原本期待著隔天的Christmas Concert (聖誕音樂會),卻只能慌張地收拾行李跟訂機票。原本應該能實體結束的一學期,又回到了線上上課的日子。

    2、 年齡

    解除隔離後,我和朋友準備去解決最要緊的問題:電話號碼跟網路卡。我們前往營業所,但當輪到我時,櫃檯人員看了一眼我的台胞證,講了一句:「未滿16不能處理」。這句話讓我突然意識到,無論我如何不想被年齡限制住,有些事情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在大陸,未滿16歲不能自己訂高鐵票、機票,需要監護人才能辦電話卡,不能開銀行戶頭,這些皆是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CSC生活>

    一、「內卷」

    來自我的某一篇日記:「當全校95%的學生都在讀書、趕功課時,我敢不跟著 嗎?」在CSC的第一學期,另我最受衝擊的校園特質是「內卷」。入學之前,我懷著滿是期待的心情準備迎接不以成績為導向的學習生活,沒想到,我在CSC最常被問的話是:”What did you get?”(妳拿幾分?)。還記得,英文老師改完全班的第一篇作業時,在白板上寫下大大的”Overdoing it”(過度)。第一篇作業,是改編一篇課堂隨筆創作,老師故意沒給出字數限制,只要求我們有頭有尾、不要花超過一小時(畢竟只是改編課堂上花了十分鐘寫的小作文)。那天,老師站在教室前面,和我們宣部說:有人竟然寫了8000字的「隨筆」給她。將老師講到這裡時,她明顯是心生不滿,而非讚嘆,但教室此起彼落的卻是其他學生的佩服。

    二、深夜長談

    還記得在出國前不停聽到的一段話:「過了五年、十年、你會記得的UWC生活不是數學課教了什麼內容,也不是這次物理課堂隨側拿了幾分,而是和朋友在半夜的長談」。我的第一次長談,就在陰錯陽差之下展開了。我的室友剛好也是一位台灣人,但久居於大陸的她因為疫情而四年沒回台灣了。那天晚上,我們各自在準備隔天上課的用品,我隨口問了她一句:「妳這寒假回台灣嗎?」,這句話開啟了我們的第一次長談。一開始,我只是在跟她介紹台北近幾年的新建築、新政策,聊著聊著,我提到了「萬安演習」。她對此充滿好奇心,於是我找到了一段萬安演習的新聞給她看,看著看著,新聞自動播放下去,新聞播放什麼,我們就聊什麼,從萬安演習聊到日月潭聊到兩岸關係。同樣身為台灣人,但成長背景十分迥然的我們,邊分享對事件的看法,邊努力了解對方的理念。那晚,我們一聊就是三個小時,但時間感覺只過了十分鐘,那晚,我們足足聊到了凌晨一點的「斷網」,當Youtube播放的新聞突然中斷(斷網之後,需要vpn的網站都不能用),我們才意識到時間的飛逝。從那晚起,深夜長談變成了我們是有間的默契和習慣。

    <心態轉變>

    1、 不畏懼失敗

    “The FP year is designed for you to make mistakes” 「FP課程是設計給學生有挫折的」, 這句話從第一場assembly不停地環繞在大家的耳中。從小活在滿分及獲獎的讀書環境下,我早已習慣以滿分為目標的學習,於是老師們不斷地「鼓勵」我們失誤,聽起來格外刺耳。入學第一週,我面臨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選課。入學之前,我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本來打算選歷史、生物、法文,但最終這三科只有法文被保留下來了。學校在選課前舉辦了一場”course fair”,目的是讓沒有接處過IB課綱的我們稍微認識各科的核心概念,以便我們幾日後的選課。當時我走著走著,逛到了「電腦科技」這門課,我懷著「聽聽就好」的心態聽完老師的講解。殊不知,我越聽越感興趣,但我仍以為這門課會太難拿分,而沒有認真考慮。直到填選課單的那天,我看著表單上的”Computer Science”,想到它是CSC的特色課程,又想到老師們的一句話“you are supposed to make mistakes this year”,決定接受可能失敗的風險,把它填在first choice的欄位。這門課成了我這學期最樂在其中的課因為我不怕失敗,電腦程式故障時,只要把問題揪出來後重新嘗試,我在CSC的第一學期也是如此,失敗了,就站起來重新出發。

    二、認識真正的自己

    “All quests are fueled by self-discovery”.

    在這四個月,我學到最多的科目不是數學、電腦科技、法語,而是「自己」。到UWC之前,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非常認識自己的人,我以為我在15歲就把自己摸索完了,已經了解玩真正的自己了。但到了UWC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認識真正的自己,我認識的僅僅是我 願意 讓自己理解的「自己」。我以為我喜歡學習語言,不喜歡理科,每天都得靠鬧鐘保持睡眠時間,但這是我給自己列出的「人物設定」,並非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其實不特別喜歡選修的法文,最喜歡(也學得最辛苦)的科目是電腦科技,週末也能九點準時自然醒、是個夜貓子:凌晨三點的效率最高,這些「真正的特質」是我這學期學到最珍貴的東西。在自我發掘的這條路上,我還有很長遠的路途要走,我仍不確定大學想讀什麼科系,甚至連明年的DP課程都還沒選好想修什麼,但我相信在這學期了解了「真正的自己」後,我能更真誠地做出喜歡的選擇,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生走向。

    三、「有時,需要的只是開始」

    這學期,我養成了寫日記記錄生活的習慣。但比起日記,比較像是「週記」或是「旬記」。這個日記本沒有時間壓力,我也沒有強迫自己每天都要更新,而是有特別的事情或想法才會紀錄(我有時甚至半個月才紀錄一次)。這是2022年十一月的一篇:

    (從小做起沒關係。 不必成就一切,不必熱愛一切,你甚至可以恨幾乎一切,但至少要試著找到一件你喜歡的小事。 對我來說,有一個時間點,我真正喜歡UWCCSC 生活的一點是,至少我在 FP 中掙扎,並且有一年的「失敗」餘地,而不是在 DP1 中掙扎,那裡有很多 更少的餘地。 這種(稍微)樂觀的態度讓我能夠以更積極的眼光看待事物,最終讓我看到更多事物的優點。 有時,您所需要的只是一個開始。 不是計劃,不是目標,而是開始。)

    (我還懷著雄心勃勃(但不正確)的想法進入了這一年,即我將能夠在學校活動中保持相同的參與度,並將我的成績保持在與中學相同的水平。 我很快意識到情況並非如此。 我花了一段時間才接受這一點,這也是我仍在努力接受的事情,但我開始允許自己退後一步(或 10 步)來審視大局:我在 UWC,這是我首次接觸IB,首次在這麼大的學校,首次在真正的國際學校,首次遠離家庭的安全。 在一個對我來說有這麼多「首次」的世界裡,我允許自己與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處於不同的水平。 退後一步讓我反思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我決定加入 AR-DEI(反種族主義-多元化公平包容性),這是一個我真正熱愛的團體,也是一段時間以來我第一次感到沒有壓力的活動。 我真的很喜歡它;它給我帶來了快樂,我相信它會在下個學期繼續給我帶來快樂,並貫穿我的 UWC 歲月。)

    <結語>

    我在UWCCSC第一學期的生活充滿起伏。入校之前,我沒想到我會重新碰到排球和羽毛球,沒想到我會交到真心的新朋友,沒想到我會在凌晨一點和朋友辯論女權議題,沒想到我會提早回到台灣⋯⋯「沒想到」,成了我這學期的座右銘。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1 人、站立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未提供相片說明。

    Read More